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党主席改选的结果尘埃落定,郑丽文以大优势当选,但这并不是结束,反而是国民党内部权力和资源重新分配的开始。
傅崐萁很快就行动起来,他通过下“指导棋”,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通过充当党内“实力操盘手”,主导国民党的战斗方向和在野联盟策略,从而实质性地掌控政治资源分配权,为2026年地方选举乃至更长远的政治布局铺路。
![]()
傅崐萁的影响力
傅崐萁作为国民党团总召,在台立法机构展现了强大的攻势和协调能力。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带领蓝营联手民众党,成功删减了民进党当局高达2075亿元新台币的预算,这场硬仗让他在党内赢得了“最能战”的声誉。这给了他巨大的政治底气,证明自己是能实际对抗民进党的人,而非空谈者。
傅崐萁在花莲县长任内长期经营,拥有稳固的地方根基。更重要的是,在党主席选举前夕,他与黄复兴也就是军系等党内重要系统互动密切。这些传统势力掌握着大量“组织票”,是党内选举的关键力量,傅崐萁能够影响这部分票源,使他在党内博弈中拥有举足轻重的筹码。
![]()
他与民众党关键人物黄国昌等人的密切互动,也使他被视为推动“蓝白合作”最有力的操盘手。在许多人看来,国民党要想在2026年“九合一”选举中抗衡民进党,“蓝白合”几乎是唯一出路。傅崐萁掌握这条通道,就等于握住了国民党短期内的“生存命门”。
傅崐萁的目标
傅崐萁的一系列动作,都指向一个清晰的目标:不做名义上的党魁,要成为实际上的“造王者”和资源分配者。郑丽文虽以“战斗蓝”形象当选,但傅崐萁在“立法院”的实战经验和已有的斗争成果,让他有资本定义什么是“真正的战斗”,他可以持续通过激烈的朝野攻防来设定国民党的议程。
![]()
如果郑丽文无法有效跟进或主导,那么党的实际战斗节奏就会由傅崐萁掌握。这相当于把党主席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为党务系统的管理者,而政治攻防的指挥棒则握在自己手中。
傅崐萁也必然会利用他与民众党的沟通渠道,主导在野联盟的谈判,这包括未来选举中的选区协调、共同政见制定等。谁能主导这个过程,谁就掌握了未来政治席位的分配大权。他的目标就是成为蓝白合作不可或缺的“钥匙”,从而在分配政治资源时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
傅崐萁的短期目标是赢得2026年县市长选举,扩大国民党地方执政版图。傅崐萁通过辅选和资源分配,可以培养、安插自己的盟友进入地方县市政府,构建强大的地方网络。此举不仅能为国民党蓄力,更能为他个人累积问鼎更高职位的雄厚资本。
面对傅崐萁的“指导棋”,新任党主席郑丽文的处境相当微妙。她需要傅崐萁的战斗力来实现制衡民进党的目标,但又不能完全被其主导。如果郑丽文没办法驾驭他,那么“党主席”和“党团总召”权力边界不清,路线发生分歧,将导致国民党陷入新一轮内斗。
![]()
而且傅崐萁本人也“不干净”,他某些被视为“亲日”的举动或过去的法律纠纷,可能成为民进党攻击的靶子,也可能与党内部分理念性较强的成员产生冲突,影响国民党的整体形象。所以虽然这次郑丽文在选举中并没有碰到太大的阻力,整个竞选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但真要上台后,面临的问题,可一点也不轻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