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淘天 AI 的终极目标:大象无形

0
分享至



最好用的 AI,是让你感受不到它。

文丨管艺雯

半年前,一位中国原生 AI 应用负责人对我们说,如果以过亿 DAU(日活跃用户)为标准,面向 C 端用户的中国原生 AI 超级应用一定会很快到来,“不是 2025 年,就是 2026 年上半年。”

现在看,这显然是一个过分乐观的预测,但在半年前,很多人都这么想。距离 2025 年只剩两个多月,原生 AI 应用里用户规模最大的豆包也才刚到 4700 万 DAU 而已。

半年后,市场更务实、可能性也更多。模型巨头的能力不断溢出,对应用创业公司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行业想要看到在传统业务里落地的大规模场景,能把 “业务收集数据 - 模型更好 - 让业务变更大” 的圆环给闭上。

新的技术时代总会不断出现,但商业的终极问题是相似的 —— 旧王是否会被新王颠覆掉?

互联网平台、大终端厂商和新的模型巨头,谁更容易做成那个离大量用户最近、覆盖面最大的通用 Agent,或者探索出新的交互方式,抓住 AI 时代的超级入口?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拥有超级入口的大公司,大概率最多的资源会围绕这个入口的交互方式展开 —— 搜索,用户已经习惯了特定的谷歌使用方式,他们习惯输入关键词;电商,用户也习惯了打开淘宝应用,输入关键词或者向下滑动逛一逛 —— 这决定了他们更倾向思考如何用 AI 来提升自己的搜索和电商,而不是重新造一个。

《晚点 LatePost》和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搜推智能总裁张凯夫及淘宝 AI 多位深度参与者聊了聊 2025 年,阿里最核心的电商业务在 AI 的全景和进展。

我们试图刻画淘天描绘的 “AI 电商” 样子,此时此刻主要在做三件事:隐性的底层技术,用 AI 清洗商品属性,提升搜索、推荐的匹配效率和广告的 ROI(投资回报率);显性的产品侧,为商家提供 AI 经营工具,降本增效,为用户打造 AI 导购创新产品,解决实际问题。



淘宝 AI 全景

这三个方向的事,由比过去内部创业更小、更灵活的团队来负责。AI 时代,一步慢步步慢,在复杂大公司,怎么去迅速激发创新是一个重要议题。淘宝的选择是 AI 产品的负责人必须是多面手,既懂产品又有算法背景,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一个以产品为单位的高效创业体,张凯夫说,“我们不存在职能分工,说你写个需求,让我帮你实现,千万别干这事儿。这是一个非常过时的生产方式,未来的人一定是打通的。”

阿里电商的业务千头万绪,AI 要改变什么?变到什么程度?指导思想很清晰 —— 到现在为止,淘宝选择先把这些 AI 功能融入到用户今天打开淘宝应用后的动线当中,每一个 AI 创新能够解决具体的用户问题。

张凯夫希望实现的理想状态是,“用户甚至不需要知道有淘宝 AI 产品这个概念,他只需要在不同的场合调取不同的功能,解决他的问题、满足他的需求,这就是好用的 AI。”

人类的基本需求没有因为 AI 而改变

谷歌搜索副总裁 Robby Stein 在最新一期《Lenny’s Podcast》说,很多人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 人们的很多基本需求并没有因为 AI 的到来而改变。

电商行业,用户 “多快好省” 的基本需求一定是经典的,不是一个新东西,但有了新技术,解决需求的方法可能有不同,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按照用户以前的轨迹,把每个环节做得更好;另一种是做一条完全不一样的动线。

9 月 29 日,ChatGPT 上线了 Instant Checkout(即时结账/支付),接入 Esty、Shopify 两家平台,用户在聊天界面可以直接购买商品。很多行业人士会思考:会不会有一天几个购物平台变成了管道,而个人管家类 Agent (也或许是其他交互形态)成了新的入口?

