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的清朝末年,运河水面上的风还带着旧时代的褶皱,一艘从无锡出发的木船,载着一个意大利人的寻兄梦,也载着六个中国家庭的命运纠葛,缓缓向北航行。这个意大利人叫保罗迪马克,人们更愿意称他小波罗就像他的偶像马可波罗那样,对中国的土地带着炽热的好奇,这次来中国,他要沿着运河考察,更要找到失踪的哥哥费德尔。
为了让旅程顺利,小波罗早早就约了曾在江南制造总局做翻译的李赞奇同行,可出发前李赞奇突然腿伤复发,只能拜托好友谢平瑶顶替。
![]()
谢平瑶一开始压根不想接这活儿,在漕运总督府待过的他,见多了打着考察旗号实则游山玩水的外国人,怕自己只是陪衬。直到李赞奇把小波罗的底细说透这人是真喜欢中国文化,连行李里都装着水文测量仪罗盘,还有要记录见闻的纸笔,谢平瑶才松了口,答应当翻译。
刚到无锡城门,小波罗就闹了个笑话。他金发碧眼的模样本就惹眼,又听不懂卫兵的盘问,竟被两个卫兵用吊篮吊在半空,尴尬得满脸通红。谢平瑶赶过来时,看他那窘迫样又气又笑,上前用流利的官话跟卫兵交涉,三言两语就把事情摆平。
![]()
小波罗这才知道,没个靠谱的翻译,自己在这片土地寸步难行。他的行李多到惊人,两只大箱子装着换洗衣物,还有防身的勃朗宁手枪毛瑟枪,甚至喝功夫茶的全套茶具,没办法,只能雇个挑夫帮忙。挑夫邵常来是四川人,不仅力气大,还做得一手好川菜,路上的伙食也全靠他打理。
船是从苏州租的,船老大姓夏,带着个叫周义彦的助手。周义彦是个爱读书的年轻人,没事就捧着本书看,小波罗见他好学,特意送了本手抄本天演论,还教他冲咖啡,讲欧洲的故事。
![]()
那段日子,运河两岸的风光美得像幅画,小波罗每天都拿着柯达相机拍照,笔记本上记满了运河的水文数据沿岸的风土人情,谢平瑶在一旁帮他翻译,邵常来忙着做饭,老夏和周义彦撑着船,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可平静没持续多久,义和团运动的风声就顺着运河飘来了。走到邵伯闸时,小波罗船上挂的意大利国旗帮他们优先过了闸,却惹恼了漕帮里一个穿短袖汗衫的汉子,那人盯着船骂了几句,虽没动手,却让空气里多了几分紧张。
![]()
到了高邮镇,老夏和周义彦实在怕了义和团,连夜收拾东西弃船走了,周义彦走时还悄悄拿走了小波罗的记事本那里面记满了小波罗的考察心血。
没了船工,谢平瑶只能重新想办法,还好遇到了义和团成员孙过程和孙过路。一番斡旋后,这兄弟俩被小波罗对中国的真诚打动,决定护送他们北上。重新租了老陈的船,可麻烦接踵而至船在浅滩搁浅过,遇到过河盗袭击,最凶险的一次,小波罗为了护着相机和笔记本,被河盗用刀划开了腹部,伤口后来感染发炎,渐渐引发了败血症。
躺在船舱里的日子,小波罗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却还惦记着没找到的哥哥,没走完的运河。
![]()
谢平瑶帮他换药,邵常来变着花样给他做清淡的粥,孙过程则守在船边放哨,怕再出意外。也就是这段日子,小波罗和这些中国同伴处出了真感情,他拉着谢平瑶的手说要是我走了,就把我葬在运河边,我想看着这条河,看着这里的人。
终于到了通州,可小波罗的身体已经撑不住了。弥留之际,他把遗物一一分给大家相机给了爱拍照的谢平瑶,勃朗宁手枪给了孙过程防身,那套功夫茶具留给了邵常来,还特意叮嘱谢平瑶,要是找到哥哥费德尔,一定要告诉他自己的心愿。
![]()
没过多久,小波罗就闭了眼,大家按照他的遗愿,把他埋在了运河岸边,坟头朝着他来的方向。
而小波罗一直寻找的哥哥费德尔,早已在中国有了自己的生活。费德尔是意大利士兵,当年主动申请来华,在天津附近的风起淀遇到了给年画上色的秦如玉,一眼就爱上了这个温柔的中国姑娘。靠着画家大卫的帮忙,他学会了汉语,追到了秦如玉,本想过安稳日子,却赶上义和团运动,意大利军队参与了侵略战争。
![]()
费德尔在战斗中被打瘸了腿,也厌倦了战争,偷偷逃离军队,和秦如玉躲进芦苇荡,后来在通州蛮子营定居,生了孩子,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可战争的阴影没放过他们。多年后日本侵华,秦如玉为了保护孙女,被日本兵的狼狗咬死。费德尔抱着妻子的尸体,看着战火纷飞的家园,终于明白弟弟小波罗为什么那么爱这条运河这里有太多人用生命守护的温柔,也有太多无法言说的苦难。而小波罗葬在运河边的坟茔,就像一个见证者,看着运河上的船来船往,看着这片土地上的悲欢离合,也看着两个意大利人,把生命永远留在了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