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突发!杨振宁去世 曾被问去世后翁帆咋办?他的回答让翁帆泪眼婆娑

0
分享至

星落清华园

2025年10月18日,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这位科学巨星的陨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杨振宁的一生,是科学探索与人性光辉交织的传奇。



他不仅以“杨-米尔斯规范场论”重塑了现代物理学,更以一段跨越54岁年龄差的婚姻震撼了世人。

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杨振宁曾被问及一个尖锐的问题,若他先走一步,年轻的妻子翁帆该怎么办?



杨振宁的回答虽然简单却深情,但却让翁帆瞬间泪目。

科学传奇

杨振宁7 岁时随父入住清华,百年后在此落幕。

《自然》杂志曾将他与牛顿、爱因斯坦并列 “千年最伟大物理学家”,而比他的理论更动人的是藏在时光里的深情。



杨振宁的一生堪称科学传奇,22 岁留美深造时,他或许不会想到自己会提出与麦克斯韦方程比肩的 “杨 - 米尔斯规范场论”,更不会预见这个理论日后催生 7 项诺奖。

南开大学葛墨林院士曾评价:“他的三大贡献,每一项都足以改写物理史。”



1957年,35岁的杨振宁与李政道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

领奖台上,他从容自信,科学史上,他年轻有为,但对杨振宁而言,这仅仅是起点,而非终点。



晚年,杨振宁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清华园,2003年,81岁的杨振宁正式回国定居,担任清华大学全职教授,将余生奉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

他在清华园内的住所取名“归根居”,寓意着生命的圆满循环,从7岁到103岁,他的人生画了一个完美的圆,起点与终点都在清华,但影响却辐射全世界。



杨振宁的离去不是偶然,而是世纪生命的自然终结。

他亲眼见证并参与了物理学从经典到现代的转变,他的名字与爱因斯坦、狄拉克等巨人并列。2000年,《自然》期刊评选千年最伟大物理学家,杨振宁名列第18位,且是榜单中唯一在世的学者。



这份荣耀,映照着他非凡的一生。

杨振宁的成就是中国人的骄傲,不过他的感情生活也备受大家的关注,特别是他和学生翁帆的感情,也让不少人羡慕。

半世纪之约

在物理世界构建起对称美学的杨振宁,在生活中却经历着跨越时光的情感。



1950 年,他与杜致礼在美国餐馆相识,这份相伴半世纪的婚姻,直到 2003 年杜致礼因病离世才画上句号。

而命运的伏笔,早在 1995 年汕头大学的物理大会上就已埋下,当时还是大一学生的翁帆,作为接待员第一次见到杨振宁夫妇。



杜致礼去世后,翁帆和杨振宁两人的交流渐渐超越公式与论文,2004 年,82 岁的杨振宁与 28 岁的翁帆决定结婚,54 岁的年龄差瞬间引发哗然,“爷孙恋” 的质疑铺天盖地。

但杨振宁坦然回应:“翁帆是上帝给我的最后礼物。” 这份不被看好的婚姻,却在岁月中愈发稳固。



随着杨振宁年事渐高,“他走后翁帆怎么办” 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在杨澜的采访中,这个尖锐问题被直接抛出,杨振宁的回答却让全场安静:“等我离开,她可以再结婚。”



话音刚落,翁帆的眼泪就掉了下来,彼时的她满心委屈:“爱难道不是希望彼此专属吗?” 直到多年后再被问及,翁帆才读懂这份深意,原来他的理性里藏着极致温柔。他知道自己无法陪翁帆走完余生,便不愿用忠贞捆绑她的未来。



杨振宁用物理学家的通透,诠释了爱的另一种模样,不是占有,而是成全。



日常生活中,杨振宁会陪翁帆逛书店,翁帆则帮他整理 2000 余件捐赠清华的手稿,他教翁帆洞察科学之美,而翁帆陪他践行与邓稼先 “共同途” 的约定。



2015 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重归中国籍,翁帆始终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



归根之路

2003 年定居清华后,杨振宁把余生献给了故土,他募集资金创办高等研究院,80 多岁仍给大一新生讲物理,累计捐赠超 2000 万元。

2021 年百岁寿宴上,他重读邓稼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的信,哽咽道:“我没辜负这份嘱托。”



这份家国情怀与对翁帆的爱,在他生命最后时光里交织,他曾说:“科学追求真理,爱追求尊重。”

当被问及如何平衡争议时,他笑着举例:“就像杨 - 巴克斯特方程,看似不对称的解,其实藏着更深的对称。”

如今杨振宁已然离去,清华园的梧桐树下,或许还留着两人散步的身影。



翁帆整理遗物时,翻到那张 1938 年西南联大的准考证,背面写着少年杨振宁的字迹:“要站在物理之巅。”

