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刘刍议“拿没拿洋奖项,不是定义中国发展水平的指标”

0
分享至

文/刘亚东

10月18日,杨振宁先生与世长辞,举国同悲。作为曾经的媒体人,老刘不由得为某地方大报犯愁——因为就在两天前,该报刚发表了一篇题为《拿没拿洋奖项,不是定义中国发展水平的指标》的评论,在网上引发不小的争议。

老刘愁的是,报道杨振宁先生事迹和生平,若刻意回避诺贝尔奖,这是一个难度系数极高、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动作!就好比描绘黄山胜景,却绝口不提那棵立于绝壁、冠盖如云的迎客松。迎客松当然不是黄山的全部,奇峰、云海、松涛共同构筑其意境,但这棵松树早已成为黄山最鲜明的符号、绕不开的图腾。



黄山迎客松

诺贝尔奖之于杨振宁,也正是如此。1957年,他因“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获此殊荣,成为首位华人诺奖得主。这份荣誉不仅是他学术生涯的高光,也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中国科学界注入信心,成为公众认识这位物理学巨擘的重要窗口。然而,正如迎客松无法涵盖黄山全部之美,诺奖也远非杨振宁学术成就的全部——1954年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被公认为麦克斯韦之后规范场论的重大突破,奠定了现代粒子物理学的基石,其价值足以再次问鼎诺贝尔奖。

回到那篇评论。咋一看,没什么错呀,但你是不是觉得怪怪的,哪里不对劲?老刘我连续抽了三支烟,才终于捋出了头绪。这篇评论看似理性客观,试图跳出对“洋奖项”的盲目追捧,实则暗藏多处漏洞,甚至在多数公共议题场景中,容易沦为回避实质问题的话术。它集齐了四种典型的逻辑谬误。

一是“稻草人谬误”:虚构对立,自说自话。

正常讨论中,极少有人会将“获得国际奖项”当作“定义国家发展水平”的唯一或核心标准。多数人提及洋奖,仅是将其视为科技突破、文化传播、学术创新等细分领域的“参考坐标”之一,而非整体发展的“评判标尺”。但该论断刻意将对方立场曲解为“用洋奖全面定义发展”,再针对性批驳——如同先扎一个脆弱的稻草人,再轻松将其击倒。这种策略看似赢得辩论,实则回避了“如何通过国际奖项反思领域短板”的真问题,让讨论陷入无意义的自我说服。

二是“虚假两难谬误”:非黑即白,窄化认知。

该论断隐含一个二元预设:要么把洋奖当作“定义性指标”,要么彻底否定其价值。这种思维忽略了现实的复杂——任何国际奖项虽不能全面、直接衡量经济、民生等综合发展水平,却能反映特定领域的国际认可度与科技突破力。例如诺奖背后,往往关联一国的科研投入与创新生态;艺术类奖项则折射文化输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完全否定其意义,实为拒绝借助国际视角进行校准,容易陷入自我封闭的认知误区。

三是“红鲱鱼谬误”:转移焦点,回避实质。

当讨论触及某些领域的具体短板时,比如基础研究转化不足、文艺创作国际能见度不高等,“洋奖无用论”常被用作转移话题的工具。以“我们不需要洋奖证明自己”来回应,看似彰显自信,实则回避了“如何提升质量、增强国际对话能力”的核心问题。这样的焦点转换,使讨论从“如何改进”滑向“是否需要奖项”的伪命题,阻碍了对真实短板的深入剖析。

四是“否定相关性谬误”:割裂联系,违背事实。

虽然“获奖”与“发展”之间并非严格因果,但完全割裂二者的关联,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从历史数据看,诺奖、菲尔兹奖等的国别分布,与国家的教育投入、科研自由度和产业创新力呈现明显正相关;国际设计、文学类奖项也往往与文化产业成熟度、软实力输出能力密切相关。一概否定这种关联,等于主动放弃一个重要的“国际参照系”,不利于我们在全球格局中精准定位。



