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楔子
昨天我刷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上海一个老旧小区加装了电梯之后,引起了隔壁楼栋邻居的隐私问题。
以前加装电梯,我们只关注结构安全问题、采光问题、房价涨跌问题等问题,而万万没想到会引发隔壁楼栋的隐私问题。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这个“加装电梯后的相邻楼栋视线干扰”问题!
![]()
02
事件简介
事发小区叫做上海嘉定李园一村小区,位于上海市嘉定嘉定老城,金沙路与护城河的东南角。总建筑面积107631,总占地面积107631,共计房屋1779户。(如下图)
![]()
从外立面来看,就是个老旧小区,设计伊始是没有电梯的。趁着“老楼加梯”的东方,该小区1号楼加装电梯成功,住户们都很满意。
电梯连廊的两面落地玻璃窗正对北侧的河景,坐在电梯厅就能赏景聊天,堪称“网红电梯”。(如下图)
![]()
可隔壁2号楼的居民却愁坏了:自家厕所离电梯间仅3米,对方能清晰的看到厕所里的人,晚上开灯后洗澡连性别都能分辨!(如下图)
![]()
1号楼的居民因为享受了加梯带来的便利,当然不能多说什么。但是2号楼的居民却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因为征询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他们参与,更谈不上需要他们同意。
因为我对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一直很关注,所以这个事件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
![]()
03
事件分析
因为网络上的照片资料,我认为还不足以让读者清晰的了解事件的原貌,所以我又去搜索了这个小区的加梯方案。
好在现在加装电梯都需要公示,网络上有充足的资料,所以我就画了一张分析图,帮助大家理解。(如下图)
![]()
从上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
1号楼和隔壁的2号楼是“前后错”的关系,2号楼卫生间的窗户就开在两栋楼的凹口里。没有加装电梯之前,只有2个卫生间有些视线干扰,但那是对等的。
但是加装了电梯之后,1号楼的居民如果在连廊(电梯厅)活动,对于2号楼来说就无形中形成了干扰(红色箭头所示)。即使没有任何不轨之举,但也会让2号卫生间里的邻居有被“冒犯”的感觉。
2号楼的邻居王女士说:
以前几十年一直开窗透气,家的味道靠流动的空气散去,现在连开窗都不敢,怕一个回身就被对面的目光“撞”上。
上卫生间的时候,我坐在马桶上面,看得出对面的人,裤子我要在马桶上面拉好了才能出来!
我家里是磨砂玻璃,晚上开灯以后,对面电梯间里可以分辨出来,我们是男的在洗澡,还是女的在洗澡。
虽然听起来有些好笑,可换做谁也笑不出来吧,这就是被视线干扰居民们的痛苦!
![]()
但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问题暴露之后,加装电梯的单位给出的解决方案居然是给2号楼的居民卫生间刷 磨砂漆。
现在已经证明磨砂玻璃都不管用了,为什么还要刷 磨砂漆呢?为什么不能在加装电梯的玻璃窗上做点文章呢?
比如说将电梯厅的窗户改成固定窗,贴上防止窥视的膜。这样也能让2号楼的居民心理好受一些。
![]()
04
最小间距
如果跳出单个事件,我想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两栋建筑之间的最小距离应该是多少呢?这样的加装电梯,是否存在着违规的嫌疑呢?
所以我又去查询了一下规范,从规范上我们看到对于“ 视觉卫生间距”是这样表述的:
依据2018年发布的现行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2018规定:“4.0.8 住宅建筑与相邻建、构筑物的间距应在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管线埋设、视觉卫生、防灾等要求的基础上统筹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其中条文解释中讲到:“应通过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满足视觉卫生的需求(一般情况下不宜低于18m),营造良好居住环境。 ”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后建的建筑,必须与原来的建筑之间保持18米以上,才能满足视觉卫生,也就是我们通俗理解的不产生视线干扰。
但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算不是是后建的建筑呢?
其实加装电梯打破了很多规范的条条框框,所以也没法生搬硬套了,只能实践中碰到什么问题,见招拆招了。
![]()
05
结束语
加装电梯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小工程,但往往牵涉到原有房型、间距、交通、采光、安全、隐私等诸多问题,所以也不能小看。
加装电梯本是件“民生好事”,切不能因为设计疏漏、沟通不畅、责任不清等原因,变成了邻里矛盾的“导火索”。
随着社会的发展,隐私问题正成为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在加装电梯的前期阶段就应该引起设计师的重视,才能防患于未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