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啾啾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今天文章开始之前,先和大家预告一下:
10月20日(周一)中午12点,我会带来大家等待已久的豆伴匠小王者秋季班插班名额,早下单早开课,名额极少,一定要先预约直播!
马上就是期中、期末各种考试,想帮孩子提高语文成绩的妈妈千万别错过这次直播,我邀请到了豆伴匠刘姑姑在直播间给大家分享很多高效复习方法和各年级语文学习干货!
点击下方卡片预约直播
下面是今天的正文。
![]()
这两年,我身边突然多了不少“提前退休”的朋友。
有的拿着丰厚的补偿金,到处去旅游看世界,有的给自己报了很多课程充实生活。
![]()
听起来还挺让人羡慕的,但聊起来才知道,她们内心真实的声音却是“终于不用上班了,但我突然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代人,好像只学会了如何奋斗,却从未学过如何生活。
我们把人生规划精确到了18岁,18岁以前我们生活的全部目标,就是考上好大学,因为好大学意味着好工作,好婚姻,好生活,似乎到这一步人生就圆满了。
至于18岁以后的人生应该怎么过,没有人告诉我们。
![]()
如今,当我到了40多岁,才发现18岁只是人生的一个开头,而这之后的经历才是人生的重头戏,但关于这部分,我们获得的指引又太少。
尤其是关于40岁以后的生活,很少有人提及该如何面对事业的停滞、孩子的叛逆、父母的老去,好像这个年龄以后,你活成什么样子,都没人在意了。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大部分人的人生是有些虎头蛇尾的。
![]()
想明白40岁以后的人生
我彻底放下了对女儿的焦虑
人到中年40+,我越发清晰地认识到,人生是一条很长的河流。
它不只有18岁,还有28岁,38岁,48岁……每个年龄都值得好好规划,每个阶段都有它要完成的课题,很精彩也很重要。
![]()
20年前刚刚工作的我
当我终于有了一些人生阅历,我发现其实只要有一颗保持成长的心,那么即使你在18岁没有收到满意的结果,但当你积累到一个点的时候,你总能收到自己想要的一些结果。
所以,我现在觉得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我们自己,都应该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整个人生,而不必只为了人生前18年是否能高考成功而过多忧虑。
![]()
我知道,大家现在对于孩子的教育都很迷茫。
以前像我们这代人,从小接收到的讯息是,必须考上一个好大学,你才能有个好工作,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现在不是了。现在是读了一个好大学,不代表着你就能有好工作,这两种的必然挂钩工具在松动了。
就像我最近刷到的一个帖子,有一个985文科女硕士,当初是以年级绩点第一的成绩保研进的985,但毕业以后在考编、考公、进大厂处处碰壁,最后决定去卖保险。
![]()
留言区有鼓励她的,说大环境不好的时候,要紧的是先顾好眼前。
更多的是家长们发出的惋惜和不解:考上985也找不到工作,还有必要ji娃吗?
关于这个问题,有人去问了DeepSeek,它是这么回答的:
“虽然学历贬值,但好的学历仍然是许多企业的敲门砖,不过,仅凭学历可能不够,还需要其他技能,比如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技术技能等,差异化竞争力和个性化成长才是关键。”
与其执着于复制过去的路径,不如帮助孩子成为能自我迭代的终身学习者,这或许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最佳答案。
总的来说,卷成绩依旧是比较适合大部分孩子的一条路,我们还是应该一如既往的支持孩子学习,帮助他们度过人生中很重要的这十几年,然后争取在高考时取得一个好成绩。
但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忽视,万事做到自己能做的,至于其他的,就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
面对新世界
我们该给自己和孩子一个新规划
这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正在把我们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向,各种政策、规划比原来变化更快。
很难说未来会如何,可能我们现在把20年以后看清楚了,结果再过5年又变了。
![]()
所以不管是对未来的规划,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可能也没有什么一招鲜,我们能做的就是多思考、多观察,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1、对于我们自己:想想如何安置自己的后半生
作为一个二胎妈妈,我深切感受到了孩子让我的人生更丰富、更幸福,我也不由自主变得柔软,有了牵挂。
不过当妈这些年,我也没忘记做自己,我一个人去登山,带着团队出国,见过世界的很多面,为了让自己保持独立思考,我又不断用“读书”让自己破局。
![]()
二十岁的时候我可能更希望外表漂亮,四十岁以后我更希望能“活得漂亮”。
所以,关于我未来几十年的活法,我想大概就是,仍然热爱折腾,永远保持好奇心,永远在成长的路上。
![]()
我想告诉姐妹们,不要觉得40+以后的人生就是枯树枝,只能一点点等待枯萎,实际上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美好等着我们去发现,每一天都值得好好过。
而且我很坚信一点,妈妈们先活出自己的精彩,才能照亮孩子。
2、对于孩子:不要过多焦虑
放在以前,我可能对孩子的期望就是,一定要考个好大学,这一步达成,至少说明我这个妈妈当的还不错。
但是这两年,我反而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不焦虑了。
看到太多令人悲伤的案例以后,我觉得比起遭受人生的重创,我宁愿不让孩子考100分,也许当她们对学习本身不抗拒,甚至有了兴趣之后,在某些方面的潜力就被激发出来了。
![]()
咱们也别只盯着成绩,把孩子其他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给忽略了。大胆预测一下,未来越来越多像付航那样的孩子,是可以靠自己走出来的。
![]()
也许考不上名牌学校,但拥有一门靠得住的手艺,将来能够养活自己,也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至于这条适合孩子的路究竟是什么?每家情况不一样,每个孩子也不一样,我也在找答案。
就像啾啾和呦呦,其实是两个非常不同的孩子。
啾啾很爱钻研,《甄嬛传》里很多我都没弄明白的人物关系,她都能牢牢记住,分析得有理有据。
![]()
而妹妹更有艺术细胞,平常喜欢热闹,但是只要拿到画笔,能一坐一下午。
![]()
所以,我很难下结论说,老大一定比老二好,或者老二一定比老大好。一生那么长,她们的人生又才刚刚开始,未来有无限种可能。
对我来说能做的,可能就是把控好过程,尊重她们的个性,让孩子自己去书写结果,也许路就慢慢出来了。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