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们分享了罗马共和国给人类社会留下的宝贵遗产,详细了解了罗马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和军事方面的创举,本篇文章我们重回历史时间轴线,走进罗马帝国时代,并尝试解答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罗马帝国时代是如何划分的?
2.尤里安克劳蒂王朝是怎样的存在?
3.屋大维如何缔造了尤里安克劳蒂王朝?
一、罗马帝国时代概况
罗马帝国时代从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先后共503年划分12个时期,出现了名留史册的90多位皇帝,记录较为详细的有77位。
其中6个“王朝时期”分别为公元前27年至公元68年的“尤利安克劳蒂王朝”,共5位皇帝;公元69年至96年的“佛拉维王朝”,共3位皇帝;公元193年至235年的“塞维鲁王朝”,共6位皇帝,其中卡拉卡拉与格塔曾共同统治罗马2年;公元337年至364年的“君士坦丁王朝”共5位皇帝;公元364年至392年的“瓦伦提尼安王朝”,共4位皇帝;公元379至457年的“狄奥多西王朝”,共6位皇帝,这也是东西罗马正式分裂前的最后一个王朝。
其余6个“非王朝”时期分别为公元68年至69年的“四皇帝之年”,共4位皇帝;公元96年至180年的“五贤帝时期”,共6位皇帝,其中马可·奥勒留和卢基乌斯·维鲁斯曾共同统治罗马9年;公元180年至193年的“康茂德统治与内战时期”,共3位皇帝;公元235年至284年的“军人皇帝时期”,共20位皇帝,其中卡鲁西斯和努梅里安共治3年;公元284年至公元337年的“四帝共治时期”,共9位皇帝;公元457年至476年的“最后的西罗马时期”,共6位皇帝。
![]()
接下来,我们走进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王朝——尤里安克劳蒂王朝
二、尤里安克劳蒂王朝概况
尤里安克劳蒂王朝共5位皇帝,分别为奥古斯都屋大维、提比略、克拉古拉、克劳蒂一世和尼禄。
尤利安克劳蒂王朝,从名字我们就能看出来,这是个两层皮的结构,是平民派的尤里乌斯家族与共和派的克劳蒂乌斯家族政治联姻的产物。
从马略到恺撒再到屋大维,与平民站在一起对抗元老院是尤里乌斯家族的基因。而克劳蒂家族,在几次站队中都站在元老院一边捍卫共和政体。
奥古斯都屋大维公元前27年至公元14年执政,他奠定了帝国的基础,结束了罗马共和国内战,通过政治、行政和军事改革稳定了国家,开启了长达两个世纪的、被后世称为的“罗马和平”的繁荣时期。
当奥古斯都倒向平民并开始造神运动后,政治理念上的根本分歧让两大家族的关系趋于紧张。屋大维妻子利薇娅作为克劳蒂家族的代表,其与前夫所生的两个儿子——提比略和德鲁苏斯联合,在罗马政坛上形成了一股利薇娅为核心的“克劳蒂党”。
提比略从公元前6年到公元4年,选择自我流放十年,逃脱屋大维的控制和利用。提比略关系非常好的弟弟德鲁苏斯意外死亡,传言蓄意谋反。
![]()
本来,克劳狄这个外戚党派无足轻重,屋大维还让利薇娅配合他造神。但当他选定的第一代继承人和第二代继承人相继去世后,屋大维不得不选择向克劳蒂党妥协,选定提比略为奥古斯都的合法继承人。但为了牵制克劳蒂党,他提出条件,要求提比略死后将提比略的侄子,具有尤里乌斯家族血脉的、德鲁苏斯的儿子日尔曼尼库斯继位。
因为,日尔曼尼库斯本人不仅拥有尤里乌斯家族血脉,其妻子大阿格里皮娜更是奥古斯都的外孙女,彰显了恺撒家族血脉浓度作为合法继承人唯一评判标准的权威。
