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淳刚 | 文
拍摄原始部落及少数民族生活,前有爱德华·柯蒂斯(1868-1952),后有庄学本(1909-1984)。
他们都富有探险精神,并以卓越的摄影记录了"历史",刻画了"历史人物"或"历史之外的人物",历史的概念以及历史的差异化性征,通过这些重要的文献才变得更为完整。
庄学本,一位在中国摄影史上极为重要的摄影师。
1934-1942年,他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拍摄羌、戎、彝、藏等少数民族,进行了近十年的考察,拍摄照片上万张,撰写笔记近百万字,并于1941年举办轰动一时的西康影展。
庄学本采用田野调查方法,结合文字记录、地理测绘与人类学观察,形成多维度民族志影像,如《西康夷族调查报告》系统梳理了彝族社会等级、经济形态与习俗,成为研究20世纪凉山彝族的重要文献。这些影像在本世纪初重见天日,被学者评价为“兼具艺术审美与人类学价值”,不仅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影像史空白,更以“自我消隐”的拍摄伦理,赋予边地人民主体性表达,被誉为“中国民族志摄影的里程碑”。
庄学本的摄影具有人类学考察的重要特征,完整呈现了那个年代羌族、戎族、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建筑风貌、社会结构、经济状况、文化生活、精神面貌。
他摄影的首要意义在于一种全面的文化考察,内容极为丰富,不局限于人像摄影,即使是人像摄影,有庄严肃穆的一面,也有质朴鲜活的一面。
庄学本拍摄的彝族,当时还处在奴隶社会。据他的考察笔记记载,民国时期大凉山地区的彝族分为四个等级:土司、土目、黑彝、娃子。
各阶级之间通常不通婚。但土目和黑彝通婚较多,通婚之后,黑彝就自动升级为土目。
这些照片忠实记录了彝族各个阶层的人物,集中展现了彝族人的宗教信仰、婚丧嫁娶、服装服饰、军事演习、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
![]()
彝族的经书
![]()
送毛鬼出门时呼吼并吹牛角
![]()
巫师诵经祭祀
![]()
彝人的竹器
![]()
彝人的玉麦栏
![]()
彝人房屋的侧面
![]()
西昌黑彝妇女
![]()
妇人佩戴的烟包、烟嘴与针筒。
![]()
大凉山妇女盛装头饰
![]()
鸡毛木檄
![]()
唱山歌
![]()
筆母在灵堂前布树枝做法师
![]()
火葬仪式
![]()
火葬时家属在旁哀歌
![]()
灵前竹篮中供肉蛋等食物以祭祖灵
![]()
吃喜酒
![]()
送亲入田野
![]()
迎娶者在抢摞新娘后遁去
![]()
吃喜筵
![]()
耕田
![]()
彝人的猪圈
![]()
羊圈
![]()
彝人的酒会
![]()
摔角
![]()
用鸡卜卦
![]()
毛鬼在家中的头上转绕后送出门外
![]()
火葬
![]()
祭场之旁插松枝纸幡
![]()
死者的马夫及坐骑
![]()
出征去打冤家的彝兵队
![]()
扼守于险要之处的彝兵
![]()
战士
![]()
吹箫
![]()
口琴与哨喃合奏
![]()
凉山中的新娘
![]()
黑彝女子及其随从丫头
![]()
白彝男子苟世发
![]()
白彝男子苟世发及其父亲与兄弟合影
![]()
大黑彝与小娃子
![]()
昭觉白彝之家庭
![]()
昭觉县长与彝人
![]()
彝人的食器
![]()
背水
![]()
捕鱼
![]()
敬神
![]()
饲盐水
![]()
猎人设置弩械捕捉麋鹿
![]()
猎人携带的绳袋
![]()
毛鬼送入田野树林中
![]()
牛皮鑽过后宣誓饮血酒
![]()
赛马
![]()
昭觉白彝妇人盛装
![]()
木匠
![]()
牵羊入市
![]()
战争之前先打木刻占卜吉凶
![]()
战争时俘虏的白彝群
![]()
打冤家的演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