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发表声明,宣称若俄罗斯在冲突中失败,将动用核武器打击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四个国家。这一极端言论引发国际社会震动,但背后隐藏着精明的政治算计。梅德韦杰夫深知,在当前俄罗斯的政治生态中,激进立场是积累资本的有效手段,而俄乌冲突的结局无论走向何方,都可能成为他权力攀升的契机。
想当年梅德韦杰夫当总统,还跟奥巴马签过协议,新闻里老放那个画面,又是裁减核武器,又是缓和俄美关系,西方都把他看成自由派,一个搞改革的形象,挺稳当的。这两年不对劲了,俄乌冲突一闹,人设彻底换了,社交媒体上说话,一句比一句狠,一会儿聊核风险,一会儿点名道姓要打谁,成了克里姆林宫的传声筒。普京需要有个人出来放狠话,把底线弄得模糊点,梅德韦杰夫就顶上去了,他讲的话,官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外面的人也猜不透俄罗斯的底线在哪,心理战这块直接拉满。
北约的军费开支跟天文数字一样,给乌克兰的军援也没停过,俄罗斯的压力谁都看得见,核威慑就成了手里的大牌,硬话总得有人说。梅德韦杰夫那句“要是输了,国家可能要赔款甚至解体”,基本上就是俄罗斯高层普遍的焦虑,也成了他走强硬路线的理由。他在安全会议,议会,党派,军工企业里都有位置,把这些串起来,前线后方他都能管,监督调度,整合资源的能力不小。
梅德韦杰夫这盘棋下得挺活,属于双向押宝,要是打赢了,或者谈判桌上占了便宜,他这个强硬派代表就能去巩固战后秩序,要是没打赢,局势僵住了,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他这身鹰派的行头反而成了政治资本。他在年轻人里的支持率涨了不少,说明这套打法在一些人那里很吃香,他还拍短视频,搞点户外运动,展示日常生活,走“硬汉亲民”路线,跟传统精英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不一样,影响力也往外扩。
普京的年纪摆在那,宪法是改了,还能接着干,可接班人的问题总在俄罗斯社会上空飘着。梅德韦杰夫跟普京的关系够深,都是圣彼得堡出来的人,一路搭档过来,有学识,有安全领域的经验,履历很扎实。前段时间普京还给他颁了个勋章,外界都解读成一种肯定。风险也大,万一局势崩了,话说得太满容易被推出去顶锅,要是战后需要跟西方缓和关系,他这一身的鹰派标签又可能变成包袱。
这个事儿其实说明白了,在威权体制里,谁能根据需要灵活切换角色,谁的上升通道就比那些埋头搞具体政策的人要宽。梅德韦杰夫从当年的“现代化”标签换成现在的“核威慑”发言人,既是对外部压力的回应,也是体制内部分工的一种体现,最后结果怎么样,赢了有功劳,输了得有人背锅,梅德韦杰夫早就站好了位置,保证不管故事结局怎么写,他都是叙事的一部分。
![]()
参考资料:《新华社》、《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