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前言
谁能想到,美国政坛的焦点会突然转向一座还没动工的拱门?
重返白宫的特朗普,最近把美国最大地产商的本事用到了首都建设上。
不仅要给白宫“镀金”,还放话要在林肯纪念堂对面修一座“特朗普凯旋门”,说是为了庆祝美国建国250周年。
![]()
可这事儿听着热闹,细琢磨起来全是问号,这拱门真能如期建成,花的钱干净吗?
特朗普这么大张旗鼓到底是想纪念国家,还是给自己留名。
好看的蓝图,难走的流程
特朗普对这座凯旋门的热情,从他在椭圆形办公室的小动作就能看出来。
今年10月9日,他会见芬兰领导人时,特意把拱门的模型摆在了办公桌上,明摆着要给这个计划“造势”。
![]()
按照他的设想,这座拱门要照着巴黎凯旋门的样子建,选址在波托马克河对岸的联邦土地上。
以后人们从阿灵顿国家公墓过纪念大桥进华盛顿,第一眼就能看到它,多有“迎宾地标”的排面。
可理想再丰满,也得落地。
华盛顿不是随便盖房子的地方,尤其是纪念性建筑,光审批就能让人头大。
懂行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个“24步流程”的规矩。
先过国会这关,再经国家首都规划委员会(NCPC)审核,最后还得让美术委员会(CFA)挑设计的毛病。
![]()
前NCPC主席布莱恩特就说了,光是走完这些流程,最少也得一年。
更别说时间根本不等人。美国建国250周年是明年(2026年),可玛丽华盛顿大学的亨利博士算过账。
新建纪念建筑得评估环境影响、打磨设计细节、协调工程问题,没个好几年根本完不成。
现在连动工时间和具体造价都没公布,想赶在明年7月4日前建成?大概率是“画饼”。
钱的事儿也没说清楚。特朗普说全靠支持者私人捐助,可捐了多少、谁捐的,半个字没提。
![]()
虽说美国有“纪念建筑不花政府钱”的规矩,但以前也有例外比如马丁·路德·金纪念碑,国会就给了1000万配套资金。
现在特朗普只字不提资金细节,难免让人怀疑:这钱会不会藏着什么政治猫腻?
白宫改造是“升级”还是“私人定制”?
除了凯旋门,特朗普对白宫的改造也没闲着,而且处处透着“海湖庄园味儿”。
椭圆形办公室的墙上多了不少金色装饰,连地板都换成了新的大理石,据说他还亲自盯着工人铺地板的位置,就怕不符合自己的审美。
更夸张的是,他还计划花2亿美元建一座大宴会厅,9万平方英尺,能装650人,设计直接照搬他佛罗里达的庄园。
![]()
这操作引来了一堆批评。有人直接吐槽,椭圆形办公室改成了“镀金洛可可式噩梦”。
白宫是美国的象征,不是总统的“私人别墅”,哪能凭着个人喜好随便改?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总统名人步道”,他在白宫外墙上挂了45位总统的金框肖像,唯独没挂前总统拜登的,反而挂了一张“自动签名机署名”的照片。
明眼人都知道,他是想影射拜登“任期衰退”,可美国历任总统用自动签名机是常事儿,这波操作更像故意找事儿。
![]()
其他计划:“金穹”和“清理营地”
特朗普的“建设清单”里还有俩项目:1750亿美元的“金穹”导弹防御系统,以及清理华盛顿的无家可归者营地。
前者听着挺厉害,说要建“最先进的导弹盾牌”,可美国现有的导弹防御系统已经够复杂了,再砸这么多钱建新项目,能不能用、有没有必要,没人说得清。
![]()
后者更像“表面功夫”。清理无家可归者营地,看着是改善市容,可没解决根本问题。
这些人清理走了,住哪儿、怎么生活?以前美国也有过类似操作,最后无非是把人赶到更偏的地方,问题没解决,反而激化矛盾。
![]()
特朗普现在提这个,更像是为了下一次大选拉选票,做给选民看的。
结语
特朗普这一系列建造计划,处处透着他的“地产商思维”,喜欢搞大项目、讲排面,可忽略了实际问题。
流程合不合规、时间够不够、钱干不干净、能不能真正惠及国家。他想通过这些建筑留下“政治遗产”,可从目前的情况看,更像一场“个人风格秀”。
![]()
说到底,华盛顿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改造,都该服务于国家和民众,而不是总统的个人野心。
现在这些计划要么卡在审批上,要么藏着资金谜团,要么引发争议不断。
最后到底是成了“美国地标”,还是沦为“特朗普面子工程”?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