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歼-35的‘野兽模式’”也在各大平台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央视的画面中这款隐身的舰载机的机翼下都挂满了各类的导弹加上其内置的弹舱的配置,一口气就能带12枚弹药——不仅能对远方的空中目标发起霹雳-15的远程空空弹的袭击,也能近身肉搏时发起霹雳-10的格斗弹的疯狂的攻击,还能对海面上的目标发起鹰击-83K的反舰导弹的突袭,活脱脱一个“飞行的武器库”!
![]()
与传统的歼-35相比,F-35的火力密度就让不少的军迷都炸了锅,同样都标榜的隐身,但F-35的内置的弹舱也就只能塞进4枚空空导弹,外挂的7吨的载弹也就只能将其“打折”了,而与歼-35的“6+6”这样的挂载思路相比,差距一下就拉开了。
F-35不是输在技术起点,而是被“通用化”拖了后腿。当年美国想用一款战机满足陆海空三军需求,结果为了迁就海军陆战队的垂直起降,机身塞进升力风扇,导致内部空间紧张,燃油和弹药装载都受限。再加上研发时赶进度,软件漏洞一堆,至今还有200多项缺陷没解决,连飞行员弹射座椅都出过致命风险。反观歼-35,专注航母起降,双发设计动力更猛,最大速度冲到2.2马赫,比F-35的1.6马赫快出一大截,作战半径也多出近200公里。
隐身战机挂满导弹,听起来像自相矛盾?其实这是战术升级的精髓。歼-35的“野兽模式”并非全程隐身,而是分阶段作战:先外挂导弹突击,打完一波立刻抛弃挂架,恢复隐身状态再切入空战。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帮了大忙,能让歼-35满油满弹起飞,彻底释放8吨外挂潜力。F-35虽然也能外挂,但单发设计导致推力不足,满载时机动性下滑严重,甚至曾在模拟空战中被老式F-16“反杀”。
![]()
可谓歼-35的“真金不怕火试”,其配的那一套高功率的氮化镓的主/被动雷达才是真正的“王牌”!
这套雷达的主/被动综合对抗能力大大超出同类的俄、美等同级机的对抗能力,不仅能对付歼-16的主/被动雷达,还能对付歼-10的主/被动雷达,对付歼-8的主/被动雷达,对付歼-11的主/被动雷达,对付歼-10的主/被动雷达都能有所“取胜”,可谓歼-35的“真金不怕火试”,其配的那一套高功率的氮化镓的主/被动雷达才是真正的“王牌”!
相较于F-35的砷化镓雷达这款就已经领先了一大截,其可达的探测距离均已超过了250公里,更配上光电的分布式的孔径系统,实质上就相当于给了飞行员一台“全图的透视挂”,对敌机的“视界”几乎无所不及。
![]()
可谓F-35的自主后勤系统的“硬伤”更为关键的是,歼-35还能与中国的预警机、歼-20甚至无人机都能实现组网作战,而F-35的自主后勤系统却经常会“犯BUG”,甚至一度都让地勤人员不得不手动排查故障。
未来空战不再是单机较量。歼-35可能和中诚僚机编队,隐身机群前出侦察,“野兽模式”战机后方火力覆盖,这种分工彻底打破传统空战逻辑。F-35也想升级,但软件补丁打不完,成本还一路飙到每架3.73亿美元生命周期费用,连美军都喊贵。歼-35后发优势明显,专为体系作战而生,等它登上福建舰,太平洋上的航母博弈恐怕要重新洗牌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