但提比略上台后大肆屠杀日尔曼尼库斯一家,屋大维妻子利薇娅出手救了日尔曼尼库斯的最后一个儿子卡里古拉。公元37年,提比略去世,据说就是被卡里古拉买通禁卫军首领用枕头闷死的。随后,卡里古拉继位,罗马皇权再次回到了尤里安家族手中。
在罗马历史上90多位皇帝中,卡里古拉和最后一位继承人尼禄,因行为乖张和淫乱,被之后的统治者们除名,他们也因此成为了备受历史研究者所关注的对象。
但尤利安克劳蒂王朝里面5个皇帝中,不算奥古斯都,剩下的四个,2个是尤里乌斯家族,2个是克劳蒂乌斯家族。2个尤里安家族的皇帝都发疯,而且发疯的症状还差不多,肯定不是简简单单的贴标签就能解释通的,里面一定有宗教和政治层面的复杂因素,至于原因是什么,我们之后再详细讨论。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王朝的第一个皇帝——奥古斯都屋大维。
三、奥古斯都屋大维的武功
公元前27年1月13日,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后,在座无虚席的元老院内发表恢复共和制的宣言。三天后,即公元前27年的1月16日,元老院非常识趣地通过决议一致同意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神明眷顾之人)称号。
除了“奥古斯都”称号,元老院还授予了屋大维其他荣誉,比如在住宅的门柱上装饰月桂冠、大门上镶嵌公民冠,并将他的事迹刻在黄金盾牌上存放于元老院会堂内。月桂冠象征胜利,公民冠是罗马军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盾牌则意味着守护。
![]()
后人评价奥古斯都:“屋大维的卓越,体现在他所做的每件事都合乎共和体制下的法律,而将这些事情串联起来,才发现他一步步将共和国导向了共和制的反面——帝制。”
屋大维汲取凯撒被刺杀的教训,对元老院开启重建工作,将元老人数减至600人,创建了类似于“内阁”的机构——Concilium Princepium,意为“第一公民辅佐机关”。该机关以奥古斯都“第一公民”为核心,加上2位执政官,以及法务官、财务监察官、财务官、按察官各一名,外加15名元老共同组成。除第一公民奥古斯都长期执政外,其他各成员任期均为1年。屋大维作为第一公民还兼任执政官,加上另一位执政官和4位事务官均是他的小弟,他一人拥有6票。
表面看起来,元老院15票远大于屋大维控制的6票,他似乎不能独断朝纲,但权力永远掌握在有实力、有威望的人手中。如果元老院与屋大维意见相左,他就会使用执政官的否决权推翻决议,于是内阁能够做出的所有决议都是奥古斯都的意志体现。英语中“议会”council的词源就来于此。辅佐机关和与元老院体制下的“元老院终极劝告”具有同等效力。
为加强内阁决议的效力,屋大维将元老院例会改为每月两次,分别在1日和15日举行,且元老院每年都有2个月的休会期。而内阁会议则全年无休,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召开。如此一来,虽然共合国法律规定内阁和元老院会议具有同等效力,但时间久了,两个决策机构的重要性高下立判。
虽然元老们没有实权,但屋大维随后扩大了内阁中元老院人数,从15人增加到20人,让元老贵族们颇为满足。
之后奥古斯都屋大维通过平民大会获得护民官特权,正式拥有了类似“皇帝”的地位。罗马皇帝的正式称谓是“统帅·凯撒·奥古斯都·护民官·特权”(Imperator Caesar Augustus Tribunicia Potestas),从中我们也能够窥见罗马皇帝在罗马人心中是怎样的存在,以及和中国古代皇帝的本质区别。
