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晨光正好,10月20日早上8点半,定陶区天中街道东城社区老年大学的院子里已热闹起来。76位老人整齐列队,“啪,啪,啪——”清脆有力的拍打声随风漾开,时而轻缓如揉面,时而齐整似击鼓。这是老人们每日课前活动筋骨的“拍拍操”,每一拍都透着不服老的精气神。
“以前退休在家没事干,整天刷手机,眼睛都看花了。现在从家走到这儿就5分钟,周一到周五,我天天来报到!”拍拍操刚结束,62岁的学员王素兰就笑着打开话匣子,“在这儿不仅学了‘五福文化’‘红色故事’,还学会唱歌、扭秧歌,日子充实了,朋友也多了!”
这份“走几步就到”的幸福感,源自天中街道对银龄群体需求的精准把握。
围绕“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目标,街道整合资源,将东城社区老年大学打造成15分钟适老服务圈的“暖心枢纽”,不仅免费开设思想文化、健康养生、兴趣才艺等课程,还贴心配置了共享厨房与餐厅。
“一个人做饭没意思,来这儿能搭伙。”67岁的邓化云刚洗完碗,手上还带着水珠,“社区提供米面油和新鲜蔬菜,我们边做饭边拉家常,热闹得像一大家子。吃完饭歇会儿,下午继续练歌,接孙子也不耽误,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据悉,该老年大学自去年开办以来,已向100位学员颁发毕业证书。本学期在读学员76人,课堂几乎节节爆满。拍打声、歌声、谈笑声,在这里交织成晚年生活最动听的旋律。
“我们正计划扩大教学场地,根据老人意愿,增设智能手机应用、手工编织等课程。”东城社区居委会委员、社区老年大学校长王丽娜表示,“还将打造亲子活动室,让老人送完孙辈直接上楼上课,实现‘托幼+养老’服务无缝衔接。”
天中街道党工委书记孟祥彬说:“我们要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有温度、有品质的晚年。15分钟生活圈,不仅要‘圈’出便利,更要‘圈’住幸福。”
从一堂课到一顿饭,从学会一首歌到结识一位朋友,天中街道用实实在在的服务,绘就“银龄无忧、夕阳更红”的温暖图景,书写着“家门口养老”的生动篇章。
通讯员 焦岩 刘天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