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妻子继,兄死娶嫂,在现代人的观念中肯定是乱伦的,乃至在受儒家思想影响严重的汉人朝代,这也是有悖伦理的,为世俗所不允许的。
不过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父妻子继,兄死娶嫂”这种本家族女子接收的文化是确实存在的,在一些游牧民族、落后部落里是一种普及的思想,就和古代汉族男子三妻四妾一样正常。
例如我们最熟悉的游牧民族,匈奴,就是一直延续着这种婚嫁习俗,昭君出塞的故事人们都知道,但是昭君出塞之后的生活很多人也都不是特别了解。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其实王昭君就亲身经历了这种被接收的境遇,她出塞和亲时,嫁给了匈奴的呼韩邪单于,两个人共同生活了两年,还生下了一个儿子,不幸的是两年后单于便去世了。
单于之位的继承人,也就是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继承了单于之位,成为了匈奴的新一任单于,按照匈奴的婚嫁风俗,复株累要接手所有庶母,王昭君作为大汉的和亲公主,呼韩邪的女人,也在复株累的迎娶之列。
王昭君毕竟是汉人女子,对这种婚嫁文化是比较抵触的,在呼韩邪单于去世后,昭君曾向朝廷上书想要皇帝批准她回家,但是汉成帝却下令让她按照游牧民族的婚制,又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
![]()
昭君再嫁之后,又生下了两个孩子,她与复株累一起生活了十一年,在三十三岁时,与世长辞,于一个国家来讲她是令人敬佩的,可作为一个女人,她的一生都是不幸运的。
不仅仅是匈奴,我国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基本都有类似的婚嫁风俗,究其原因也很容易理解,游牧民族一般都是生活在位置偏僻且气候恶劣的地区,牧马放羊为生,生存环境本来就差,再恰逢天公不作美亦或是中原政策的刁难,生活更是非常艰难,死亡率是很高的。
![]()
游牧民族是以部落为生存单位,部落之间依靠血缘来维系,只有人丁旺盛,部落才能壮大,所以多生孩子才是硬道理,女子承担着繁衍的重任,势必成为部落保护的对象,而父妻子继、兄死弟娶就是部落内的资源整合,利益最大化,也是防止本部落妇女外流的有效手段。
有人说这种婚嫁习俗是落后野蛮的体现,这话对也不对,文明时代确实不屑于这种习俗,不过人都是一样,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生活不安定、朝不保夕的时候,人们就没有时间去研究礼数的事了,活着才是硬道理。
![]()
当时的游牧民族是没有时间讲究这些礼数的,也没形成这种文化氛围,所以在他们的观念里,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人丁旺盛才是最重要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