屋大维上台伊始,就离开罗马进入法国南部整顿帝国西部。公元前27年冬,他命令军队进入西班牙北部同山岳民族作战。第二年春,他亲率大军前往西班牙塔拉戈纳。经过两次战役,罗马军队彻底征服了西班牙。
接着,屋大维改革高卢地区的征税制度,将高卢行省税改成和其他行省一样的“什一税”,并将高卢地区原本2.5%关税降低到了1.5%。
税制改革后,屋大维重整高卢全境。除法国南部行省被罗马统治了近200年,属于元老院管辖外,其余境内十余个部族被分配到了四大部族管理的行省内。
![]()
四大行省分别为:处于比利牛斯山脉到加龙河之间地域,以奥弗涅人为主的阿奎塔尼亚行省;处于卢瓦尔河到塞纳河,以及南部索恩河和罗讷河交汇处的里昂等高卢中间地带,以埃杜伊人为主的卢格登高卢行省;处于塞纳河、马恩河两河往北的广阔地带,以林雷米人为主的贝尔吉卡行省;处于莱茵河西岸一带,以高卢人驻军为主用以抵御日耳曼人的日耳曼行省。
屋大维意识到,正确处理统一和分离、中央和地方、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间的矛盾,构造共存的管理体系,是不同人种、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共融和维系罗马帝国持续统治的关键。
所以即便是看似全权交给元老院管辖的元老院行省,也没有完全继续按照共和时期的管理方式来运行。屋大维口头上宣扬恢复共和制,实际上一心希望统一与分离能够并立。他通过一系列改革,将战胜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对立关系转化为命运共同体。
他通过对行省管理制度的改革,成功将行省军事权从元老院各权力中剥离,总督人选任免权归元老院,军事权从此归奥古斯都所有。
此外,他还成功实现了帝国司法权的半集权化,获得了最终裁决行省罗马公民上诉事宜的裁决权。用现代话语来理解,就是他成功让各行省的总督成为了地方法院的“裁判长”,而奥古斯都成为了最高发院的裁判长。
在行省征税方面,屋大维成功将征税权从行省总督职权中分离了出来,设立专门负责税收的部门,无论是皇帝行省或是元老院行省的税收事务都由这个部门派遣专职官员负责处理。
公元前23年,屋大维从西边事务腾出手来开始整顿帝国的东方领地。
他先是来到西西里岛,扩建了锡拉库萨、卡塔尼亚、墨西拿、巴勒莫、特拉帕尼、马尔萨拉、以及阿格里真托7座城市,建造了环绕海岸线的道路,建设了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内陆道路。四通八达的道路大大提升了西西里岛上粮食的运输效率。
在古代社会,粮食危机的发生原因多半不是因为产量减少,而是运输能力低下,导致粮食运输效率无法满足日常需求。屋大维对物流系统的有效改善,不仅提高了西西里岛农民的收入,还让依靠粮食进口的意大利半岛上的人们有了更好的生活保障。
在西西里逗留期间,他还规划了撒丁岛和科西嘉岛两岛的公路网建设,计划迅速得到实施,西西里行省以及撒丁岛、科西嘉岛,进入了安定繁荣的社会发展阶段。
公元前21年,奥古斯都离开西西里动身前往希腊。
希腊地区从凯撒以来经历了长达20年战乱,陷入长期的衰退,耕地荒芜,当地经济仅靠养羊为主的畜牧业维系。由于罗马承诺赋予能够教授哲学、伦理学、修辞学、历史、数学、地理、天文学、建筑、医学的希腊人罗马公民权,加上希腊语是地中海世界的通用语言,希腊人对自己的国家已经不再抱有希望,大量人口外流。
