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又出了一个“芯片巨头”!
从不被看好到全球第一,英诺赛科这家芯片公司只花了8年时间。
如今,英诺赛科成为英伟达最年轻的中国供应商,有了英伟达这个大客户,英诺赛科很快被带飞了。
创始人骆薇薇,曾在美国NASA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女博士,本是学术界的佼佼者,却因为一腔热血进入了“造芯”赛道。
![]()
她带领团队死磕下行业内无人敢挑战的8英寸氮化镓技术,然后又凭借自家公司在芯片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很快迎来一大批资本的青睐。
谁能想到,这家市值超821亿港元的行业巨头,竟始于一场毫无胜算的冒险。
![]()
骆薇薇是个低调的女企业家,可她身上那份耀眼的履历,实在让人无法忽视她的光芒。
她是一位美籍华人。
博士毕业后,骆薇薇进入美国NASA研究院工作,这一待就是15年,职位也从最初的项目经理跃升为首席科学家。
骆薇薇原本可以在科研事业上持续发光发亮,可是,她却在2015年做出一个意外的决定:回国创业。
当时,氮化镓芯片在全球的应用尚未成熟,持续关注芯片发展的骆薇薇洞察到,这是赶超国外芯片的最佳机会。
![]()
于是,她果断放弃美国优渥的工作环境,回国组建团队,投身到氮化镓的研发中。
可这类产品技术并不好做,当她把这个大胆的想法告诉朋友时,身边人都劝她放弃,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毫无胜算的冒险。
最终,只有一个员工想跟随她回国创业。
创业初期真是步履维艰,既没有成熟的技术团队,也没有研发资金支援。更难的是,她从起步就选择了最难的8英寸氮化镓技术,压力可想而知。
和传统的6英寸版本相比,8英寸不仅能把产出量提到80%,还能省下30%的成本。不过,它的实现难度也是逐倍递增的。
当时业内人士预测,想要实现量产突破,起码要花上9年时间。
也许是多年科研工作积累的底气,让骆薇薇坚信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肯下功夫钻研,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
创业头两年,她凡事都亲力亲为,实验室设备不够,就根据实际情况倒推研发;团队经验不足就手把手带,买不到关键设备就想方设法淘二手旧电器。
最终,骆薇薇带领公司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成功拿下了8英寸硅基氮化镓的制造工艺和外延技术。
2017年,骆薇薇把主战场转移到苏州,英诺赛科由此而成立,并且在那里建起了全球首条8英寸氮化镓的生产线。
这一举动,不仅吸引来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更成功实现了新一代半导体领域的重大突破。
从那以后,氮化镓产品生产陆续步入了正轨。
到了2023年,公司收入接近6亿元,在全球同品类半导体企业中稳坐头把交椅。
历经八年的努力,英诺赛科成为全世界唯一一家量产氮化镓产品的公司,而这一切成绩的背后,少不了众多资本的支持。
![]()
自从2017年落户苏州后,英诺赛科就像开挂似的。
在7年时间内完成了7轮融资,吸引来盛裕资本、招商国际资本、钛信资本、中天汇富等多家投资机构的青睐和支持。
![]()
值得一提的是,从B轮开始,公司的每一笔资金都非常庞大。截至E轮,总融资额已经达到惊人的62亿,这一数字在行业里实属罕见。
更引人注目的是,宁德时代的控股人曾以个人名义参与了投资,足以见得,当时的资本有多么看重这家企业。
事实上,双方的合作不止于投资,从2022年开始,宁德时代就成为这家公司的核心客户,第二年还为其带来了接近2亿的收入。
英诺赛科能吸引这么多资本的关注,除了自身技术够硬,也因为自家产品在各领域都广泛适用。
截至2024年,公司旗下有近700项获专利保护的技术,产品遍布消费电子、机器人、通信等多领域,累计出货量超5亿片。
![]()
除了资本加持,骆薇薇把公司落户到苏州,也为其发展带来诸多有利条件。
从2002年开始,苏州就大力推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设备等相关企业的建厂和培育。
全世界知名的半导体企业都在这里开了分公司,比如AMD苏州公司、东威半导体、硅谷数模等。
截至目前,苏州已经成为国内半导体产业资源最全面的区域之一。
当初骆薇薇把“户口”迁到苏州的起始资金,就来自当地产业基金会的支持。因此,公司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离不开创始人的高瞻远瞩。
2024年12月,公司顺利在港股挂牌上市,当天市场价值一度飙升至300亿港元。
![]()
此前,公司曾提出在2029年之前将月产能从1.3万提升至7万。乘着上市东风,公司迅速将募资所得中的13亿港元投入到产能扩张中。
可在英诺赛科不断加码的背后,付出的却是持续亏损的代价。
![]()
虽然公司收入从2021年至2024年前两季度都保持稳定增长,但其毛利却一直为负。
据统计,公司不到4年时间,就亏掉了快38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英诺赛科给出的解释是研发投入、设备折旧更新以及市场扩张。
据了解,在2021年—2023年期间,公司总计投入15亿元用于提升技术,每年光这块费用就占到总运营成本的五、六成。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组建了一支由专业人士构成的科研队伍,总人数接近400人。同时,还积极在海外布局研发网络,团队遍布欧洲、北美和亚洲。
这些大额支出虽然让英诺赛科负重前行,但好在今年迎来了转机。
![]()
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收入达到5.53亿元,涨幅达到43.4%。其中毛利率比去年增长了28.4%,实现由负转正的里程碑。
除此之外,公司还在多个高增长领域实现全面突破。
其中,人工智能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产品出货量实现180%的涨幅,基于100V氮化镓的48V~12V转化方案已经进入了量产阶段。
而在新能源领域,产品出货量也实现128%的同比提升,产品在微型逆变器、车内充电等核心系统广泛使用。
另外,公司还与汽车制造业巨头“牵手”合作,加速推进氮化镓产品在该领域的发展。
![]()
在中国攻克“卡脖子”技术的道路上,涌现出许多甘愿坐冷板凳的科研勇士。其中,骆薇薇就是最独特的例子。
她用8年时间死磕下最难的芯片技术,凭借其低耗能、耐高压、高温等性能优势,已经让国内芯片走上国际最领先的位置。
这位女科学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看准方向,持续投入,不下牌桌,中国企业就能在国际舞台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资料:
1.苏商会:《新王者!苏州女博士,扼住英伟达命脉》
2.投资界:《今天苏州女博士IPO敲钟,英诺赛科估值300亿》
3. 丘处机:《苏州女博士,干出870亿半导体王国》
作者:卓卓
编辑:柳叶叨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