老刘最后想说,健康的公共讨论,既应警惕“唯洋奖是从”的盲目,也要避免“洋奖无用”的偏执。“拿没拿洋奖项,不是定义中国发展水平的指标”这句话,若用于纠偏“以奖代评”的片面思维,确有积极意义;但若将其作为拒绝国际比较、掩盖发展短板的“挡箭牌”,则容易因逻辑漏洞导致认知偏差,反碍进步。真正的发展自信,在于“向内扎根”与“向外参照”的平衡——既立足本土实际筑牢根基,也敢于借助国际奖项等多维镜鉴,照见不足、推动反思,在开放中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中学历的骗子竟骗成了大学博导?江苏科技大学的瓜

高中学历的骗子竟骗成了大学博导?江苏科技大学的瓜

笔杆论道
2025-11-18 08:27:03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北洋水师的甲午海上军演:虚张声势的花架子

北洋水师的甲午海上军演:虚张声势的花架子

尚曦读史
2025-11-18 06:29:02
越扒越深了!网传赵某晖“吞掉”人家装修款,有业主直言她坏良心

越扒越深了!网传赵某晖“吞掉”人家装修款,有业主直言她坏良心

火山诗话
2025-11-18 06:39:29
拔出萝卜带出泥!王曼昱战胜孙颖莎夺冠才发现她和樊振东同病相怜

拔出萝卜带出泥!王曼昱战胜孙颖莎夺冠才发现她和樊振东同病相怜

阿纂看事
2025-11-17 09:01:23
10连胜联盟首队!活塞大胜步行者列东部第一 杜伦31+15西卡29分

10连胜联盟首队!活塞大胜步行者列东部第一 杜伦31+15西卡29分

醉卧浮生
2025-11-18 10:44:50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其名下无房产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其名下无房产

韩小娱
2025-11-18 10:13:08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醉卧浮生
2025-11-18 09:34:53
俞敏洪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员工称“只觉得讽刺”: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

俞敏洪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员工称“只觉得讽刺”: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23:37:12
从双 11 增长数字复盘淘天这一年

从双 11 增长数字复盘淘天这一年

晚点LatePost
2025-11-14 22:51:48
广东一地结冰!

广东一地结冰!

深圳晚报
2025-11-18 12:36:38
狗咬人命案中申倩才是高手,她一个决定让9人闯宅者追悔莫及,讽刺

狗咬人命案中申倩才是高手,她一个决定让9人闯宅者追悔莫及,讽刺

七月生活情感驿站
2025-11-17 14:09:02
特朗普竟然给克林顿吹过箫?!美国官方公开文件无意间泄露天机,特朗普被玩坏了

特朗普竟然给克林顿吹过箫?!美国官方公开文件无意间泄露天机,特朗普被玩坏了

西虹市闲话
2025-11-17 23:38:26
小天才手表,背刺中国家长

小天才手表,背刺中国家长

金角财经
2025-11-17 16:19:49
晚了!山西狗主反杀案大逆转,双方都后悔了,郭某妻子终于低下头

晚了!山西狗主反杀案大逆转,双方都后悔了,郭某妻子终于低下头

娱乐帝皇丸
2025-11-17 09:52:28
江苏某大学教授被带走调查,博导竟是高中生,太能骗了

江苏某大学教授被带走调查,博导竟是高中生,太能骗了

上峰视点
2025-11-18 10:04:33
列车中途停站近5小时?12306回应

列车中途停站近5小时?12306回应

鲁中晨报
2025-11-18 10:12:17
两家中国公司投产2nm芯片!

两家中国公司投产2nm芯片!

新浪财经
2025-11-17 14:33:37
惹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又放话:要收回韩国领土,韩民称中国骂轻了

惹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又放话:要收回韩国领土,韩民称中国骂轻了

古事寻踪记
2025-11-18 07:18:01
长治命案出现反转,律师爆关键证据,郭家坑了自家人?

长治命案出现反转,律师爆关键证据,郭家坑了自家人?

大道微言
2025-11-17 17:03:24
2025-11-18 13:23:00
报人刘亚东 incentive-icons
报人刘亚东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5614文章数 429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头条要闻

超市被员工偷到倒闭 收银员给1700元商品结账仅1元

头条要闻

超市被员工偷到倒闭 收银员给1700元商品结账仅1元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家居
时尚
艺术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教育要闻

2026高考缴费今日开启!详细操作步骤来了!(附缴费清单)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听说冷帽是“美女检验神器”?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