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还记得2023年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瓦格纳事件”。普里戈任带着他的人,气势汹汹地朝着莫斯科就去了。当时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结果发现一个特别诡异的现象:一路上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一支几万人的武装,就这么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最后还是邻居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出面调停,才算把这事儿按下去。
这事儿暴露出的问题太大了。它不仅仅是军纪或者内部矛盾那么简单,更直接的,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俄罗斯广阔后方的极度空虚。当时我就在想,这不对劲啊,号称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怎么搞得跟个不设防的空城一样?
答案很简单:兵力全被乌克兰前线那个巨大的“绞肉机”给吸走了。根据普京上个月亲口确认的数据,现在有超过70万俄罗斯士兵在乌克兰作战。你想想,俄军扩编后的总兵力也就150万上下,这里面还得刨去大量后勤、文职和守卫其他战略方向的人员。可以说,俄罗斯几乎是把能动的主力部队,都压在了乌克兰这一条战线上。
![]()
瓦格纳能“武装散步”到莫斯科附近,就是钻了这个空子。紧接着,去年的“库尔斯克事件”又给俄罗斯上了一课。乌克兰那边集结了几万人,瞅准一个薄弱点猛地一捅,一天之内就突入了俄罗斯境内十几公里。这再次证明,俄罗斯绵长的边境线,实际上已经没多少机动兵力可以用来防御了。
所以,普京和他的团队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家里没人”的尴尬问题。这次的新法案,就是他们开出的药方。
这个法案到底新在哪儿?咱们得先看看以前的规矩。
按照俄罗斯以前的法律,你想动员预备役,手续非常麻烦。你得先正式对外宣战,或者发布全国总动员令,把国家调到“战争状态”。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政治决定,牵一发而动全身。2022年那次动员30万预备役,虽然规模不算最大,但已经在俄罗斯国内引发了不小的社会震动,甚至出现了一波润出国的风潮。普京显然不想再来一次。
![]()
但仗打到今天,前线人员损失是实打实的,兵力不足也是客观存在的。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战线吃紧吧。
这个新法案就提供了一个“快捷方式”。它绕开了“宣战”和“总动员”这两个高门槛,直接授权总统,在“特别军事行动”这种虽然没宣战、但实际上在打仗的“灰色状态”下,也可以征召预备役人员。
征召的是哪部分人呢?这里有个关键概念,叫“合同制预备役人员”。
这批人不是咱们想象中那种退役后就回家种地的普通预备役。从2015年开始,俄罗斯就搞了个“陆军作战预备部队”制度。受过军事训练的人可以自愿跟军方签合同,平时有自己的工作,但每个月得参加几天军事训练,每年还有几十天的集训,国家会给他们发补贴。这些人可以说是“半专业”的士兵,一旦被征召,能很快形成战斗力。
![]()
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的第一副主席茹拉夫列夫,在解释这个新法案的时候,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俄罗斯现在大约有200万这样的合同制预备役人员。
200万!这是个什么概念?现在鏖战了三年多的乌克兰前线,俄军的总兵力才70万。如果这200万“影子军队”能够被激活,哪怕只是一部分,都足以彻底改变战场的力量天平。
所以,这个法案一出,理论上讲,普京手里就多了一张巨大的底牌。他可以在不引发国内大规模恐慌的前提下,以一种“少量、多次、灵活”的方式,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血”,同时还能抽调一部分力量,加强本土和边境的防御,避免再出现瓦格纳或者库尔斯克那样的尴尬局面。
![]()
听到这,你可能会觉得,那乌克兰岂不是没得玩了?俄罗斯这是要开“无限人海”模式了?
别急,账不能这么算。理论上的200万,和实际上能动员的200万,中间隔着好几座大山。任何一个决策,都得考虑现实的约束。
第一座大山,就是装备。 人可以召来,但你总得给他们发枪发炮,配上坦克装甲车吧。打了三年多,俄罗斯的武器库存消耗得非常厉害,连压箱底的苏联老古董都从“坦克坟场”里拖出来翻新再用了,甚至还需要从朝鲜这样的国家获取弹药补充。军工生产线虽然在超负荷运转,但主要还是为了满足前线70万人的消耗。现在突然要多武装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装备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没有足够的武器,人再多也只是炮灰。
第二座大山,是钱。 打仗,说到底打的是经济。养兵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这些合同制预备役人员,在和平时期参加集训,拿的是补贴。可一旦被征召上了前线,冒着生命危险,拿的就得是实打实的战斗工资了,而且标准肯定得比后方高得多。这笔钱谁来出?此外,按照规定,政府还得给这些预备役人员所在的单位发一笔缺勤补贴。这又是一笔巨款。
![]()
在西方严厉制裁,自身财政本就紧张,甚至已经开始加税来筹集军费的背景下,俄罗斯的国库还能不能撑得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新增部队的开销?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第三座,也是可能最致命的一座大山,是俄罗斯国内的劳动力。 你可能觉得奇怪,俄罗斯这么大国家,会缺人吗?答案是,非常缺。由于人口结构和连年战争的影响,俄罗斯现在的失业率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这不是说经济有多繁荣,而是能干活的青壮年劳动力,已经不够用了。工厂、企业到处都在喊招不到人。
这个时候,你如果再从经济体系里抽走200万年富力强的男性,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转都可能出现问题。前线在打仗,后方的生产要是停了,那仗还怎么打下去?
所以,把这三座大山摆在面前,我们就能得出一个比较理性的判断:普京手握200万“影子军队”的授权,但他不太可能,也几乎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把这200万人全部投入战场。
![]()
那么,他打出这张牌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战略威慑和长线布局。
首先,这是做给乌克兰和它背后的西方看的。它传递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别指望在消耗战中拖垮我,我的人力储备还很厚。俄罗斯有能力,也有法律依据把这场冲突长期化。这就大大增加了西方继续援助乌克兰的成本和疑虑,也为俄罗斯在未来可能的谈判中,争取到了更有利的位置。
其次,这是对内的一种精细化管理。现在这种灵活征召的方式,哪里有缺口,就精准地补上几万人,既能解决前线的燃眉之急,又能把对国内社会经济的冲击降到最低。这是一种更加务实和可持续的战争动员模式。
总而言之,俄罗斯这项新法案,确实是自俄乌冲突以来,其军事动员体制一次非常重要的调整。它让普京的战争指挥权变得更加集中和高效,也让俄罗斯的军事潜力有了更灵活的释放渠道。
![]()
未来的战局,俄罗斯很可能会采取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模式,小批量、持续性地动员这支庞大的预备力量,用最小的国内代价,去维持前线的优势,逐步消耗对手。这场残酷的拉锯战,显然因为这张新底牌的出现,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变数。咱们继续往下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