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那块荒地,居然比打工还赚钱?
![]()
”——肇庆怀集马宁镇的人最近把这句话挂嘴边。
![]()
三年前,苏沙村的3300㎡废砖厂还长满比人高的蒿草,现在机器24小时嗡嗡响,英铧电源的充电器插口一天下线12万个,工人清一色是隔壁村穿拖鞋的大哥,月薪7000,比在广州搬快递还多一千。
村口小卖部顺势涨价,冰可乐卖4块依旧秒空。
更离谱的是明星村。3500㎡撂荒地搭上无花果,听起来像养老项目,结果人家把果子做成冻干、果酱、果茶,一条生产线一年吞1900吨鲜果,连皮带渣都不浪费。
去年双十一,主播在仓库门口喊“买它”,后台订单直接把镇里唯一快递站干到爆仓。
地里干活的婶子边摘果边算账:一亩无花果租金加务工,一年白捡两万,比守着一亩水稻强五倍,关键还能接孙子放学。
有人担心“小打小闹”,马宁镇反手把8658㎡旧猪场改成家具产业园,29家夫妻木匠店凑一起,共用环保设备,共享设计师,统一打“马宁蔡屋”招牌。
以前他们各自为战,现在抱团出海,一套榫卯书桌卖去杭州,利润翻三倍。
园区里顺手塞了个非遗工坊,游客花30块就能锯一块木头带回家当杯垫,上半年吸了2万人,停车场不够,老乡把自家院子改成收费车位,一天稳收200。
故事到这还没完。
今年6月,镇里又把老农机站划给一家储能电池厂,1.2亿元砸下去,说2025年投产,年产值3个亿。
有人嘀咕“画饼”,可人家土建已经封顶,招工海报贴到了隔壁广宁县。
项目还没点火,附近房租先涨300,连相亲市场都热闹——女方家长开口就问“你在电池厂交社保没”。
最会整活的是彩毅农业。
二期直接上“5G大棚”,金线莲种在空调房里,温度、湿度手机远程调,产量比山里野生多三成。
老板把数据投到抖音,城里人看得眼馋,周末开车来“数字采莲”,门票58一张,出来还得拎两盒精装金线莲,一盒卖380。旁边8个村看得眼红,排队签订单,明年准备把大棚复制到整个山谷。
镇里也没闲着,1500万砸路、排污、建公寓,厂房统一刷成奶茶色,拍照自带滤镜。
最贴心的是职工托娃中心,打工爸妈早上八点把孩子送去,下班接走,一个月只收800块。
招工难?
不存在的,简历直接塞爆邮箱。
数字更直白:2024上半年马宁镇规上工业产值同比涨28.3%,全县第一;38家“微工厂”像下饺子一样冒出来,常住人口三年回流12%。
以前过年才能见到的年轻人,现在五一就回家,理由简单——“家门口也能拿七八千,干嘛去深圳挤城中村”。
有人总结:马宁镇把闲置地当成乐高,缺啥拼啥,电源、无花果、家具、电池,一块块咔嗒扣上,最后拼出一台“乡村印钞机”。
听起来像爽文,可地里长的、流水线上转的、快递箱里塞的,都是真金白银。
下次再有人说“农村只能种地”,直接把马宁镇的例子甩过去——地还是那块地,思路换一下,荒草就能变“聚宝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