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近9000亿的债务窟窿,这家曾经的房地产巨头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公布的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令人担忧。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万科总资产为11941.49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3211.61亿元,由此计算负债总额约为873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3.11%。
其中短期债务压力尤为突出——短期有息债务达1578.59亿元,而账上货币资金仅740.02亿元,现金短债比低至0.44,这意味着公司的货币资金远无法覆盖短期到期债务。
有息债务构成了万科负债的核心部分。截至2025年半年度,万科总有息债务高达3521.53亿元,其中短期有息债务为1578.59亿元,长期有息债务为1942.95亿元。
从债务来源看,万科境内债券存量达259.00亿元,境外债券存量规模26.00亿元,银行借款规模396.48亿元。
这些债务的形成与万科过去的扩张策略密切相关。数据显示,早在2018、2019和2021年,万科的拿地总金额在行业中都排名第一,2020年排行第二。
万科管理层也在2023年业绩会上承认,公司确实在2022年之前存在非理性拿地的情况,这直接影响了后期的利润表现。
经营亏损同样在吞噬着万科的现金流。2025年上半年,万科营业收入1053.2亿元,同比下降2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达119.47亿元。
盈利能力持续恶化,净利润率为-10.32%,意味着每收入100元,反而要亏损10.32元。
资产减值计提更是雪上加霜。2025年上半年,万科新增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1.14亿元,此外还对非并表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9.2亿元。
这些数据表明,万科的巨额负债是由有息债务、经营亏损和资产减值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三道红线”监管指标看,万科2025年半年度被列为“黄色档”企业,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8.50%,净负债率86.61%,现金短债比0.44。
这三项指标均未达标,特别是现金短债比远低于监管要求。
2025年一季度,万科已偿还98.9亿元的境内公开债,但后续仍面临较大偿债压力。
资产质量方面,万科的已完工开发产品(现房)高达1171.3亿元,占比25.3%,较2024年底继续增长了1.4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现房库存压力仍在加大,未来去化任务艰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