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与洛阳有着密切的传说和历史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营建洛邑 :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在“天下之中”的洛邑建都,但尚未实现就去世了。周成王继位后,周公秉承武王遗志,派召公先去勘察地形,自己又进行占卜和审视,最终在洛水之滨营建了洛邑,即“成周”。新建的洛邑与镐京并列为都城,开创了我国都城史上的“两都制”。
![]()
制礼作乐 :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制定了规范的国家典章制度,用伦理教化万民,用音乐凝聚人心。他总结继承夏礼、殷礼,形成了一套以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和级别严格的等级制为基础的礼仪规制,包括“吉、凶、军、宾、嘉”五礼,涵盖祭祀、丧葬、军旅等种种典礼仪式及社会行为准则,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
周公测影:传说周公为寻找“天地之中”,采用圭表测影的方法,在全国设置了五处圭表观测点,并以登封阳城为中标。因阳城一带不具备营建大型都市的条件,又派召公到距离阳城一百多里的洛邑勘察地形,最终选定在洛河的支流伊河两岸营建东都成周,使得洛阳成为西周人心目中的天下之中。
![]()
洛阳周公庙的传说与隋末唐初的历史事件相关。
隋末,瓦岗军李密率领10万大军包围了王世充把守的洛阳城。王世充为鼓舞士气,让士兵张永通称周公给其托梦,只要保卫洛阳城,周公就会保佑他们击败瓦岗军,若逃跑怯战则会降下瘟疫。士兵们信以为真,士气大振。最终,王世充率领的2万精兵击溃了李密的大军,李密投降,瓦岗军瓦解。为感谢周公,王世充于618年在洛阳东都宫城南门侧创建了周公庙。
![]()
周公庙是纪念周公姬旦的祠庙,在全国多地都有分布,其中洛阳周公庙 :始建于隋末唐初,由隋将王世充创建,是全国三大周公庙之一,也是周公后裔150余姓寻根问祖、祭祀祖先的圣地。庙宇坐北面南,三进院落,依中轴线自前到后依次为定鼎堂、礼乐堂、先祖堂及东、西廊房,保留了辽金建筑风格。定鼎堂最为久远,保存最为完整,殿内供奉着周公与其弟召公、毕公及世子伯禽、君陈五尊塑像。
(另外还有岐山周公庙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城西北7.5千米处的凤凰山南麓,唐武德元年(618年),朝廷为纪念周公姬旦在此建祠立庙。经历代修葺、扩建,形成了以周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为主体,姜嫄殿、后稷殿为辅,亭、台、楼、阁点缀辉映的古建筑群,是陕西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
![]()
![]()
以及曲阜周公庙:位于山东曲阜,距离孔庙大约2公里左右。周公死后,成王因其功特命鲁国立庙祭祀,鲁亡后庙毁。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始于原庙旧址重建,占地七十五亩,核心建筑是元圣殿,因古代帝王封周公为“元圣”而得名)。
![]()
此外,传说周公庙内的古槐植于宋代,是洛阳十大古树之一。很多人将其当作神树,对之叩拜祈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