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10月中旬,荷兰在对华剥夺安世半导体控制权后不到48小时,就紧急请求中方解除制裁。
耐人寻味的是,荷兰经济部长声称行动是自主战略考虑,法院文件却显示美曾要求换掉中方高管,他们以为攥住总部股权就掌控全局,却忘了70%产能在中国东莞。
![]()
每天超2.5亿颗芯片从东莞工厂发往全球的流水线,如今成了荷兰的烫手山芋,这场态度急转弯背后,究竟是产业链现实的反噬,还是美欧博弈的又一缩影?
荷兰的误判与美国的影子
今年9月29日,美国财政部突然抛出50%股权连坐制穿透式管制新规,将制裁大网撒向中企间接控股的海外公司。
![]()
仅仅24小时后,荷兰就以一部尘封71年的《商品供应法》为依据,对中资100%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动手。
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的所有管理职务,中方股权被第三方托管,外籍董事空降掌控决策权,全球30家非中国子公司被要求资产冻结、业务停摆。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言之凿凿称这是基于供应链安全的自主决策,但法院披露的文件却揭穿了谎言。
![]()
美方早在数月前就明确要求荷兰替换安世中方CEO,避免企业触发美国实体清单,这场精心策划的夺权,本质是美国借荷兰之手测试中企海外资产的反制底线。
荷兰的算盘打得精明,安世是半导体分立器件领域的绝对龙头。
小信号二极管、ESD保护器件全球出货量第一,车规级PowerMOS排名第二,每年给荷兰缴纳1.3亿欧元所得税,财务状况比中资收购前更亮眼。
在他们看来,攥住总部控制权就等于拿捏了这家全球顶尖企业,却严重误判了全球产业链的真实格局。
![]()
安世的产能根基早已扎在中国,广东东莞8万平方米的封装工厂,承担着全球70%的最终产品出货,每天2.5亿颗芯片从这里运往大众、宝马、特斯拉的供应链。
荷兰抢的只是公司牌子,而中方攥着的是生产线命门,这种对产业链的认知偏差,为后续的180度转弯埋下了伏笔。
从芯片断供到稀土牵制
荷兰刚完成夺权流程,中国商务部的反制就应声落地,对安世半导体中国境内生产的芯片组件实施出口管制,精准掐断东莞工厂的全球出货通道,这记重拳瞬间搅动了全球产业链。
![]()
最先陷入恐慌的是欧洲汽车制造商,安世半导体承担着全球20%的成熟芯片供应,欧洲车企40%的车规级功率芯片依赖其供货。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连夜发布警告,车企芯片库存最多撑几周,若东莞工厂持续断供,从传感器到电源管理系统的零部件生产将全面停滞,汽车组装线面临停摆潮。
这份声明背后,是宝马、大众、法拉利等16家欧洲顶级车企的集体焦虑。
市场反应同样剧烈,安世芯片经销商紧急暂停报价,部分型号价格单日暴涨30%,全球电子产业的成本压力陡增。
![]()
荷兰这时才发现,自己搬起的石头砸中了整个欧洲产业链。
安世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比近50%,国内市场足以消化部分产能,而欧洲车企找替代供应商至少需要6个月认证周期,远水解不了近渴。
更让荷兰坐不住的是中方后续亮出的稀土牌,10月9日,中国对中重稀土、超硬材料等实施新管制,其中重稀土只要含量超0.1%就需商务部审批。
这恰好命中荷兰的七寸,ASML光刻机的核心部件高性能永久磁体,依赖钕、镝、铽等重稀土元素才能实现纳米级定位控制。
![]()
ASML总裁坦言,预计2026年对华光刻机销售额将大幅下滑,而这家企业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堪比三星之于韩国。
荷兰的两难与盟友的施压
48小时内,荷兰政府的态度从强硬转向哀求,卡雷曼斯公开表态希望与中国合作寻求解决方案,安世被任命的外籍管理层也紧急寻求出口管制豁免。
这场态度反转的背后,是荷兰内外交困的现实压力。
国内层面,冻结安世资产引发的产业损失已超过其每年缴纳的1.3亿欧元所得税,数千个就业岗位岌岌可危。
![]()
荷兰内阁不得不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部分解除冻结令,曾经被视为战利品的安世半导体,一夜之间变成了烫手山芋。
国际层面,欧洲盟友的抱怨声此起彼伏,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直接致函荷兰政府,警告供应链中断将引发欧洲汽车产业衰退。
法国车企更是威胁若问题得不到解决,将联合向欧盟投诉荷兰滥用国家安全名义破坏市场规则。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也加入施压阵营,毕竟美国车企同样依赖安世芯片,供应链断裂将波及本土生产。
![]()
荷兰的困境折射出中美博弈下小国的战略尴尬,既想抱紧美国的安全大腿,又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产业链。
ASML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是其第三大市场,若失去中国订单,光刻机产能将面临闲置风险,而中国在稀土、芯片制造等领域的产业链地位,让荷兰的反制手段捉襟见肘。
更讽刺的是,荷兰试图借美国之力压制中企,最终却沦为美国制裁体系的马前卒。
美国通过穿透式管制将荷兰绑上战车,却在荷兰陷入困境时作壁上观,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操作,让欧洲盟友对美国的信任度再次下滑。
![]()
硬实力与规则重构的双轮驱动
荷兰的求和印证了产业链反制的现实威力,但这场博弈的深层启示,早已超越单次事件的输赢结果。
从东莞工厂每日2.5亿颗芯片的流转,到ASML光刻机里重稀土磁体的精密运转,全球产业链早已织就共生网络,谁试图用单边制裁割裂链条,谁就会先被链条的反噬力灼伤。
荷兰误判产能与股权的权重、盲从美国穿透管制的指挥棒,最终让欧洲汽车业陷入停摆危机的案例,给所有国家敲响了警钟。
![]()
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以国家安全为名行掠夺之实的套路,不仅违背市场规则,更会透支自身信誉。
美国坐视盟友陷入困局的隔岸观火,也让美欧所谓的盟友团结在利益面前露出裂痕。
未来,科技与产业链的博弈仍将是国际竞争的核心场域,但荷兰48小时态度反转的闹剧已经证明,单边主义走不通,零和博弈没有赢家。
![]()
唯有尊重产业链规律、坚守多边合作底线,在实力与规则的平衡中寻求共赢,才能避免陷入抢资产到遭反制再到酿危机的恶性循环。
这场芯片博弈留下的,不仅是荷兰政府的尴尬转身,更是对全球秩序重构中各国行为逻辑的深刻叩问,当产业链成为博弈武器,谁能真正置身事外?
信息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安世半导体回应被出口管制:争取获得豁免!闻泰科技连续一字跌停》,2025-10-14
![]()
中新经纬:《反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声》,2026-10-14
![]()
证券时报:《商务部、外交部发声反对荷兰干预安世!欧美汽车协会警告断供危机》,2025-10-17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