![]()
迫于希腊是罗马文化之都的地位,它的衰败成为了屋大维不得不解决的大问题。而且如果希腊能够恢复往日繁荣,也可以为罗马提供战略防御,从而构筑多瑙河防线,抵御北方蛮族和东方的侵扰。
屋大维在希腊期间,设计扩建了自治城市和殖民城市,以及联结这些城市的道路网。将希腊仅有的埃格纳提亚大道向纵深扩展,形成了联结所有自治城市和殖民城市的交通网络。罗马式的道路形同现代高速公路,打通了各地的物流通道,激活了各地的贸易发展。
他坚信,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复兴希腊,于是在雅典市区的北面建造了一座圆柱环绕的市场,赠送给雅典市民。作为回赠,雅典在卫城为罗马和屋大维上建了一座神殿,并建造了奥古斯都和他女婿兼助手阿格里帕的雕像。
公元前20年,屋大维进入了亚细亚、比提尼亚、奇里乞亚三个罗马行省,处理棘手的国际问题。
此时邻国加拉太国王去世,无继承人,如果放任不管,该地就会被亚美尼亚王国和帕提亚帝国获取。于是他委派阿格里帕同加拉太王国代表谈判,将其纳入了亚细亚行省。
随后,屋大维进入叙利亚行省。该行省版图广阔,包括今天的土耳其东南部,叙利亚和黎巴嫩,居住着希腊人、腓尼基人以及闪米特人等,民族构成十分复杂。这里和波斯帕提亚帝国相邻,长期有罗马军队驻守。他将这里划为皇帝行省,扩充军力至四个军团,并在凯撒治理的基础上,对沙漠中的绿洲城市进行开发,修建了各种公共设施,建设了赫里奥波利斯军事重镇(即今天的巴贝克),将罗马文明带入黎巴嫩山区。
军事重镇的建立,畅通了当地商路,极大拓展了沿线各城市的商业发展,促进了大马士革、帕尔米拉等沙漠地带5个小王国的商业发展,他们纷纷与罗马结盟。
此时南部的“犹太王国”与罗马保持着亲密关系,依靠罗马当上国王的希律王延续以往政策,在承认犹太王国是罗马的“被保护国”前提下,继续保持独立。
希律王建立了恺撒利亚海港,意为“恺撒之都”,并建了神殿献给罗马和屋大维。在耶路撒冷城中,希律王为屋大维和其妻利薇娅,以及其女婿阿格里帕建造了以他们名义捐赠的公共建筑,以示友好。
此时东方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是帕提亚帝国和亚美尼亚王国。屋大维非常清楚,解决帕提亚问题是东方和平的关键。之前克拉苏、安东尼均被波斯帕提亚帝国击败,如果再败,慕强的东方各国必然都会纷纷倒戈。
事实上,亚美尼亚王国就因罗马2次战败,在国内长期冷落罗马商人,甚至经常有罗马人在亚美尼亚遇害。
屋大维在这些事情上非常冷静,她知道自己战斗指挥能力欠缺,手下也没有天才型的司令官,因此他准备利用帕提亚和亚美尼亚两国国内矛盾,寻求和平解决的思路。
屋大维东巡前,帕提亚帝国王族间发生权力之争。共和国时期,帕提亚帝国国王弗拉特斯四世年高体衰,其弟梯里达底试图篡位,他逮捕了王位继承人,将他送去罗马,想借罗马之手铲除王位竞争对手。可是,屋大维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非常厚待王子。
之后老国王的近臣兵变成功,失败的梯里达底逃往罗马叙利亚行省,罗马对梯里达底也给予了优厚待遇。
帕提亚方面以老国王的名义向罗马提出和谈,要求引渡王子和逃亡的前国王。屋大维接受了帕提亚提出的条件,将王子交给了帕提亚派来的特使,却以违反罗马信义精神为由,拒绝交出梯里达底。
帕提亚王子登上了王位后,非常不给罗马面子,暂且搁置了和谈进程。于是屋大维决定利用亚美尼亚来解决帕提亚帝国的犹豫不决。
