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悄然转向:从全面关税到选择性豁免
近期,特朗普政府正在对其贸易政策进行重要调整,从早期全面加征关税的强硬姿态,转向更加务实和有选择性的豁免政策。这一转变标志着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贸易策略的重大演变。
![]()
图片
自2025年9月以来,特朗普政府通过多项行政命令,显著扩大了关税豁免范围。最新措施包括将石墨、镍、锌、金条等关键矿物,以及部分药品和化学品列入豁免清单,免于“对等关税”。同时,政府还预告了针对美国无法生产的产品的“附件三”潜在豁免清单,涵盖某些农产品、飞机及零部件等。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已授权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可自行批准关税豁免,简化了此前繁琐的审批流程。这一变化显示出政府希望建立一个更加灵活、响应更快的关税豁免机制。
这一政策软化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国内经济压力是主要推手。高关税政策导致进口成本上升,引发零售、科技、汽车等多个行业的强烈反对。同时,市场波动和通胀担忧也迫使政府重新评估其贸易策略。
其次,法律风险不容忽视。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1月初就“对等关税”的合法性举行听证会,政府面临政策被推翻和退还已征关税的风险。当前扩大豁免范围,可被视为一种对冲法律风险的策略。
政治考量同样重要。随着2026年中期选举的临近,特朗普需要稳定经济,避免关键行业和核心选民因贸易战利益受损。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正从意识形态驱动转向更加务实的方向。政府内部逐步形成共识,即对美国没有生产能力的产品征收关税意义不大,反而会损害自身经济。
乔治梅森大学贸易政策专家克拉克·帕卡德表示:“这标志着特朗普团队认识到,无差别的关税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是不可持续的。他们正在转向更有针对性的方法,既安抚国内批评者,又保持对竞争对手的压力。”
尽管出现软化迹象,但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和“制造业回流”核心目标并未改变。未来的关税措施可能会更集中在特定行业和战略性产品上,关税及其豁免将继续作为与贸易伙伴谈判的重要工具。
这种策略调整显示出特朗普政府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但其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将是全球市场面临的挑战。随着最高法院听证会和中期选举的临近,贸易政策的演变将继续受到密切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