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补贴到账啦!今年北方官兵的供暖费,原来这样算!
这几天北方气温骤降,家里暖气还没热,心里却先暖了——银行卡上刚刚到账的取暖补贴,让不少在北方服役的战友们直呼“国家送温暖太及时”!
这几天,随着北方多地气温骤降,不少战友的手机银行提醒成了一场“小型狂欢”。一位在河北服役的战友晒出到账截图:“取暖补贴已到账,速度堪比双十一退款!”这条消息瞬间在各大军营社群刷屏。事实上,自2016年底起,全军和武警部队的取暖补贴就已从“隐形福利”变为“明补”,直接打入个人账户,让每一位在北方服役的官兵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份温暖。
![]()
补贴计算有公式,职级面积是关键
这笔让北方战友们欣喜的补贴,可不是随便估摸出来的数字。它严格按照一个“核心公式”计算:个人取暖补贴 = 本人购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 × 当地政府公布的居民住宅建筑面积取暖收费价格。简单来说,你的职级越高,对应的购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就越大,能拿到的取暖补贴也越多。如果当地政府公布的是使用面积价格,别急,系统会自动按0.75的系数折算成建筑面积价格。
举个例子,一位驻沈阳的正团职干部,购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为90平方米,假设当地建筑面积取暖价格为27元/平方米,那么他今年的取暖补贴就是90 × 27 = 2430元。而一位中士,若其购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为96平方米,当地使用面积取暖价格为25元/平方米,则补贴计算为96 × (25 × 0.75) = 1800元。这种精准计算,确保了补贴的公平合理。
覆盖15个省区,10类人员可领取
取暖补贴的发放范围有着明确界定,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这15个实行集中供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领取补贴的人员则涵盖了10类,包括现役军官、文职干部、中士以上军士、文职人员、军队管理的离退休干部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双军人家庭,夫妻双方均可按照各自的职级标准领取取暖补贴,这一点充分考虑到了双军人家庭的实际情况。对于家属符合随军条件但未随军,或者本人异地调动家属未随迁的官兵,只要家庭住房在集中供暖地区,也可以申请按家庭住房所在地标准发放补贴。
发放时间有讲究,9月30日前到账
为了让官兵们在供暖季开始前就能准备好取暖费用,军队取暖补贴的发放时间定在每年9月30日前一次性发放。这里有个关键细节:如果你在9月30日之前职务或军衔有了晋升,就按照新的职级标准发放补贴;如果在10月1日之后才变动,那么就要等到下一个取暖期才能享受新标准了。这种安排既保证了及时性,也体现了规范性。
从“暗补”到“明补”,改革凸显公平
回顾过去,军队曾长期实行“单位统包”的福利供暖制度。住公寓房免费,住自有住房的则情况不一,容易产生不公平现象。自2016年底改革后,转变为将取暖补贴直接发给个人,住户再按规定缴纳取暖费。这种“暗补”变“明补”的模式,使得无论住房条件如何,官兵们都能按照职级享受同等标准的补贴,实现了“补贴发放精准化,费用缴纳个性化”,大大提升了保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补贴背后是国家的细致关怀
这笔取暖补贴,看似是简单的费用报销,实则体现了国家对于军人家庭的细致关怀。它解决了北方官兵冬季供暖的实际负担,让官兵们能够更加安心地服役。特别是对于驻守在艰苦偏远地区的军人来说,这笔补贴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温暖。
当战友们用这笔补贴为家人缴纳取暖费,或者为家庭添置过冬物品时,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经济的支持,更是国家对于军人奉献的认可和回报。这种保障机制,正是让军人成为受社会尊崇职业的具体体现之一。如今,北方已陆续进入供暖期,这笔及时到账的取暖补贴,无疑为官兵及其家庭带来了一个“暖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