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末的香港,秋意渐起。
皇后大道东,太古广场六座二楼,邦瀚斯拍卖行的展厅里,静立着三十余尊来自遥远年代的造像。北魏的石造像,宋代的木造像,大理国的铜造像,明代的漆金造像……它们从时光深处走来,敛目垂眉,沉默不语。
空气中,仿佛有一种低沉的共鸣。那不是声音,是跨越千年的能量场。他们将此专场定名为——“幻化”。
![]()
![]()
![]()
邦瀚斯香港 「幻化:中国历代雕塑造像」专场
壹|何谓幻化?
幻化,是物质外形的改变。匠人执斧凿,对一块顽石、一段枯木、一坨冷铜,施以刀工火艺。这是形而下的转换,是手艺的极致。
幻化,更是意象与精神的升华。一像既成,便不再是原来的物质。冰冷的铜,有了佛陀的体温;殆尽的木,得了菩萨的慈悲;粗砺的石,生了罗汉的欢喜。匠人倾注其间的,不只是技艺,更是虔诚的念想、通达的哲思。这是形而上的幻化,是心灵的投射。
于是,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件件古董,而是一个个凝练的时空,一场场与古人的精神往来。
![]()
![]()
![]()
![]()
Lot 225
十二世纪 云南大理国 漆金铜阿嵯耶观音立像
尺寸:高47cm
估价:1,500,000 - 2,000,000 港元
1.法国私人珍藏;
2.Carlo Cristi,米兰,2006年6月18日;
3.Edmund 与 Julie Lewis 医生伉俪收藏,芝加哥;
4.香港邦瀚斯,2019年10月7日,拍品编号911
注:
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16703号
本尊菩萨像体态雅致而颀长,呈现云南大理国十二世纪珍罕的佛教形象,与汉传及藏传佛教中的菩萨外观迥然不同。
作为大理国观音造像之典范,本尊菩萨身着适宜炎热气候的轻薄服饰,一袭合身的纱裙在腰间挽结,自在轻盈。其上身袒露,仅系一条刻圆形花朵图样之腰带、一新月形胸饰、以及一条串珠项鍊。叶形臂钏高高佩戴在两臂上方,右腕带有一念珠手串。菩萨头顶结高髻,上有化佛,数条自顶延伸而下发辫垂于两肩,为云南造像中最独具魅力的部分之一。观音菩萨嘴带笑意,眼神柔和,一手施安慰印,一手结予愿印,象征其能够引导众生得偿所愿。
现存大理国阿嵯耶观音像或不足三十尊,其中绝大部分珍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包括云南省博物馆、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编号:购铜000133)、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编号42.25.28)、弗瑞尔艺廊、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伦敦艾尔伯特与维多利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等。其中,布鲁克林博物馆之藏品(藏品编号1995.48)与本尊最为接近,目光同样温柔,脸带笑意,以婉雅之姿展现佛心慈怀。
![]()
![]()
![]()
![]()
Lot 233
明/清 木雕漆金佛坐像
尺寸:高92.5cm
估价:600,000 - 1,200,000 港元
来源:购于意大利,2014年入藏
坐佛呈静谧禅定之姿,右手上举,左手垂落足间,双手皆期克印,身披长袍流畅垂坠,袍褶于肩部自然滑落,在腿间叠出精妙衣纹,胸前宝带工整系结。面容静谧,双耳丰垂,螺发致密齐整,层层盘绕至顶髻。此尊佛像体量恢宏,工艺卓绝,尤以其精湛雕工见长,袍服衣袂柔软垂坠,线条流畅自如,完美展现造像形态。通体漆金丰润,漆金表面细纹,犹如古琴断纹,自成天趣,风格应属明清时期之作,或曾供奉于寺庙,承载重要宗教功能。
![]()
![]()
![]()
Lot 224
明万历(1583年) 铁铸真武坐像
铭文:万历十一年四月造醴泉县
尺寸:高77cm
