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报道,《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明确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突破10053亿元,较此前实现量级跨越;国家体育总局数据同步显示,截至2025年4月,国内室内滑雪场达 79 个(同比增 33.9%),另有16个在建。更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已锚定2030年产业规模1.5 万亿元目标,叠加第十五届全国冬运会等赛事驱动,冰雪经济正从 “季节性热点” 转向 “长期增长赛道”,这条白色赛道正在迎来黄金发展期。
![]()
一、先看“基本面”:冰雪经济的3大核心支撑
要把握投资机会,需先看懂产业增长的底层逻辑 —— 规模扩张、政策托底、消费升级共同构成了冰雪经济的 “增长三角”。
- 规模增速 “超预期”:2024-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预计达5.2 亿人次(同比增 21%),旅游收入超6300 亿元(同比增 20%);对比2023-2024季的4.3亿人次、5247亿元,增速持续跑赢多数消费细分领域,且南方市场 “异军突起”(2025 春节广东、重庆滑雪游客同比增 79.4%、37.8%)。
- 政策支持 “全方位”:从顶层设计到资金落地形成闭环——国务院24条举措明确 “2027 年冰雪经济1.2 万亿” 目标,央行等四部门提出 “金融支持冰雪场地建设+装备升级”,发改委专项方案推动东北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甚至探索 “地方冰雪日” 激发消费。
- 消费需求 “真升级”:冰雪消费已从 “单次体验” 转向“常态化参与”,室内滑雪场的快速增长(不受季节限制)、冰雪装备的 “国产化替代”(企业数量从2015年300家增至 2023年900 家),均印证需求从 “小众” 走向 “大众”。
![]()
二、再抓 “机会点”:4大细分赛道+对应概念股
冰雪经济的产业链覆盖 “体验端 - 装备端 - 基建端 - 运营端”,每个细分赛道均有明确的增长逻辑与标的,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以下方向:
1. 冰雪旅游:核心消费场景,“南北共振” 成新亮点
作为冰雪经济的 “流量入口”,冰雪旅游直接承接大众消费需求,且已突破 “北方专属” 的地域限制,形成 “南北共同发展” 格局。
- 产业现状:目前冰雪旅游涵盖 “冰雪主题乐园(娱乐导向)、冰雪小镇(文化 + 度假导向)、滑雪度假村(运动导向)” 三大形态,北京、河北、内蒙古正打造 “全球知名冰雪旅游目的地”,乡村冰雪旅游也在政策支持下加速落地。
- 涉及上市公司大连圣亚:东北唯一文旅 A 股,旗下哈尔滨极地馆是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四大景区之一”,直接受益于东北冰雪旅游热度;核心业务 “景区经营” 占比高,业绩与冰雪旅游景气度强绑定。长白山:依托 “长白山世界级冰雪资源”,打造 “长白天下雪” IP,业务覆盖景区运营、旅游服务,是区域冰雪旅游的 “直接受益者”,2025 年春节区域游客增长进一步带动其业绩弹性。
2. 冰雪装备制造:国产化加速,从 “进口依赖” 到 “自主研发”
冰雪装备是产业 “硬支撑”,过去依赖进口,如今国内企业已形成 “15 大类产品体系”,2023 年销售收入达 220 亿元(2015 年仅 50 亿元),增速显著。
- 产业现状:装备需求集中在 “专业装备(滑雪板、雪服、头盔)” 和 “训练装备(滑雪模拟机)”,其中 “室内冰雪场景装备” 因场地扩张需求,增速快于传统户外装备。
- 设计上市公司三夫户外:代理300余个中高端户外品牌,冰雪领域主打 “X-BIONIC 黑科技产品”,涵盖滑雪服、功能内衣等,每年持续研发迭代,直接对接大众冰雪装备消费需求。英派斯:健身器材龙头跨界冰雪,通过产学研合作(与北大、体育科学研究所合作)推出 “滑雪模拟机”(与真实雪场相似度超 90%)、仿真冰场,切入 “室内冰雪训练装备” 赛道,填补国内中端市场空白。
![]()
3. 冰雪场地建设与维护:基建 “刚需”,技术壁垒决定竞争力
冰雪场地是产业 “基础设施”,滑雪场需造雪机、压雪车,滑冰场需制冰系统,且维护技术直接影响场地体验,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将长期受益于场地扩张。
- 产业现状:2025 年室内滑雪场仍有 16 个在建,未来 “中小型室内冰雪场地” 将向二三线城市渗透;场地建设的核心需求是 “节能 + 高效”,传统制冷机组逐步被节能技术替代。
- 投资标的冰山冷热:冰雪场地制冷系统 “龙头”,掌握磁悬浮压缩机核心技术(能效比超 11,节能 30%-50%),其 CO₂跨临界冷热机组获 “2025 中国制冷展创新产品”;业务覆盖滑雪场、滑冰场的制冷 + 维护,是场地建设的 “必备供应商”。
4. 冰雪赛事运营:“赛事经济” 带动产业链,间接激活需求
冰雪赛事虽不直接产生大规模营收,但能显著提升产业关注度,带动赛事周边(旅游、装备、场地租赁)需求,形成 “赛事 - 消费” 的联动效应。
- 产业现状:第十五届全国冬运会等赛事将在未来几年举办,国际赛事合作也在增加;赛事运营的核心价值在于 “IP 打造”,例如哈尔滨冰雪节已成为区域名片,间接拉动当地旅游与装备消费。
- 机会逻辑:赛事驱动下,冰雪旅游(如大连圣亚)、冰雪装备(如三夫户外)需求将被进一步激活,属于 “间接受益赛道”,可关注赛事举办周期内的短期弹性。
![]()
三、最后给“投资提示”:把握2条主线
当前冰雪经济处于 “政策 + 需求” 双驱动的成长期,投资者可围绕以下2条主线布局:
- “刚需型” 标的:聚焦场地建设(冰山冷热)、核心旅游(大连圣亚、长白山),这类企业直接受益于 “规模扩张”,业绩确定性较强;
- “成长型” 标的:关注装备国产化(三夫户外、英派斯),这类企业受益于 “消费升级 + 进口替代”,长期增长空间更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