2025年4月,我经四平市铁东区人大常务委员会任命为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这是间隔10年后我第二次被任命为该院的人民陪审员。在庄严的宣誓仪式上让我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不穿法袍的法官”这一身份所承载的重量。任职以来,从初入法庭的忐忑拘谨到参加庭审时的沉稳笃定,这段旅程不仅是对司法工作的深度探寻,更是一场关于责任与信仰的自我淬炼。回顾我任两届人民陪审员,参加了几十次庭审,深感责任重大,由原来不了解人民陪审员的工作,到熟悉并胜任人民陪审员工作,我确实有一些体会和感受。
![]()
一、努力学习是当好人民陪审员的主要基础
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称职的人民陪审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强烈的正义感和道德感及公序良俗是主要的前提条件,若不掌握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和素养,就很难对所审理的案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庭审和合议时也难以发表有价值、有针对性的意见,更无法实现在法律框架内与法官思维互补和发挥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职的能力。
基于上述认识,担任人民陪审员之后,我把学习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摆在主要的日程,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我的学习方式:
一是从庭审中学习。除参加法院组织的培训外,主要是在庭审中认真学习,这些年我参加过民事案件、经济案件、刑事案件及行政诉讼案件等类别的庭审。从看庭审程序的运用到学习审判长驾驭庭审的技巧,从在庭审中听案件内容和双方激烈的辩论到假如我是主审法官该怎样判断,从被动地在所参加的庭审中学习到主动地挤出时间去旁听数次法院的开庭,从中学习法律知识。
二是从书本上学习。通过参加不同案子的庭审,不论是涉及到各类法律、法规还是司法解释,庭审后就查找相关的法律书籍或网络平台进行即时学习。经过几年来的零星拼凑剪裁式的学习,积累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参加庭审时对复杂案件不再有一头雾水、茫茫然的感觉,底气显著增强,对不少案件能够做到对案情、性质、证据采信、适用法律等作出独立分析和判断,有时候参加合议时也能提出较有分量的合议意见。更主要的收获是学会了以人民陪审员的独特视角,从法律层面和社会道德标准两个方面去思索,努力做到既维护法律的尊严,又最大程度地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
三是从实践中学习。作为人民陪审员,我珍惜每一次陪审机会,认真向法官学习,认真总结审判案件的工作经验。每次庭审前我都争取提前到法院与合议庭法官了解案件或认真阅卷,努力分析吃透案情,认真分析证据的关联性、真实性与正当性。通过庭审前对审判案件的初步了解,做到了庭审时心中有数,然后再依照案情,从社会道德、公序良俗和当事人的权益等角度去思索,形成自己对案件的分析和判断。生活中多与法官、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交朋友,从这个群体中直接吸取“干货”来不断积累庭审和办案经验,用能力改变那些“人民陪审员就是法庭上只‘陪’不审的角色”的印象。
二、找准定位在履职中明晰使命
我在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时,因为单位“打官司”我曾参加过省、市、区各级法院的旁听庭审,还接受过中央电视台12频道《社会与法》栏目的两次专访。从那时候起对法律的神圣和敬畏在心中真正打下了烙印。在我初任陪审员时,我曾误以为这项工作只是“附和”法官庭审办案,直到参与一起案件审理才彻底转变认知。庭审前,主审法官特意提醒我:“这是一个涉及到你曾经熟悉分管的行业案件,你可以站在人民陪审员、行业管理部门、案件的原告方和被告方以及普通群众的多个角度加上法律的适用进行专业判断。”这句话让我在以人民陪审员身份在庭审中找准了定位,明晰了履职使命。在我庭审履职的过程中,纪律红线始终是我坚守的底线。偶有当事人试图通过非正规途径打听对案件的“倾向性意见”。我始终牢记宣誓承诺,对所有不合规的行为坚决拒绝,对案件信息严格保密。
我接触的案件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从民间借贷到物业纠纷,从婚姻家庭到小额买卖,每一起案件背后都连着一个家庭的悲欢。这些经历让我真切看到,法律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民生的温暖屏障。
在涉及家庭关系的纠纷审理中,我常能感受到情感因素对案件走向的影响。这类案件往往不只是法律条文的适用,更需要兼顾伦理道德与家庭责任。合议时,法官会从相关法律规定出发梳理权利义务,而我则会结合走访社区时了解到的基层民情,从“平衡法定权利与情理考量”的角度提出调解思路,推动达成更易被接受的解决方案。记得前不久我参加一个交通肇事案件的庭审,原告是个靠临街卖菜维持生活的老太太,被告是个喝酒开电动车肇事享受低保的老头。由于原告和被告均是我曾经包保过的社区居民,休庭期间我便向该社区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原告和被告的案件以外的情况,这对本起案件的判决起到了人民陪审员应尽的职责。
回顾在铁东法院的陪审历程,从第一次以人民陪审员身份参加庭审的紧张,到第一次在合议时坚持己见的坚定;从对法律条文的一知半解,到对司法精神的深刻认同,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法院的培养、法官的言传身教和人民群众的信任。我愈发清晰地认识到,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司法民主的生动实践 —— 法官的专业素养与陪审员的大众视角形成互补,让司法裁判既守住法律底线,又贴合社会共识。我愿继续做连接司法与群众的“桥梁”,让每一次法槌落下都承载民心期盼,让每一份裁判文书都彰显公平正义,为四平市的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来源: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法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