公元前21年,屋大维令同行的提比略率叙利亚行省的四个军团进攻亚美尼亚,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王国政要们惊慌失措中发动兵变杀了轻视罗马的国王阿尔塔瓦斯德斯二世,派使者前往罗马表忠心。
提比略奉屋大维之命,让被杀国王的弟弟提格拉涅斯继位。在重新确立了同盟关系后,提比略撤兵离开亚美尼亚。新任国王曾为人质,长期在屋大维私宅里生活,亚美尼亚王国倒向了罗马。
亚美尼亚的倒戈,让长期处于警戒状态的帕提亚帝国重启和谈事宜,并全面接受了罗马的条件,缔结同盟关系。
公元前21年5月12日,罗马和帕提亚的和平缔约仪式在幼发拉底河的一个小岛上举行。罗马方面的代表是21岁的提比略,帕提亚方面的代表名字没有记载于史料。仪式结束后,双方相继举办宴会招待对方使团,两国从剑拔弩张暂时恢复到了祥和气氛。
![]()
帕提亚归还了33年前克拉苏败北、15年前安东尼战败时夺走的罗马军队银鹫旗,但战俘们均已被折磨致死、无一活口。作为补偿,帕提亚归还了当初从阵亡罗马士兵身上摘下的、作为战利品保存的盔甲和武器。
公元前20年至19年,屋大维前往埃及,主持建设埃及灌溉工程,为当地人创造了大量工作机会。同时他引进土地私有化制度,让埃及的农业有了质的飞跃。运往亚历山大港的、单是作为税金而缴纳的小麦,就可以保证首都罗马三分之一的小麦供给。
除了基础建设和耕地私有化外,奥古斯都还引进了罗马的政教分离理念,较好地消除了神庙祭司干涉国政,引发埃及局势不安的一大原因。“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这一思想理念,在基督教风靡之前就成为了罗马普遍存在的政治实践。
至此屋大维开始返回罗马。奥古斯都东方之行,让元老院最顽固的共和主义者都不得不表示赞赏,让崇尚武力的罗马人第一次因为非战争国事对领导人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四、奥古斯都屋大维的经济和宗教改革
有句话非常有意思,“经济学家可以不懂政治,但政治家必须了解经济”。因此,在公元前末期至公元元年之间,屋大维开启了罗马帝国的货币改革,通过建立坚挺且可信赖的流通货币,盘活了帝国全境的经济。
屋大维规定1奥里斯金币兑换25第纳尔银币,兑换100赛斯特斯铜币,并将自己的头像以及功绩印制在金币银币上。他非常清楚,货币的价值本身只和经济规律相关,并不会向强权屈服。因此改革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货币的面额必须与制作材料价值等价。
![]()
受益于罗马货币的货真价实,虽然罗马帝国没有强行统一货币,但他发行的罗马货币成为了之后300多年的硬通货。
接下来,屋大维开始努力塑造自己的身份光环。此时,罗马的名门贵族已经从共和国初期的300多家锐减到了14家,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克劳蒂乌斯家族。
虽然格拉古兄弟的民粹政治和军事强人的军阀政治让贵族实力下降不少,但平民在日常事务中,对贵族的盲目崇拜和追随心理仍是社会主流。
当年凯撒选定屋大维作继承人时,为弥补他骑士出身的不足,特地将他纳为继子,将凯撒家族的贵族身份赋予他。如今身为罗马帝国第一公民的奥古斯都,他的妻子利薇娅,以及两个继子(利维雅和她前夫所生的两个儿子)均来自克劳蒂乌斯家族。
为了制衡克劳蒂乌斯家族,屋大维煞费苦心地提升自己和尤里乌斯家族地位。他一方面为凯撒和自己建了规模前所未有的陵墓,另一方面建设了奥古斯都广场,为尤里乌斯家族的先祖和自己建造了雕像。
