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万元,一张再普通不过的“缴费单”,却让整个太平洋的海风都变得紧绷起来。
10月14日凌晨,美森航运的一艘货轮,在宁波港卸货时接到中国方面开出的首张“船舶特别港务费”单。
![]()
这笔费用不只是简单的港口收费,而是中国对美国海运限制措施作出的正式反制回应。
那么,这场博弈到底是怎么来的?中方的反制又有多精准?
![]()
要说这事的起因,还得从美国那边的“小动作”讲起。
![]()
对于动辄几万吨、几十万吨级别的船只来说,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高成本。
这一做法,直接撕开了全球海运秩序的“伪和平”。
按理说,海运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合作依存度最深的行业之一。
![]()
可美国的做法,不仅完全无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也违背了中美早年签订的海运协定。
美方这么做的原因其实也不复杂:他们的造船业已经撑不下去了。
如今全球造船市场,中国独占鳌头,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而美国呢?连1%的存在感都凑不齐。
![]()
所以说白了,美方此举就不是公平竞争,而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
美国想借此为自己奄奄一息的造船业和海运业续口气,但它没想到,中方的反制会那么的精准……
中方的反制不是“逞一时义气”,而是一次经过精密计算的反击。
实施办法里规定得非常细:不仅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要交钱,只要背后有美国资本控股、美国企业运营或美国个人持有25%以上权益的船,都在征收范围之内。
![]()
换句话说,只要沾上美国本钱,不管在哪注册、挂什么旗,都逃不掉。
而且,中国在设计时还留出了“理性空间”。
比如,中国造的船、空船来华维修的、执行国际救援任务的这些船,都不在征收之列——该豁免的豁免,该保护的保护。
这种“有理有度有节制”的反制措施,既显示了态度,又摆出了底线。
政策生效的当天,美森航运的货轮“曼努凯”号就在宁波港中枪——446万元特别港务费。
这张“首罚单”,其实是标志:中国的反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在的经济手段。
![]()
接下来,青岛港、上海港也相继对美国或美资控制船舶进行了征收,而这美国对航运公司来说,简直是“血流不止”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中方的定价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分阶段上调——2025年每净吨400元,2026年提到640元,2027年再提到880元,到2028年达到1120元。
这种梯度变化,既能给对方制造长期压力,也为谈判保留了“弹性空间”。
![]()
如果美方执意硬顶,成本会持续上涨;但如果回到谈判桌前,中方也随时可以调整。
就这样,一张“罚单”成了双方贸易博弈里的信号弹。
美国挑起“加费战”,中国就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反制精度——不多不少,稳准狠。
![]()
反制一落地,美国航运业就炸了锅。
首先遭殃的就是那几家以跨太平洋航线为主的美国公司。
![]()
为了躲避高额港务费,它们想尽各种法子:有的试图把挂美国旗的船改在日韩港口中转,再由非美籍船靠港中国。
有的干脆动用金融手段“洗股权”,让美资企业的美国籍股东退出表面控制层,希望能躲过认定。
但中国这次显然下了功夫,海关、港口、商务、税务多个部门联动,明确规定以“实际控制方”作为认定标准。
![]()
也就是说,就算企业换了董事、调整股权,只要钱流、控制权还在美国人手上,那就照样算。别想着钻空子。
这样一来,美国公司几乎没有空间可逃。
而且,从实效上看,中方反制已经在发挥作用。
![]()
据业内估算,一艘10万吨级的美资油轮,如果一年在中国港口停靠5次,费用将高达2000万元;大型邮轮更惨,一次入港的特别费用可能就吞掉三成利润。
再看看美森航运、皇家加勒比、甚至那些间接持美资的航运公司,一个个都被压得喘不过气。
![]()
结果,美国国内的海运协会开始集体向白宫施压,要求尽快取消对中国船舶的加征措施。
可问题是,这笔账该怪谁?是中国要“暴涨费用”吗?不是,是美国先动了那一手加税的棋。
如今自食其果,也只能自己咽下去了。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这场海上较量只是更大博弈的新起点。
区别在于,这次中方不再被动,而是既能硬起来,也能有弹性、有底气地还击。
当11月中美关税“休战期”即将结束时,是否回到谈判桌,成了双方都要面对的艰难选择。
对中国而言,立场清晰——“打”我们不怕,“谈”我们也欢迎。
对于美国而言,如果仍旧固守旧思维、继续搞单边主义,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航运成本被拖向更深的泥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