估价:400,000 - 600,000 港元
真武大帝,本称玄武,源于先秦星宿崇拜与动物神信仰,原为镇守北方天界之神祇。其形象历经人格化演变,转为披发仗剑、足踏龟蛇之威武法相,职司荡魔伏邪、治水禳灾。北宋真宗时期因避讳改称「真武」,至明代成祖朱棣极力推崇,封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敕建武当山道场,使真武信仰臻至鼎盛。
![]()
Lot 201
明 木雕毗卢遮那佛坐像
尺寸:高45cm
估价:150,000 - 250,000 港元
来源:亚洲私人收藏,1995年入藏
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为密教法身佛、华严教主,象征光明遍照之至高境界。此尊楠木造像呈现宋金时期华北佛教艺术之典型风貌:肉髻低平,螺发间饰髻珠,面庞方圆丰润,杏眼垂视,卧蚕隐现,双唇微抿,尽显内省庄严之态。身披通肩袈裟,衣纹流畅如水,双手结「最上菩提印」——左右拳相触,双食指直伸,此印由智拳印演化而来,为宋辽以后华北毗卢造像独标志。
此像面容深具北方民族特质,肉髻平缓与髻珠突出之特征,见于辽金造像体系,而元明寺院亦延续此风。虽本拍品年代跨度自宋至明,然其造型精髓实源自宋金巅峰时期之美学成就。木雕造像能兼备完整仪轨、精准比例与温润材质者,实属凤毛麟角。此尊毗卢遮那佛不仅凝聚十至十四世纪汉传佛教的精髓,更见证华北木雕艺术之传承演变,极为难得。
贰|见天地
当北魏的风,
吹过佛首的眼梢
专场中,一尊“北魏石灰岩佛首”,是那种让你第一眼看见,便不自觉屏息的存在。
他的微笑太美了,美得超乎想象。他的面容如此清癯秀丽,双眉如新月弯弧,细长的凤眼轻阖,仿佛沉入无尽的禅悦。最动人的,是那唇角微扬的“古拙之笑”。那不是人间的欢欣,而是了悟后的澄明与慈悲。
一千五百年前,北魏的皇帝以佛陀自居,在洛阳龙门的山崖上,凿窟造像。这尊佛首,或许曾高踞于某座石窟的中央,静观世间。想象一下,无数信徒曾跪坐其下,在摇曳的烛光中,仰望着这张脸。他的微笑,曾给予多少迷茫的心灵以慰藉与力量?
此刻,他依旧在微笑。当北魏的风,穿过宋代,穿过港岛的海湾,吹拂而过。我们在他面前,看见了那个佛法鼎盛、文化交融的宏大天地。
![]()
![]()
![]()
Lot 220
北魏 石灰岩佛首
尺寸:高36.8cm
估价:2,600,000 - 3,600,000 港元
1.Nagatani Inc,芝加哥,1967年;
2.戴润斋,纽约;
3.纽约苏富比,2011年3月22日,拍品编号264
出版:
1.仇国仕,《无尽意》摄影集,香港苏富比,2018年,图63;
2.香港苏富比,《菩提:佛教艺术萃珍》,香港,2024年,页39-42
此尊石灰岩佛首,面相瘦长,双眉弯弧如新月,细长凤眼轻阖,鼻梁宽挺如峰,唇珠微抿含笑,垂肩长耳舒展如莲,肉髻高耸层叠整齐,整体刀法于刚健中见圆融。石质呈温润青灰色,皮壳莹润,历千年风化尤显从容气度。本拍品面容特征深具河南龙门地区典型风格,其饱满体量与内敛笑意构成动人对比,将北魏特有的「古拙之笑」凝于石中,完美平衡材料厚度与审美细腻,实为北魏佛教艺术中兼具历史深度与收藏价值的标本级珍品。
叁|见众生
木石有情,皆是慈悲
如果说石造像见的是天地的庄严,那么木造像见的,便是众生的温度。
一尊“宋代木雕菩萨首像”,将这种温度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头梳华丽的高髻,面庞丰腴如满月,是典型的宋人审美。双眼微睁,目光下视,眼中镶嵌的料珠,历经千年仍流光内蕴,炯炯有神。
![]()
![]()
![]()
![]()
Lot 217
宋 木雕菩萨头像
尺寸:高64.5cm
估价:2,200,000 - 3,200,000港元
1.法国私人收藏,1920年入藏;
2.亚洲私人收藏
注:
本拍品经株式会社パレオ・ラボ放射性碳分析检测,结果于其断代相符。