“AI 产品首先是产品。” 一位淘宝 AI 相关业务负责人对我们说,此前在美国某大型科技公司工作十年,他观察到 AI 产品目前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是用户不愿意打字,“你能在手机上写一两百字,就超越大部分的人了。”

淘宝应用上,每年有 10 亿量级的人在这里至少消费一次,每天有 4.31 亿人会打开它逛一逛,是毫无疑问的国民级应用。而在中国,到今天很多用户的输入法依然是手写。人们上了一天班,开了一天会,回到家,在现有的产品逻辑下,最舒服的就是上下滑,因为最不消耗脑力,其次刷双频流,然后点点点,最难的就是写字表达 —— 这就是人性。

张凯夫 2017 年加入淘宝,3 年前开始负责阿里国际电商业务的 AI 应用,又在 2024 年底接管了淘宝智能搜推事业部,统管阿里国内外电商业务的 AI。一直以来,他秉承的一条原则是从来不认为应该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一定得有需求支撑,不管是新的还是旧的,一定要解决用户的痛点。

张凯夫对内举了一个例子,OpenAI 是一个 Chatbot 做所有的事,Google 的 AI 产品是渗透到它的用户动线,包括 YouTube、Chrome、Gmail 等产品,淘宝的思路更像 Google,因为电商的动线很长,用户痛点太多,所以选择把新的 AI 产品融到今天的用户动线里,解决每个节点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每一个场景下有不同的用户需求。当你搜索 “连衣裙” 这种宽泛的词,也许只是想要逛一逛,想看看试穿的效果,这时候有个 AI 试衣;但当你都搜了 “农夫山泉 550 ml * 12 瓶”,那很明确是想要最低的价格;当搜索结果弹出了满世界的不同商品,你有选择困难症,这时候有个 AI 帮我挑;主站搜索和拍立淘里的图搜,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

为什么要在用户的各种行为轨迹里用 AI 来提效,而不是一步到位,引导用户把自己的需求直接表达出来?

因为表达本身是一件非常高门槛的事情。“淘宝不是只服务于社会精英,我们在做的事情是要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比如家里的爸妈、农村的老太太。” 上述 AI 业务负责人说,AI 产品最大的一个难点是用户面临那个框,他不知道该说什么。相反,一旦你知道说什么,有 100 种方法可以去解。“所以,淘宝要把这件事变成,用户输一个宽泛的词语,我们能够帮他变得更加精确,而不是让他输入 100 个词。”

用户甚至不需要知道这是 AI,不需要知道原来这些东西都是淘宝有个 AI 部门推出的产品,它们融入在淘宝应用里,正好能解决用户的问题。老子《道德经》里说:“大象无形。” 一些底层的根本法则,之所以 “无形”,因为其超越了具体形态的局限,充盈于天地之间,影响力又是最普遍的。

AI 先用来清洗数据,从做了 22 年的电商商品库开始

2024 年底 11 月刚接手淘宝智能搜推事业部不久, 12 月张凯夫和他的团队还没来得及梳理怎么开展 AI 的工作,就遇到上了舆情,市场上抨击淘宝搜索的体验越来越差,他们迅速打了一场 “体验保卫战”,围绕用户的搜索体验问题做针对性优化。

每天开早会分析、看各种案例的过程中,他们也真正意识到淘宝和天猫的商品底层数据的陈旧,做了 22 年电商,过去商品发布,用户搜不到想要的东西、搜出来的东西都长得一样,有时候还不知道怎么搜。

比如当你已经非常明确输入 “黄色连衣裙”,但为什么搜索结果仍然有黄色、红色、绿色、蓝色的?因为在商家的商品详情页当中,包含了那条用户想搜的黄色连衣裙,但由于绿色连衣裙销量更好,而被优先推荐。

类似的这些问题这不是一个算法问题,本质是底层数据的问题。2025 年初,张凯夫和团队就认定,今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把大语言模型系统地用到搜索、推荐和广告的各个环节里。张凯夫说,“这件事价值足够大,技术上也一定能实现,那就没必要犹豫,今年必须做。”

