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地图跟前,澳大利亚很难不被注意到。不管是从地域大小、地理形状方面,还是作为独自占据一整片大陆的国家来讲,这个“袋鼠之国”都散发着一种特别的存在感。对于很多刚开始了解全球格局的中国人,还有地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来说,澳大利亚好像天生就应该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大国的角色。
![]()
不过在国际秩序和现实情况相交的背景下,澳大利亚的“大”和“小”,实际上关联着多种衡量的标准,以及内在的矛盾。从面积数字切入,一切都简单得令人陶醉。769万平方公里,世界第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
将澳洲的疆域与上亿人口与工业带拥挤的中国和印度对照,澳大利亚像被命运赋予了某种“巨人”身份。可是这么辽阔的土地,在现实中,究竟能盛载什么样的能量?
![]()
坐标南纬15°到35°,澳大利亚80%国土为干旱、半干旱区,年均降水很少,而且缺少有大河滋润。
中部、西部乃至南部,大多是荒漠和石海,别说在城市里了,就是在现代农田里,都很难深深扎下根来;哪怕是加拿大那片很冷的苔原,也比澳洲的内陆更容易进行开发。
NASA的卫星图里的澳大利亚,看上去就跟一块锈迹斑斑的火星碎块一样,只有在东南部以及西南角那儿,闪着绿色的适合居住的区域。地形着实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东海岸的那个大分水岭,就紧紧挨着海岸线,把季风和水汽都挡住了,一边是干净的雨林,另一边是干旱的高原。
![]()
悉尼呢它可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其实也就在海边找到那么几块平展的地方。要是稍微往西边走一点,那就得爬山啦;城市规划的人表示特别头疼,修路你得顺着山势走,因为地势有起伏嘛,所以城市扩张当然就受到阻碍了。
人口才是第二根悖论之线。2024年,澳大利亚人口2712万,仅比上海的常住人口多一点。在21世纪初,这个数字还在2000万以下,真正让袋鼠国人口睁开眼睛的,是海外移民。
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说得很明白,净海外移民就是近20年人口增长主要的动力。即便如此,整个澳洲每平方公里也才3.5人,大部分的“领地”实际上,都是没人的地方,或者说是动物的王国。
![]()
东南海岸集中了全国60%的人口,也就是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珀斯、阿德莱德这五个城市,内陆就好像被人遗忘了一样,形成了一块空白地带,这种情况跟加拿大南部边界,那一带城市非常密集的情形比较相像。
![]()
澳大利亚一直没办法像中国或者印度那样,把广阔的土地,变成可以养活好几亿人口的粮仓和工业基地。
经济层面更有趣。2023年GDP总量约1.38万亿美元,全球第13,略低于韩国。但产业结构和亚洲发达小国完全不一样,澳大利亚的经济,主要依靠采矿业和农牧业,其中铁矿石、煤炭、天然气,这三大出口板块所占比例超过60%(2023年澳洲产业与科学部给出的数据)。
![]()
制造业、科技业份额很低,几乎没有像三星或现代那样的全球巨头,世界500强榜单上,澳大利亚企业很少有跻身前列的。要是光瞧大宗出口量跟资源禀赋呢,那你就会觉得澳大利亚有点像巴西或者加拿大,要不就是个加强版的阿联酋。
![]()
可一对比呀,巴西和加拿大南部那些适合居住的地带,还有人力以及制造业,都比澳洲强太多了。阿联酋那种城市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呀,更多是靠高密度的外来人口和集中的投资。在气候、人口以及技术创新这些方面遇到瓶颈之后,澳大利亚一直到现在,都很难变成真正的“经济大国”。
区位层面,袋鼠国就更像是一个地缘孤岛,和新西兰最近的点,直线距离超过2200公里;上海、东京约8000公里;美国旧金山、欧洲更是12000公里往上。
![]()
地球南边那孤零零的一个国家,在历史的发展进程里,一直起着物种和文化分界线的作用。物种区分,使得这里诞生了袋鼠、考拉、鸭嘴兽这些动物,在整个世界上都是特别的存在。
![]()
这里的生态多样性,格外丰富,不过与主流的经济、人口、技术相互融合的那个时期,相距很远,就好像隔着一片大海一样。从某种层面来讲,澳大利亚拥有一种独享陆地的“稳定”状态。
自1940年代起,即便在大国相互较量相对激烈的时候,它依然稳稳地处于南半球,完全不用为来自陆地的侵略,而忧心忡忡。可这种天然的地理屏障,也成为了澳洲社会长期“边缘化”的源头。
![]()
有学者指出,“澳大利亚的国家稳定很大程度上依靠它的地理孤立……可这一优点也使得澳大利亚在世界大环境里处在相对靠边的位置“。JamesCurran《IslandofftheMainlands》2021。
这些互动,构建出了澳大利亚特别的“大国小国”二元真实情况:从国土面积和资源禀赋来看,属于大国的范畴;但在实际中,其人口总量、经济影响力、技术创新以及国际话语权等方面,远远比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国”。简单来讲,此地在地理方面属于大国范畴,可从经济和社会结构层面来看,就如同“小国”一般“。
![]()
移民加上资源,让它有了一些“全球化”方面的特点,可孤立的地理状况以及缺少足够适合居住的地带,使得澳洲一直都在全球的核心秩序范围之外来回走动。打开联合国开发署的报告翻一翻,你能看到这样一句话的总结:“澳大利亚是全球比较大的资源出口国之一,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这个议题上,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它的国土利用情况以及所面临的生态风险,已经变成了全球的范例了”。
![]()
资源与生态——这对澳洲来说,永远是发展的双刃剑。国家发展规划委员会的政策文件也很坦率:“未来三十年,人口增长将继续依靠海外移民,而城市扩容主要聚焦于东南沿海带”。
我们今天从中国望出去,袋鼠国既是留学理想地,又是铁矿和羊毛的出口大户,但如果深入到地理结构、人口分布、经济逻辑,也许会感到某种不可解决的张力。
![]()
澳大利亚,是边缘还是枢纽?是大国还是小国?面积与现实,总是来回拉扯。或许这种“悖论”本身就是现代地理世界里的不变风景。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人口、资源、气候、区位都能如愿组合,世界地图上的大国,是否变得不那么“孤独”?而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大国家,会不会有一天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主场?也许只能等人类的脚步走得再远一点,才能真正改写地理的定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