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知多点
![]()
我的家乡在湛江一条小乡村,每年农闲过后,总会出现一名“神秘人”。这是一位中年男子,挑着担,一头挑着观音菩萨的神像,扁担另一头拴缚一只竹箩筐,沿着村道走,在每一户人家的门前停下,口中念念有词……
说到这,湛江佬自然清楚了。
没错,就是担观音。
姑且将担观音归结为老行当的一种,所谓担观音,是以挑担观音菩萨神像走街串巷,并借观音之名挨家挨户祈福的行为,大概类似于过年前挨家挨户的卖艺“乞讨”,或者说相当于出家人化缘。
湛江人相熟之间被问起单身的理由,爱开玩笑的人或说:“准备去担观音了。”
是的,单身是担观音的硬性要求,对于从业者而言,终身不娶是担观音的宿命,更是虔诚的体现方式。
自有记忆起,出没在我们村担观音的始终为同一个人,这是一位50左右的大叔,皮肤黝黑,衣服残旧但干净,或者因为“遁入空门”的原因,少了一般老行当从业者身上的轻佻、谄媚,予人不骄不躁,从容不迫之感。无人知晓这位大叔姓甚名谁,来自哪里,每年准时往来一次如同候鸟,在农闲过后的某天午后,静悄悄而来,静悄悄而去。
区别于其他老行当,担观音并不需要刻意通过吆喝引起民众注意,大叔挑着担闲庭信步行走,遇逢每一户人家门前便停下(湛江历来信仰观音的传统,民众对于担观音,即便心有腹诽,却也不驱赶),旁若无人似得开始呪诅……
祈福依循大致的仪式,首先为观音菩萨奉香,然后合掌礼拜,接着口中念叨平安顺遂、人丁兴旺一类的吉利话,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一分钟,期间与主人家也无任何交流,由始至终一个人施行所有环节。
最后,主人家赠以小钱作为酬谢打发其离开,大叔前往下一家……
关于湛江老行当担观音,小时候经常听闻这样的言论“独头公才会担观音”(独头公,则孤寡鳏独),湛江人口中的“独头公”多少蕴含轻视之意,总而言之,担观音是“贱业”。
确实如此,担观音意味着孤独终老,因为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宗接代是人生最重要意义之一,人们对于不符合社会规范者必定有异语,其次以“乞讨”的形式存在,决定了这个群体不被待见。基本上,民众愿意任由一个陌生人在自家门前进行一种不可言传的所谓祈福,完全是卖观音菩萨的“面子”。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是湛江人的信仰原则。
如果被问起如何看待湛江老行当“担观音”,鉴于自己是湛江人的身份,我不能回答。
我说“不能回答”,与“担观音”的好或歹无关,而是觉得我们没有批判他人的权利。人们从不关心他人选择之上的原因及过程,只识担观音的“孤独终老”的结果——即便与自己毫无相关。天晓得一个人愿意担观音的原因,天晓得担观音一如我们认为的那般悲怆?
这些年,已经不见这位担观音大叔出没在我们村了,大概他有了更好的归宿了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