过去,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去淘宝早年的工位去参观,会发现淘宝和天猫行业小二的书架上是各行业的百科全书,需要依赖人工查阅百科全书来为海量品类定义属性,效率低下又难以扩展。优化商品信息这件事情在历史上被提出了无数次,张凯夫回忆,大家发怵,因为淘宝有几十亿商品,那么多品类,还要投入大量资源。

现在,淘宝构建了一个 AI 智能体,它能自动消化行业知识、分析用户真实行为,从而智能地为每个品类筛选出最关键、用户最关心的属性,指导商家填写,能解决商品信息匮乏和不规范的历史难题。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利用大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重新梳理商品信息 —— 这是整个淘宝的商品数据基地,只有商品信息本身更丰富、更精准,后面的搜索、推荐和广告系统,才能进行更相关的召回、更精准的推断,然后提升用户体验和商业效率,还有可能把用户的决策链路往前移。这个决策不依赖 AB 测试,而是基于一个朴素的道理:大模型技术,天生就适合处理这类问题。

一位淘宝搜索业务人士举例,当用户搜索 “我要买一台能支持扫地机通过的床”,传统搜索依赖关键词匹配,无法理解这个搜索需求里涉及 “床下离地面高度” 的需求,搜索系统首先能真正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表达,理解后,还要能展示出准确的商品,这样一个涉及复杂语义和结构化商品的应用,只有在大模型时代才可能做到。

“目前来看,最主要的问题都在商品上,理解用户意图不难,但理解之后能不能把正确的商品抓回来,这个 Gap 非常大。” 他分享了淘宝搜索对商品数据进行清理的大方向。

最基本的,是规范清楚一个商品本身到底要发布哪些属性,这里的核心是解决商家填写负担和数据丰富度之间的矛盾。AI 可以帮助分析用户真实搜索和购买行为,为不同品类动态设定最关键的几个属性。比如 T 恤只需强制要求 “颜色” 和 “尺码”,而连衣裙还要增加 “风格”“裙长” 等。

因此,淘宝主搜团队启动了 “SKU 引擎” 项目,利用 AI 帮助系统深入理解每个 SKU 的完整信息,这里最大的挑战在于数据量会从过去的几十亿爆炸性增长到数百亿。

因为商品的数量太多,淘宝主搜团队负责人告诉我们,对淘宝来说,“如何识别出哪些商品是同一个品,这对我们来说一直都有点挑战。”

比如奶粉、手机这种标品,目标是要识别 “绝对同款”,而如果系统无法识别不同商家卖的是同一款商品,就无法将最低价或评分最高的商品推荐给用户;对于服装这些非标品重点是识别 “相似款”,解决个性化推荐过强导致的 “推荐单调” 问题 —— 当用户喜欢一个款式,系统要做的是推荐其他相似但不同的款式,而不是反复推送看起来差不多的衣服。

尽管大语言模型既可以 “读懂人心”,又能 “更好理解商品”,但深度学习依然是现在电商里最重要的模型。据我们了解,淘天 AI 现在的策略是让新老方法一起干活,各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当要预测用户 “会不会点击” 或者 “会不会买”,还是要依赖深度学习这套模型,因为它特别擅长从大量的历史数据里找规律。比如把 “今天天气冷不冷” 这个信息喂给它,它通过分析过去的数据就能学会:“哦,天一冷,看羽绒服的人就多了。” 基于此算出一个很具体的分数,回答哪个商品更可能被点击。

大半年,用 AI 更理解商品后,淘宝 AI 的三个方向

从年初开始,淘宝 AI 围绕商品理解的工作已经持续六个月,到现在,张凯夫逐渐总结了团队工作的三个核心方向,并形成了有机的闭环。

首先,提升核心基建的效率,利用 AI 深度优化搜索、推荐、广告的匹配精准度,这件事的基础是对淘天平台 20 亿商品库进行彻底的 AI 重构 —— 通过生成式技术清洗、补全和索引商品信息,让算法能真正 “理解” 商品

第二,为商家降本增效,通过 AI 经营工具(如客服、美工、数据分析)直接降低商家经营成本。关键在于,这些工具在帮助商家释放人力,可以投入到更重要的品牌建设上,促进商家增长,也有利于他们产出更高质量的商品数据,以此来反哺核心基建。

