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在石家庄郊外的刑场上,专职摄影记者沙飞怀揣着一张鲁迅的照片,被执行枪决。
然而并没有人知道,这位在中国红色摄影史上最富传奇色彩、最具争议的摄影家,在行刑之前已经患有严重的被害妄想症。
而且最欣赏他的聂荣臻元帅,在亲自批准他的处决命令时也万分痛心。
但迫于现实,聂帅能做的只是在行刑前,含泪对工作人员说:“他爱吃鱼,给他搞点鱼吃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离奇的事情呢?
一切还要从沙飞的传奇经历说起。
青年时期的沙飞,家境比较优渥,那时他在机缘巧合下买到了一台照相机。
然而不久后,他在汕头亲眼目睹日本军舰横行霸道,肆意欺凌生活在附近岛上的中国百姓,愤慨之下,就用手里的相机记录下了侵略者的暴行。
没想到这组照片引起了很大反响,而这也让沙飞下定决心,要走摄影救国的路。
1936年,沙飞在上海结识了鲁迅先生,也拍摄了很多关于鲁迅先生的摄影作品。
而鲁迅先生也曾多次鼓励他,要为多苦多难的祖国奉献自己。
在鲁迅先生的感召下,沙飞自愿来到我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经聂荣臻元帅的批准加入八路军,成了一名战地文艺工作者。
1937年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得知消息的沙飞自告奋勇,成为第一个采访115师的记者。
同年,沙飞被破格提拔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编辑科科长。
第二年,沙飞在根据地结识了他的第二位忘年交——白求恩医生。
白求恩医生在自己的遗嘱中特意注明,将自己的相机留给沙飞。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沙飞拍摄过很多经典作品,其中最有历史意义的一张,就是聂荣臻牵着一个三四岁的日本小女孩。
而这照片于1980年被发表于《人民日报》,引起了中日两国巨大轰动。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在反扫荡中,沙飞所在的人民画社伤亡惨重,导致沙飞受到了严重刺激,开始出现了精神问题。
而抗日战争结束后,大量日本籍医护人员加入我军参与治疗,但谁也没想到这竟然成了沙飞病症复发的导火索。
因为在沙飞的精神世界里,一直对日本侵略者有着刻骨的仇恨。
那时沙飞一直怀疑日籍军医津泽胜想暗害他,其实这完全是他的臆想。
因为当时沙飞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开始喜怒无常、自言自语。
但以当时的医疗条件,谁也没有发现沙飞的精神问题,都以为他身体很健康。
于是,就在沙飞即将出院的当天,津泽胜医生为沙飞检查身体后,准备转身离开。
谁知沙飞竟然拔出手枪连开三枪,导致津泽胜医生不治身亡。
这个悲剧造成了很大影响,在没有证据表明沙飞是因为疾病原因所致的情况下,聂荣臻元帅也只能含泪同意组织上对沙飞的判决。
一直到1984年,北京军事法院求证了多名当事人,复原了案发时的场景,最终认定沙飞并非故意杀人。
最后给予沙飞平反,恢复了他的党籍和军籍。
往事已矣,多少前辈曾经如沙飞这样令人扼腕,但人民却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检索资料
《飞向自由的一粒沙》200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我的父亲沙飞》 王雁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