此尊木雕菩萨首像,像首采圆雕技法,面庞丰腴饱满,双目微垂,嵌有光泽黑玻璃瞳仁,历千年仍流光内蕴,尤为难得。眉弓弯弧如新月,额心凹痕原应镶嵌宝石白毫,唇型丰润微抿,耳轮垂肩,发髻层叠高耸如云涡。尤为难得者,乃其保存状态极臻完美:面部雕刻立体感饱满,刀痕劲健利落,风化皮壳温润如玉,木纹肌理因岁月淬炼而显露行云流水之态,原始彩绘虽剥落殆尽,反成就璞质归真之美。整体透显慈悲内省之圣相,展现中国佛教造像艺术之巅峰。
首像惊人尺寸令人震撼,若为完整立姿造像,原应达丈六之巨,属殿堂级弘规。虽仅存首像,然其恢弘体量与完整保存状态,仍昭示着北宋佛教艺术的巅峰成就。
另一件“明初木胎漆金男相观音”,则展现了另一种风骨。
从宋的温润,到明的风骨,木石虽是无情物,但在匠人手中,却化为了承载万千众生愿力与情感的慈悲容器。
![]()
![]()
Lot 212
明初 木胎漆金男相观音坐像
尺寸:高28cm
估价:120,000 - 180,000 港元
来源:德国私人旧藏
此像为极为罕见的男相观音。以极富张力的「自在坐」姿呈现,右足曲蹲,左足垂踏,右手轻搭弓起的右膝,左手自然垂撑于后。身形颀长劲瘦,胸前肋骨隐现,帛带于瘦削胸膛下系结,宽袍大袖如流云般自肩臂层叠垂落,衣纹疏朗潇洒。面容塑造尤具古意:额头浮现智慧纹,长发披背,眉浓目邃,唇际蓄髭,下颏须须卷曲,通体漆金保存良好,展现明初木雕之精湛工艺。
观音蓄须垂发,身形劲瘦,肋骨隐现,一派名士风度。他以“自在坐”姿斜倚,神情超然,将早期印度佛教的男性气韵与明代文人的洒脱不羁,完美融合。在他身上,我们看见的是智慧与逍遥,是“形残神全”的生命境界。
肆|见自己
一念清净,烈焰成池
“幻化”专场中,更令人动容的,或许不是最恢弘的,而是那些残缺的造像。
我们总是在追求完美,追求“全”。可有时,正是这种“残”,给予了我们更大的想象空间与美学冲击。它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也彰显着生命在破碎中依然持有的尊严与力量。
凝视这些残像,我们仿佛照见了自身生命中的种种不完美与遗憾。
正如古人所言:“一念清净,烈焰成池。” 当我们能以平静的心去观照、去接纳这些残缺时,它们便不再是伤疤,而是成了我们生命中独特而深刻的印记,一如这些造像,因残而更显珍贵。
![]()
![]()
![]()
![]()
Lot 216
唐 大理石雕文殊菩萨骑狮残像
尺寸:高37cm
估价:280,000 - 400,000 港元
来源:亚洲私人收藏,1996年入藏
展览:国际亚洲艺术博览会,纽约,1999年
本拍品雕琢文殊菩萨舒坐于狮背之姿。菩萨身形丰盈,交足跏趺,胸前璎珞华美精致,层叠袈裟如流水般垂落,衣褶线条繁复而富有韵律。狮像造型威猛慑人,蜷曲鬃毛如云团紧聚,肌肉张力饱满,石质温润若凝脂,整体呈现唐代雕塑特有的雄浑气韵,兼具历史深度与美学高度之典范。
此残件雕工之精妙、动态之捕捉令人惊叹。刀法既见刚健力道,又具细腻表现,完美再现盛唐时期佛教造像之磅礡气象。
![]()
可参照山西博物馆藏唐代白石彩绘文殊骑狮造像,见上图,其衣纹处理与狮像神态与本品颇具共鸣。
![]()
![]()
Lot 207
隋至唐 黄花石雕坐佛
尺寸:高29cm
估价:150,000 - 250,000 港元
1.爱丽丝・庞耐,纽约,1982年11月9日;
2.佛罗伦斯(1920-2018)及赫伯特・欧云(1917-2016)伉俪收藏,编号829;
3.纽约苏富比,,《云逸雅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之中国艺术-佛罗伦斯及赫伯特・欧云伉俪惠赠》,2019年9月10日,拍品编号59
佛像结跏趺坐,右手上举持莲苞,左手轻置膝上,身披层叠僧袍,衣褶整饬流畅,背衬圆形头光,面容慈悯含笑,全像安坐于阶式圆座之上,整体呈现庄严和谐之相。
本尊佛像与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年)所造之一例极为相近,该例刊载于松原三郎《中国仏を中心として》,东京,仏教彫刻史论:石窟造像以外の金铜像1966年,图版214。二者皆结跏趺坐于圆形束腰基座,身披层叠厚重的规整衣纹,面容神韵亦相契合。同类带有规整衣褶与束腰基座之石雕佛像,尚可比较唐显庆二年(657年)发愿造像,载于喜龙仁,《五至十四世纪中国雕塑》(第二册),泰国,1998年,图版368;另见六世纪大理石佛坐像,纽约佳士得,2006年3月29日,拍品编号342。