第三,用户侧,更精准的搜索引擎,可以被新的 AI 导购产品(如 AI 万能搜、AI 帮我挑、AI 清单、拍立淘、AI 试衣)等作为工具调用,为消费者创造场景化、对话式的新购物体验。

这些复杂、日新月异的工作对业务的提升效果,张凯夫说至少目前,还无法用唯一的一个最重要指标来衡量。

AI 对搜索和推荐的提升效果是最容易衡量的。AI 搜索推荐的每一个事件都有 AB 测试。这是一个非常科学、最可衡量、也最数据化的可控实验。AB 测试和随机实验结果显示,复杂语义下的商品搜索相关性可以提高 20 个百分点,对淘宝这样一个成熟且庞大的搜索系统来说,这样的改进已经很少见。

这让张凯夫充分相信,淘宝在 AI 上的投入,未来一定会 “物有所值”。

因为阿里的商业场景丰富,阿里系的商业规模导致一切做乘法的改进都有巨大商业收益,“乘法就是,系统效率提高 1 个点、2 个点,听起来很小的改进,但后面要乘的数字是巨大的用户量和成交额,所以边际收益很大。”

更深层的一个价值是,用户的搜索行为未来会被改变,当用户越来越愿意并且敢于在淘宝内搜索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一些以前可能会去其他平台搜索的需求现在会被吸引过来 —— 这相当于把用户的决策起点前移到了淘宝。

据我们了解,淘宝是业界唯一在所有搜索请求中都应用大模型的平台,每天处理高达 3 亿次的页面访问量,这为未来探索更多搜索的可能性打下了基础。

在商家侧,淘宝不指着商家工具赚钱,而是希望通过这些工具帮助商家做好经营,商家的销售额更加,平台自然受益。淘宝更关注的是规模指标:包括多少人用,商家用这些工具干了多少活。

在店铺日常经营中,AI 已深度参与多个高成本环节 —— 淘宝的 AI 美工每月一共帮助商家自动生成 2 亿张图片,AI 客服每天大概能为商家节省的成本相当于 2000 万元人民币。

阿里妈妈工程技术相关负责人介绍,商家打广告主要做四件事:定向人群和关键词投放、制作素材、流量的出价竞价和设定预算。淘宝建立起了 AIGX 体系,在这些环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淘宝还推出一系列 AI 导购产品来辅助用户购物:通过 “AI 万能搜” 可以解析模糊的场景化需求;“AI 帮我挑” 能在众多搜索结果中提供选购建议;“AI 试穿” 通过模拟真实上身效果帮助用户判断衣物是否合身;“AI 清单” 支持以对话方式创建和管理购物清单,“拍立淘” 让图片搜索功能更好用。评价它们的指标和其他产品一样,就是 DAU 和用户留存。

张凯夫已经很多年不写代码了,现在他会投入时间 Vibe Coding(氛围编程) 实现一些小系统,这已经成为一种很自然的工作状态,这并非不务正业,而是因为 AI 技术变化太快,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最直接感知技术的边界和可能性。

团队的日常讨论,也远远超出了电商业务的范畴。张凯夫说,大家对 AI 的兴趣浓厚,日常会有很多关于世界未来的讨论。我们并不说电商未来会怎么样,我们会去讨论互联网的未来会怎么样,未来互联网上会不会 Agent 比人都多,那个时候我们需要什么样新的基建,我们的浏览器会变成什么样的,索引会变成什么样?

这里不像一个严阵以待的作战指挥部,更像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新工坊。就像 AI 对电商的 “无形” 作用一样,也许 AI 时代的思考方式,也正在成为那个 “大象”,对企业组织产生越来越 “无形” 的影响。

题图来源:《2001 太空漫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事实证明,“消失”多年的清华才女武亦姝,证实了董卿当年没说错

事实证明,“消失”多年的清华才女武亦姝,证实了董卿当年没说错

千言娱乐记
2025-09-25 20:27:56
离开的何止是郑智化

离开的何止是郑智化

老唐有话说
2025-11-04 18:37:23
纽约市长选举,川普最后一刻和马斯克背书库莫,被迫投桃报李

纽约市长选举,川普最后一刻和马斯克背书库莫,被迫投桃报李

移光幻影
2025-11-04 15:41:42
朝鲜高层突变,铁幕下的刀光剑影,一场手术能否救活一个国家?

