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系统2.3万招录计划、金融监管扩招47%,经济学类专业正以绝对优势成为2025年考公界的“宠儿”。
2025年国考报名达到341.6万人,较去年增长近40万人,竞争愈发激烈。在这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中,专业选择已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令人惊讶的是,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经济学类专业却展现出了惊人的优势,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三大专业招录人数均突破8000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考公王牌专业”。
![]()
01 国考格局:经济学类专业成最大赢家
2025年国考计划招录39721人,规模与去年基本持平。在这场选拔中,专业背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仅有25人、22个岗位不限专业,其余39696人均设置了专业要求。
经济类、财政学、金融类、计算机类、财会类和法学类专业成为招录的“六大主力”,人才需求量均达上万。
从专业可报职位来看,经济学类专业可报岗位数排名第一,其中不少岗位对应的招录部门为国家税务总局。
![]()
有网友调侃道:“当年以为学经济只能去银行、证券公司,没想到最后都去了税务局。” 这句玩笑话背后,折射出经济学类专业在考公市场中得天独厚的优势。
02 排名玄机:名校与“嫡系”的博弈
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经济学专业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超越北大复旦位列第一,北京大学屈居第三,而中央财经大学则排在第14位。
这一结果与另一权威榜单——ABC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存在差异。在ABC排名中,经济学专业前十名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以及中央财经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在两个榜单中的差异引发了广泛讨论。有网友评论道:“不要被综合排名迷惑,考公看的是专业实力和部门对口性。中央财经大学号称财政部‘嫡系’,其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在财政系统内优势明显。”
![]()
事实上,中央财经大学在应用经济学这一考公核心领域的实力有目共睹。在2025年ABC中国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央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评级为A++,位列全国前3%,理论经济学也获得了A+的评级,位列前8%。
有教育专家曾点评称,中央财经大学作为原财政部直属高校,具有“部委嫡系”的基因,与央行、财政部深度合作,校友网络覆盖金融监管机构头部岗位。
03 招录详情:税务金融,双星闪耀
税务系统是国考中招录的绝对主力,2025年计划招录约2.3万人,占总招录人数的58%。
这意味着,每两个被录取的考生中,至少有一个进入税务系统。对于经济学类专业学生来说,这无疑打开了最广阔的就业通道。
除税务系统外,金融监管部门2025年扩招力度惊人,招录2440人,与去年相比增加了780人,涨幅高达47%。
![]()
中国人民银行也是经济学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之一,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中,中国人民银行招录3626人,仅次于税务局。
这些岗位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多是众人眼中的“金饭碗”。
一位去年成功考入金融监管部门的网友分享道:“我们办公室今年新来的10个人中,7个是经济学专业,2个财政学,1个法学。学经济进监管机构,专业再对口不过了。”
04 院校定位:隐形的考公梯队
尽管经济学类专业在考公中普遍吃香,但不同院校的背景在录用结果上存在差异。2025年中央机关录用名单显示,中国人民大学以43人,位居第一;北京大学以41人排名第二。
![]()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院校的录用人数均在10人以上。
从实际的考公结果来看,中央财经大学等专业性强的院校表现卓越,这与它在应用经济学领域的强劲实力密不可分。
中央财经大学在应用经济学学科评级中获得最高的A++,意味着该校在这一领域已跻身全国顶尖水平。
与此同时,厦门大学的经济学科表现同样亮眼,有8个专业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获评A+,包括经济统计学、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等。
05 突围策略:学历与证书,双重保障
面对激烈的竞争,经济学专业学子如何提升自身考公竞争力?学历提升是重要途径之一。
数据显示,研究生学历在考公考编中具有明显优势,不少好岗位要求研究生学历。在中央选调生等高级别招录中,35%的岗位明确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
![]()
即便是标注“本科及以上”的岗位,78%的录取者仍为硕士生,形成“学历降维打击”。
除了学历,专业证书也是重要的加分项。有分析指出,司法考试通过者简历加权分提升40%,CPA持证者财政部录取率提高3倍。
2025年国考中,行政执法类职位招录体量再度荣登榜首,招录人数29813人,占比75.06%。
但这类岗位对专业能力要求更高,例如金融监管部门部分岗位要求具备宏观经济分析和CPA/CFA证书组合。
一位正在备考的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分享:“我们学校从大二开始,大家就在为考公做准备,一方面争取党员身份,另一方面参加学生工作,同时还在备考CPA、司法考试等证书,三管齐下才能提高上岸几率。”
06 趋势洞察:专业壁垒持续强化
未来,经济学类专业在考公中的优势是否会持续?从政策导向来看,专业壁垒可能将进一步强化。
2025年国考数据显示,财政学类、法学类、计算机类专业为招录热点。同时,部分岗位实行“专业+技能”复合要求,例如海关系统部分岗位需同时具备英语六级、数据分析能力。
![]()
中央选调生招录中,经济学类岗位占总岗位数的27%,与法学类合计垄断66%的中央部委岗位。
在财政部、发改委等核心部门,应用经济学硕士岗位占比达72%,显示出高端岗位对经济学高学历人才的偏好。
随着政府治理体系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经济分析、财政管理、金融监管等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在持续增长。
未来,复合型背景人才将更具竞争力,例如同时具备经济学和法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等跨学科背景的考生,在报考诸如金融监管、数据经济等新兴部门时优势明显。
“专业是入场券,能力才是通行证。” 某中央部委考官指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