而此刻她明白,他不仅做到了这点,更用一生证明,伟大的灵魂,既能探索宇宙奥秘,亦能守护人间温情。



清华园的归根居里,阳光仍会洒在《曙光集》的扉页上。

那些关于规范场的公式与关于爱的对话,都成了时光里最珍贵的遗产。



就像杨振宁曾预言的:“几十年后再看,这会是一段好的罗曼史。”

而他留给世界的,既有物理的真理,也有爱的本质。

希望杨振宁一路走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曝翁帆未入职清华不到24小时,校方回应了,杨振宁的布局恐难实现

曝翁帆未入职清华不到24小时,校方回应了,杨振宁的布局恐难实现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6 15:59:36
从9699降到6209元,这可能是今年降价最狠的手机

从9699降到6209元,这可能是今年降价最狠的手机

刘奔跑
2025-11-04 23:47:48
妃子被抬上龙床最害怕什么,不是皇上,是枕边那根油光发亮的棒子

妃子被抬上龙床最害怕什么,不是皇上,是枕边那根油光发亮的棒子

古书记史
2025-10-30 16:12:43
南通捕鱼小船遇开闸放水侧翻,船上1人失踪?当地:人已找到,事情在处理中

南通捕鱼小船遇开闸放水侧翻,船上1人失踪?当地:人已找到,事情在处理中

极目新闻
2025-11-06 19:49:09
网传相声表演要备案?只听正能量相声,要守规矩笑,不能现挂?

网传相声表演要备案?只听正能量相声,要守规矩笑,不能现挂?

眼光很亮
2025-11-05 09:46:00
令人吃惊!“洗房”骗局,已经蔓延至十八线小县城了

令人吃惊!“洗房”骗局,已经蔓延至十八线小县城了

人间百态大全
2025-11-06 06:35:03
大战一触即发,马杜罗请求中国军援,中方回应有玄机,美国要懂事

大战一触即发,马杜罗请求中国军援,中方回应有玄机,美国要懂事

小涛叨叨
2025-11-05 20:55:00
5连胜,湖人狂飙升西部第2,詹姆斯复出的对手基本锁定了西部弱旅

5连胜,湖人狂飙升西部第2,詹姆斯复出的对手基本锁定了西部弱旅

摸神drose
2025-11-06 21:37:51
人类“最惨”的一年是哪一年?公元536年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人类“最惨”的一年是哪一年?公元536年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辉辉历史记
2025-11-05 08:51:15
我国重大发现,总量达7亿吨!

我国重大发现,总量达7亿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10:34:09
炸裂!曝湖南省人医男院长与女主任的大瓜,热情火辣、拨人心弦

炸裂!曝湖南省人医男院长与女主任的大瓜,热情火辣、拨人心弦

鋭娱之乐
2025-11-06 15:01:03
苟如虎跨省履新上海市杨浦区副区长

苟如虎跨省履新上海市杨浦区副区长

鲁中晨报
2025-11-06 07:11:04
陈奕迅开“保时捷”上街,车型四不像,网友:稀有的奶爸车

陈奕迅开“保时捷”上街,车型四不像,网友:稀有的奶爸车

总李谈车
2025-11-04 14:05:22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诗意世界
2025-11-06 10:27:22
杜锋玩得就是心跳!广东轰18-0强势逆转,徐杰真稳,他俩却19中2

杜锋玩得就是心跳!广东轰18-0强势逆转,徐杰真稳,他俩却19中2

萌兰聊个球
2025-11-06 21:48:48
河北拦婚车要50条香烟后续:双方僵持一小时,新人无奈打车离开

河北拦婚车要50条香烟后续:双方僵持一小时,新人无奈打车离开

石辰搞笑日常
2025-11-06 13:20:26
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将“一国两制”完美改变为“一家两制”

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将“一国两制”完美改变为“一家两制”

文史微鉴
2025-10-22 12:21:20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名记揭秘国足选帅内幕:高层钦点邵佳一,中国足协建议遭无视

名记揭秘国足选帅内幕:高层钦点邵佳一,中国足协建议遭无视

绿茵舞着
2025-11-07 00:15:21
美联储,大消息!特朗普,突发!美股突然拉升!

美联储,大消息!特朗普,突发!美股突然拉升!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6 07:43:49
2025-11-07 01:52:49
鋭娱之乐 incentive-icons
鋭娱之乐
有态度有热度有温度的八卦君
8891文章数 72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头条要闻

美演练对俄核打击:导弹仅需六七分钟即可飞抵俄罗斯

头条要闻

美演练对俄核打击:导弹仅需六七分钟即可飞抵俄罗斯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手机要闻

vivo S50系列突然入网:90W快充+骁龙8 Gen5,全系潜望影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