朝鲜高层突变,铁幕下的刀光剑影,一场手术能否救活一个国家?

文诩历史
2025-11-03 09:23:22
女子确诊糖尿病,天天吃白菜,3个月后去复诊,院士:你干了啥?

女子确诊糖尿病,天天吃白菜,3个月后去复诊,院士:你干了啥?

小舟谈历史
2025-10-14 15:33:27
北京“穆斯林大厦”更名为“环新大厦”

北京“穆斯林大厦”更名为“环新大厦”

老友科普
2025-11-03 14:56:59
韩国网红品牌关闭中国门店,标志性“小雏菊“饱受侵权困扰

韩国网红品牌关闭中国门店,标志性“小雏菊“饱受侵权困扰

南方都市报
2025-11-04 19:07:37
中央部委发声!11月楼市的王炸政策,终于来了

中央部委发声!11月楼市的王炸政策,终于来了

伴史缘
2025-11-04 10:15:34
大陆“杀鸡儆猴”奏效,有了立陶宛的教训,爱沙尼亚拒绝台湾请求

大陆“杀鸡儆猴”奏效,有了立陶宛的教训,爱沙尼亚拒绝台湾请求

游古史
2025-11-04 13:20:07
上海女博士在家8年未出门,警察破门后,屋内景象让人傻眼

上海女博士在家8年未出门,警察破门后,屋内景象让人傻眼

兰姐说故事
2025-04-28 10:00:09
中日韩全军覆没,固态电池布局了10多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量产?

中日韩全军覆没,固态电池布局了10多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量产?

削桐作琴
2025-10-28 13:10:37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中方划下4条红线,给美国2个选项,特朗普做出选择:合作比对立好

中方划下4条红线,给美国2个选项,特朗普做出选择:合作比对立好

影孖看世界
2025-11-04 18:38:32
高诗岩被交易?山东官宣,名单公布,高诗岩发声,官宣决定

高诗岩被交易?山东官宣,名单公布,高诗岩发声,官宣决定

乐聊球
2025-11-04 12:40:35
靠出卖同志获得少将军衔的蔡孝乾,竟在回忆录中写下这四个字!

靠出卖同志获得少将军衔的蔡孝乾,竟在回忆录中写下这四个字!

古史青云啊
2025-10-18 14:48:30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1 12:00:56
神二十3名航天员、4鼠乘组将夜间返回地球,为何不延期白天回家?

神二十3名航天员、4鼠乘组将夜间返回地球,为何不延期白天回家?

环球科学猫
2025-11-04 11:29:07
“和平统一”4字不再出现?台湾岛内马上预感到,统一进入倒计时

“和平统一”4字不再出现?台湾岛内马上预感到,统一进入倒计时

古事寻踪记
2025-10-31 07:50:54
台湾主流民意就体现在这些留言中

台湾主流民意就体现在这些留言中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23:49:36
42-36!梅西力压C罗!赛季轰42球,冲击900球+带队晋级

42-36!梅西力压C罗!赛季轰42球,冲击900球+带队晋级

乌龙球OwnGoal
2025-11-04 09:17:43
2025-11-04 19:52:49
晚点LatePost
晚点LatePost
晚一点,好一点。商业的真相总是在晚点。《晚点LatePost》官方账号
2905文章数 218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头条要闻

美政府停摆35天追平纪录 特朗普急了要求动用"核选项"

头条要闻

美政府停摆35天追平纪录 特朗普急了要求动用"核选项"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数码
时尚
游戏
本地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显示器阵营中的隐藏款,拉满购买价值

冬天穿灰色,这8种搭配方式很高级!

2025联盟嘉年华席卷成都春熙路,打造联盟史上最大粉丝盛宴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