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法考整体通过率预计在11%-13%,作为同时备战法考和考研的应届生,看到这个数据难免有压力,但也清楚低通过率不是因为难到不可突破,而是很多人没找对通过的关键。我每天分给法考的时间只有2小时,还要留3小时背考研专业课,要是陷入备考误区,只会成为13%之外的陪跑者。其实只要避开常见问题,抓准核心方法,不仅能提升法考通关概率,还能把法考和考研的共通内容整合学习,比如借助觉晓法考的助力,就能让备考更高效,下面结合我的双考经验具体说。
一、双考生易踩的3个通关误区
根据数据,80%未通关考生不是不够努力,而是陷了误区。第一个误区是盲目刷题,忽视考点优先级。法考18个部门法里,80%分数集中在20%高频考点,可我身边有人从冷门的环境资源法刷到偏门的国际私法案例,把时间浪费在分值不足1%的考点上。像民法物权变动、x法共同犯罪这些高频考点,单考点分值占比超5%,还和考研高度重合,没把时间花在这上面,简直是双考大忌。
第二个误区是死记硬背,不会输出型学习。法考主观题占一半分值,要像法官一样分析案情、引法条,但很多人只背不练,主观题要么写不出,要么踩不到采分点。数据显示未通关考生主观题平均采分率仅38%,大多是因为没按“结论-理由-法条”答题,其实这些答题逻辑考研案例分析也需要,练法考主观题就是在帮考研打基础。
第三个误区是缺乏规划,陷入学了忘的循环。法考备考要6-12个月,在职考生没计划的话,通过率仅6.8%,远低于平均水平;而有规划的考生通过率达62%。我作为双考生更怕没规划,之前试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法考和考研都没进度,后来才明白固定计划有多重要。
二、双考生通关:抓2个核心关键
关键一:聚焦高频考点,兼顾双考。法考要性价比备考,优先攻高频考点,冷门的可战略性放弃。觉晓法考的考点优先级清单会标每个知识点的分值占比,我每天2小时法考时间,会拿1.5小时学A类考点,比如听x法共同犯罪课+刷真题,这部分也是考研重点;剩下0.5小时背理论法法治思想,C类考点只在通勤时用速记卡片看一眼,这样既抓了法考得分点,又没耽误考研。
关键二:个性化规划,对抗遗忘拖延。科学规划能帮双考生避免混乱,AI个性化规划功能,会根据我每天可学时间、基础和目标分生成计划,比如我x法薄弱,就多安排专项训练,还提醒我及时复习对抗遗忘。有了计划,我不用在法考和考研间反复纠结,按节奏推进就行。
三、工具助力:双考高效突围
觉晓针对法考痛点的服务,特别适配双考生。考点上,过考模型标清分值和频率,帮我精准抓重点;主观题上,AI批改5秒标采分点,指出法条错误,还教我答题逻辑,这些能力考研也能用;规划上,AI计划加班主任督学,我之前偷懒没刷题,班主任及时提醒调整,帮我跟上进度。
它的全真模考还能模拟机考环境,2025年榜样班级里,经模考训练的考生,客观题正确率78%,主观题采分率81%,班级通过率80.98%,远超13%平均水平。我每周都参加模考,既能检测法考进度,又能适应考试节奏,不用额外花时间调整状态。
四、总结:13%通过率下的双考赢法
法考13%的通过率,筛掉的是陷入误区的人,留下的是科学备考的人。双考生只要避开盲目刷题、死记硬背、缺乏规划的坑,抓准高频考点和个性化规划,再借助觉晓的助力,就能在法考中突围,还能兼顾考研。低通过率不是放弃的理由,而是更高效备考的动力,当方法对了,13%只会是你通关的背景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