与此同时,他一反罗马政坛常态,将罗马帝国在文学上的短处化为长处,将希腊主掌光和诗的主神“阿波罗”作为了奥古斯都的守护神,提升自己家族的神性。
五、奥古斯都的晚年
公元前5年至公元14年,屋大维统治进入后期,各种大的社会改造已经完成,罗马政治趋于稳定,和平发展成为了时代共识。
但屋大维的晚年并非一帆风顺,首先是他给唯一女儿尤利娅(其夫阿格里帕已去世)强行安排了婚姻,嫁给提比略,提比略因不满屋大维造神,决心让他女儿守活寡。
之后,尤利娅生活极不如意,耐不住寂寞到处风流,气急败坏的屋大维流放了亲生女儿。女儿的家丑让屋大维极其落寞,从此便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
颇为讽刺的是,屋大维的伟大功业和家丑的不堪,两相对比反而引起了国民对他的同情。为了鼓舞屋大维为国办事的热情,国民对他的同情声势浩大,以至于元老院不得不迫于压力,通过决议,授予屋大维“国父”称号。
然而年过60岁的屋大维,并没有如愿振作。此时女婿兼得力助手的阿格里帕为代表的“自己人”大都已去世,提比略还反对他称神选择自我流放,而他身边又没有值得信赖的人(很多都是他妻子克劳蒂党的人)帮忙打理国事,他显得身心俱疲。
而这段时期,东方问题焦头烂额。首先是犹太王国国王希律去世,犹太王国大多数人开始着手脱离罗马宣布彻底独立,亚美尼亚王国亲罗马的国王也在同蛮族战斗中阵亡。帕提亚趁机入侵亚美尼亚,企图联合亚美尼亚共同对抗罗马。
![]()
公元2年,屋大维不得不派自己的外孙兼继子“盖乌斯”出使东部,企图稳定帝国边疆。但老年多疑的屋大维在公元3年,中了帕提亚帝国的离间计,逼迫盖乌斯顾问、自己得力助手罗利乌斯自尽而亡,直接导致盖乌斯一行的政治使命功亏一篑,罗马失去了对亚美尼亚的控制。
公元4年2月20日,仓惶逃出亚美尼亚、年仅23岁的盖乌斯在小亚细亚南部叙利亚行省,因战斗时的刀伤病逝。
随着外孙兼继承人的死亡,屋大维悲痛不已。10年后,在他亲自撰写的《功业录》中,还清晰记录了他对外孙去世的悲痛情感。
公元4年,他安葬了盖乌斯后,不得不接回提比略,将其收为养子,定为继承人。并做出了上文所述(见第二部分)的继承人安排。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公元6年,潘诺尼亚和达尔马提亚地区联合多瑙河以北、波西米亚地区的马科曼尼人反叛罗马,拥兵80万,直扑罗马。同年日耳曼人进攻日耳曼行省,罗马军团3.5万人全军覆没。
屋大维悲痛欲绝,71岁的他喊出了“瓦鲁斯,你还我3个军团”的呐喊,接连的打击让他失去了发动战争惩罚日耳曼人的锐气,他最终也没有对日耳曼人发动反击,而是撤回了莱茵河以北的罗马军团,在莱茵河畔静观其变。
好在提比略发挥了杰出的领导力和军事指挥才能,在奥古斯都的坐镇指挥下,于公元8年成功平叛潘诺尼亚和达尔马提亚地区。
公元14年,屋大维和提比略一同举行了帝国全境范围的人口普查,罗马公民人数达到439.7万人,42年间增加了87.4万人,地中海世界“罗马统治下的和平”在屋大维这一代人手中终于实现。这是与您分享的第668篇文章,欢迎您的阅读,我们下篇文章不见不散。
![]()
这一年,76岁的奥古斯都屋大维身体急转直下,8月在去那不勒斯休假的途中一病不起,8月19日,他在妻子利薇娅的怀中去世,离77岁生日仅差一个月。他死后,元老院及全体公民大会将奥古斯都屋大维神格话,称之为“神君奥古斯都”。
好了,本篇文章就到这里,希望对您理解罗马历史有所帮助,下篇文章我们详细了解提比略及之后几位皇帝统治下的罗马,了解尤里安克劳蒂王朝的余下岁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