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国国家安全机关披露了一起重大网络攻击案: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针对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发起的系统性网络入侵被成功阻断。该中心承担着“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其安全事关国家命脉。调查显示,美方利用境外某品牌手机短信服务漏洞,渗透授时中心内部网络,并先后启用42款特种网攻武器,试图破坏中国的时间基准系统。
攻击开始的时候,是2022年3月,美方就盯上了咱们的授时中心,专挑手机那块下手,找个漏洞就进去了,不少工作人员的手机都被控制,资料也给窃走了,到了2023年4月,手机里拿到的登录凭证派上用场,中心的电脑系统又成了目标,从8月一直到2024年6月,美方又换了套新的网络作战平台,带着42款特种网攻武器,对着内部网络就是一顿猛攻,甚至连地基授时系统都想渗透进去,攻击时间点选得也刁钻,都是深夜、凌晨,动作很隐蔽,跳板服务器更是满世界地换,美国本土、欧洲、亚洲的都有,还用了高强度的加密算法,连擦除痕迹这种小事都做得特别细。
说起“北京时间”,这东西的精准度可不是小事,整个社会运转,像是电网、金融、交通,哪一个都离不开它,咱们的标准时间和国际UTC的偏差,规定是不能超过3纳秒,这波动看着小,影响可不小,差个1毫秒,电网的时序就可能乱套,大面积停电就来了,差个1微秒,国际股市的资金波动,那个量大得吓人,差个1纳秒,北斗定位就偏出去30厘米,要是差1皮秒,航天器的轨道计算就得出错,那可是公里级的误差,深空探测就悬了,咱们中心自己搞的铯原子钟,六千万年误差还不到一秒,这技术水平直接让中国在国际标准时间的权重,从2021年的5.66%涨到了19.51%,全球排第二。
美方就是看准了中国关键基础设施这个中枢,想通过搞乱时间系统,让金融、电力、交通这些领域发生连锁瘫痪,这比传统的打击方式影响范围广多了,这种专门针对民用基础设施的玩法,在国际网络规则里根本就不被承认,美国自己一边在全球到处攻击,一边还念叨着什么“中国网络威胁”,这话听着就挺乱的。
中国这边,早就建好了多层防御体系,国家安全机关直接用技术手段把证据给固定下来,攻击链路也给切断了,授时中心的防护措施全面升级,北斗卫星的纳秒级授时也用上了,地基授时系统也在加紧建设,一个天地一体化的网络,能力完全自主可控,这事一出来,时间主权一下子就成了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