![]()
![]()
Lot 203
北齐 石灰岩雕半身佛龛像
尺寸:高30cm
估价:80,000 - 120,000 港元
来源:亚洲私人收藏,1996年入藏
此佛龛残件具典型北齐风格。佛陀面庞圆润,双眉弯弧,双眼微垂,嘴角内敛含笑,长耳垂肩,肉髻低平。整体造型饱满,神情静谧内省,刀法洗练,展现了北齐佛教造像在吸收外来风格后,所形成的圆融清秀、充满韵味的艺术特征。
![]()
Lot 202
唐 大理石雕莲座佛身像
尺寸:高18cm
估价:80,000 - 150,000 港元
1.日本私人收藏,1996年入藏;
2.亚洲私人收藏
此尊佛像身躯端坐于镂雕莲座之上,左掌向内抚膝,原右臂应结施无畏印,现为说法之姿。袍服线条如行云流水,巧妙勾勒躯体轮廓。基座镂雕柱饰精美,莲瓣饱满,整体风格优雅自然,充分呈现唐代佛教艺术巅峰时期之美学追求与工艺境界。
伍
幻化之间,澄怀味象
邦瀚斯此场“幻化”,不仅仅是一场拍卖。它更像一次精心安排的旅程,邀我们暂别喧嚣,与这些古老的灵魂进行一场寂静的对话。
在这里,我们见天地之阔大,见众生之悲欢,最终,是为了照见那个真实的自己。
愿您能走进这个场域,于幻化之间,澄怀味象,汲古启思。在与这些千年造像的对望中,找到一份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
Lot 228
清 十八世纪 德化白瓷观音坐像
尺寸:高22cm
估价:120,000 - 150,000 港元
来源:巴黎佳士得,2014年6月11日,拍品编号114
此尊德化白瓷观音呈极富写实美感之自在坐姿,左腿自然垂展,足尖微露于层叠衣袂之间,右膝弓起承托纤纤玉手。左臂轻倚绣墩,手持如意宝杖,右腕垂搭膝头,指节柔婉如兰瓣初绽。颈间璎珞宝珠精雕细琢,与流畅衣纹相映成趣。通体白釉莹润如羊脂,将薄纱质感与肌理曲线刻画入微,袍袖皱褶如云水泻地,静谧面容含笑低眉,青丝盘髻缀以玉簪,尽显德化瓷塑将宗教神性与人间美学融合之巅峰境界。
![]()
Lot 205
唐 抱子石雕坐狮
尺寸:高18cm
估价:80,000 - 120,000 港元
来源:亚洲私人收藏,1990年代入藏
此尊抱子石(砾岩)坐狮雕工浑厚有力。前肢稳踞台座,身姿前倾,凛然雄踞。头部鬃毛刻画绵密,巨口怒张,舌齿分明,凶猛慑人之貌栩栩如生。石体表面卵石斑驳剥落,包浆古朴,别具雅韵。此类抱子石狮像于中国艺术史上属早期范例,存世稀少。
![]()
Lot 221
清乾隆 局部鎏金铜四臂观音坐像
阳文「大清乾隆年敬造」楷书款
阴刻「忿怒母瑜伽根本」楷书款
尺寸:高17cm
估价:80,000 - 120,000 港元
来源:2015年购于美国
此尊四臂观音造像展现乾隆时期汉藏融合艺术之精髓。面相饱含宋韵,双眉弯弧如新月,眼帘微垂内蕴悲智,鼻梁挺秀如春山叠翠,唇珠丰润含笑,将宋代文人审美之温润典雅,完美融于密教造像之庄严法相。
![]()
Lot 213
五代至宋 木雕菩萨坐像
尺寸:高51cm
估价:1,500,000 - 2,500,000 港元
来源:亚洲私人收藏,1995年入藏
此尊木雕菩萨呈现禅定坐姿,右手持莲茎,左手轻置膝上,袍服层叠垂落,衣褶线条流畅典雅。胸前璎珞宝饰精雕细琢,面容丰腴饱满,双目微垂,唇瓣轻抿,头戴华丽宝冠,背衬圆形背光,全像端坐于双层仰莲基座之上,莲瓣饱满挺拔,刀法于浑厚中见精微,整体展现五代到宋时典型北方地区特征。
更多精彩细节
诚邀藏家亲临预展现场!
香港邦瀚斯2025秋季拍卖会
AUTUMN
幻化
中国历代雕塑造像
扫码查看图录
观物
闲云山庄闲趣轩藏文房雅玩
扫码查看图录
![]()
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扫码查看图录
拍卖日程/PREVIEW
预展:2025年10月24–28日
拍卖:2025年10月29日 上午10时
邦瀚斯香港艺廊
香港皇后大道东50号太古广场六座
(预展地点:2楼;拍卖地点:10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