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前的今天,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胜利抵达陕北吴起镇,为中国革命撕开黑暗、开辟全新局面;九十年后,一组来自 2021 年 《追寻红色足迹 不忘初心使命》 重走长征路摄影采风活动的影像,让那段用信念淬火、以热血铸就的史诗,在光影中依旧熠熠生辉。值此长征胜利 90 周年之际,这组由四位老党员拍摄的作品,正带领人们重温革命征程,歌颂伟大长征精神,传承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
![]()
2021 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扬州文化馆精心策划《追寻红色足迹 不忘初心使命》采风活动。老年大学的季利、俞亚平、徐永清、张尧生四位老党员主动参与,带着对党的赤诚初心与对长征精神的崇高敬仰,采用自愿、自费、自驾的方式踏上了重走长征路的特殊旅程。这四位老党员中有:有一人获省荣誉称号并荣立二等功,三人各立三等功(含一人获战时三等功),一人摘得扬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更有三人是退役军人,这份厚重的经历,让他们的采风之旅更添一份对历史的敬畏。
![]()
![]()
![]()
![]()
![]()
![]()
![]()
![]()
此次采风他们以镜头为笔、以足迹为墨,从中共一大会址的红色起点出发,经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多个省市,累计行程约 13000 公里,耗时26天。他们共拍摄近千 G 照片资料与近 500 条视频素材,全部无偿的捐献给扬州文化馆、档案馆。采风所摄资料中,既有革命遗迹的庄重肃穆,也有老区人民的幸福笑颜;既有历史事件的现场还原,也有长征精神的当代传承。每一张照片都是党史学习的生动教材,每一段视频都是红色记忆的鲜活载体,凝聚着四位老党员对历史的尊重与对党的深情。
![]()
![]()
![]()
![]()
![]()
![]()
![]()
![]()
![]()
循着镜头的轨迹,人们仿佛能与他们一同重走长征路:在黄浦江边,他们的镜头仿佛捕捉到中国革命最初的隆隆炮响,见证红色火种在东方大地悄然萌芽;在南湖红船旁,他们定格下这艘 “革命巨轮” 的剪影,仿佛看见先辈们围坐舱中、擘画救国救民的宏伟蓝图。到了江西瑞金,他们特意拍摄 “红井” 的清澈倒影,用画面传递 “吃水不忘挖井人” 的初心;在英雄城南昌,他们聚焦起义旧址的斑驳墙面,仿佛听见当年打响武装反抗第一枪的清脆声响。走进韶山冲,他们记录下伟人故居前的苍松翠柏,仿佛看见那位挥斥方遒的青年,正振臂号召无数仁人志士投身革命;登上黄洋界,他们拍摄下当年战地遗址的险峻山势,仿佛望见鼓角相闻间,胜利旌旗在山巅猎猎飘扬。
![]()
![]()
![]()
![]()
![]()
![]()
![]()
![]()
![]()
深入长征故地,镜头里的故事愈发动人:在瑞金苏维埃政府礼堂,他们的镜头缓缓扫过旧时会场的桌椅,仿佛自己也化身为当年为苏维埃事业奋斗的红军战士;在贡江河边,他们定格下暮色中静静流淌的河水,仿佛听见夜晚里妻子送别丈夫奔赴前线的不舍歌声。抵达遵义,他们聚焦会议会址那栋小楼的木质门窗,仿佛看见当年党在生死关头作出伟大转折的历史瞬间;站在娄山关前,他们拍摄下雄关漫道的险峻地形,仿佛看见红军战士迈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的豪迈身姿。在土城赤水河畔,他们记录下河水奔腾的模样,仿佛听见当年四渡赤水的传奇故事仍在河畔代代流传;在茫茫大草原遗迹旁,他们定格下辽阔的草原风光,仿佛看见中央红军以坚不可摧的意志,在绝境中踏出一条希望之路。
![]()
![]()
![]()
![]()
![]()
![]()
![]()
![]()
![]()
当足迹延伸至陕北,镜头里的红色记忆更显厚重:在陇东南梁,他们拍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旧址,用影像缅怀刘志丹、习仲勋、谢子长等先辈开辟根据地的艰辛;在六盘山,他们聚焦山间的纪念碑,仿佛看见毛主席挥毫写下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的豪迈,感受 “长缨在手,缚住苍龙” 的壮志。到了吴起镇,他们记录下当地百姓传唱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的热闹场景,仿佛听见长征胜利的歌声在此久久回荡;走进绥德古城,他们拍摄下古朴的街巷,仿佛听见百姓口中传颂毛主席智退胡宗南追兵的传奇。在延安,他们镜头里的延河水清澈依旧,宝塔山巍峨矗立,杨家岭的纺车仿佛仍在转动,枣园的灯光仿佛仍在闪烁 —— 这些画面串联起来,正是红军从长征胜利到扎根陕北、再到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壮阔历程。
![]()
![]()
![]()
![]()
![]()
![]()
![]()
![]()
![]()
九十年岁月流转,长征的烽火虽已远去,但长征精神始终是照亮人们前行的明灯。这次采风之旅,也让四位老党员对党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过去在书本上模糊的历史,到了现场便变得清晰鲜活;过去易混淆的事件,到了实地便豁然开朗;过去记不住的知识,贴近史实后便刻骨铭心。如今,他们将这些照片与视频郑重呈现,既是以特殊方式纪念长征胜利 90 周年的伟大壮举,也是想让更多人明白: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幸福生活,源于无数革命先辈的牺牲与奋斗;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必须在代代相传中永葆活力。
![]()
![]()
![]()
![]()
![]()
![]()
![]()
![]()
![]()
光影会老,但红色记忆永不褪色;时光会走,但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四位老党员用镜头留存的红色足迹,正带领人们在回望历史中汲取力量,在传承精神中坚定方向,继续在新时代的 “长征路” 上,续写属于当代人的奋斗篇章。
![]()
![]()
![]()
![]()
![]()
![]()
![]()
![]()
![]()
![]()
![]()
![]()
![]()
![]()
![]()
![]()
![]()
![]()
图:季利 、俞亚平、 徐永清 、张尧生
文:季利、永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