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百亿富豪跑路股民血本无归】
2024年3月18日,鸿达兴业正式退市。“塑料大王”周奕丰却早卷着31亿套现跑路,留下129亿债务和14万股民血本无归。
这还是那个曾以130亿身价位居胡润富豪榜的“精英”吗?这波操作比割韭菜还狠!周奕丰究竟是怎么把上市公司玩成“提款机”的?
![]()
【穷小子逆袭成塑料大王】
谁能想到这个卷款跑路的“资本老赖”,早年竟是个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学霸。
出生于广东汕头潮阳的普通家庭,父亲在当地化工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周奕丰打小就看着塑料原料在父亲手里变成花花绿绿的制品。
可他偏不满足于守着小作坊,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硬是啃下了澳门公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还跑到清华经济金融管理系镀了金。
1991年,20出头的周奕丰揣着父亲给的启动资金,一头扎进了塑料贸易的浪潮,借着华南化工产业崛起的东风,从倒腾聚乙烯颗粒到自建加工厂,十年时间就把生意做到了全省前列,2004年更是直接成立广州塑料交易所,成了名副其实的“塑料大王”。
![]()
【3亿收购ST琼花借壳上市】
2011年,手握塑料交易所的周奕丰不满足于当“贸易商大佬”,转头盯上了资本市场这块肥肉。
当时江苏琼花因财务造假戴帽“ST”,濒临破产,股价跌成“仙股”,他瞅准时机,以3.05亿底价抄底收购股权,成了第一大股东。
接下来两年,他左手注入自家塑料资产,右手剥离不良债务,一顿资产重组猛如虎,2013年直接把ST琼花改名“鸿达兴业”,敲钟上市。
就这么着,当年倒腾塑料颗粒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上市公司实控人,正式踏入资本圈,野心勃勃的资本之路从这儿才算真正开启。
![]()
【疯狂扩张的财富与隐患】
上市后的周奕丰彻底放飞了野心,不再满足于守着塑料盘子,他大手一挥,把摊子铺到了新能源、盐湖、化工环保、新材料,甚至连当时大热的氢能源都要插上一脚。
最扎眼的是他斥资10亿在广州建起的圆大厦,金灿灿的铜钱造型在珠江边格外惹眼,成了他商业版图里最耀眼的"财富勋章"。
2020年,周奕丰身家水涨船高飙到130亿,稳稳坐上胡润富豪榜。
![]()
【扩张埋雷债务滚雪球】
可这遍地开花的摊子,早把资金链拉得比塑料薄膜还薄。
化工产业本就受周期波动影响大,加上新项目烧钱如流水,从2019年开始,公司债券违约、股权质押爆仓、信托计划逾期的消息就没断过,债务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最后堆到129亿,比他巅峰时的身家还多。
周奕丰却还在年报里画大饼,说氢能源项目前景大好,新能源材料订单排到明年,硬是把快爆雷的公司包装得像块肥肉,股民哪知道这光鲜外表下早烂透了。
![]()
【套现骚操作转移31亿上市公司背锅】
可周奕丰早给自己铺好了后路。眼看资金链就要绷断,他一边对外喊着“公司运营一切正常”,一边玩起“乾坤大挪移”:把手里的股票反复质押套现金,通过关联公司低价拍卖资产,左手倒右手就把钱转进自己口袋;更狠的是直接把自己的私人债务偷偷转移给上市公司,让129亿债务成了公司的“锅”。
那座金灿灿的广州圆大厦?早早就被他抵押给银行换了贷款。
这一通操作下来,31亿真金白银神不知鬼不觉落了袋,上市公司却被掏成了空壳子,股民还蒙在鼓里等着他带领公司“东山再起”。
![]()
【帝国崩塌老赖追责股民血泪警示】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2023年鸿达兴业被贴上ST标签,股价从巅峰时的十几元一路暴跌到0.58元,最后以“退市”画上句点。
14万股民里,有拿着养老钱补仓的大爷,有攒了几年学费想赚点生活费的学生,最后账户余额只剩一串数字,血本无归。
![]()
这哪是投资,分明是被当韭菜割了。周奕丰倒是潇洒,可31亿也堵不住窟窿,他被限制高消费38次,名下股权全被冻结,从“塑料大王”变成法院公示的“老赖”。
现在股民去公司维权,只看到空荡荡的办公室,门口堆着债权人的催债函。
说到底,资本市场哪有什么“稳赚不赔”,那些顶着“博士”、“富豪”光环的老板,说不定正盯着你的钱包。
下次再看到“跨界扩张”、“千亿蓝图”,可得多留个心眼,别让血汗钱成了别人跑路的筹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