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多行不义必自毙,狂妄的日军在印度英帕尔雨林遭遇怎样的噩梦

0
分享至

1944年8月,印缅边境的钦敦江被浑浊的雨水裹挟着泥沙奔涌,水面上漂浮着日军的钢盔、破烂的绑腿和锈蚀的三八式步枪,岸边的泥泞里,几具穿着单薄黄军装的尸体半埋半露,早已被雨林中的虫蚁啃噬得面目全非。

不远处,十几个衣衫褴褛、瘦得只剩骨架的日军士兵正挣扎着渡过江去,他们的眼神空洞,手里攥着折断的刺刀,身后是绵延数百公里、吞噬了数万同伴的那加山脉热带雨林。

五个月前的3月8日,日军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正是率领着这支10万之众的大军,踩着同样的钦敦江水,高呼着“攻占英帕尔,饮马恒河”的口号踏入印度领土。彼时的他们装备齐整、士气“高昂”,坚信凭借“大和魂”能一举突破英军防线,却最终在这片被称为“死亡雨林”的土地上留下五万具尸骨,上演了二战中日军陆战史上最惨烈的溃败。

这场被日军内部称为“英帕尔非战斗地狱”的战役,不仅彻底扭转了东南亚战场的攻守态势,更以血淋淋的事实,撕开了军国主义“人定胜天”狂妄口号下的荒诞与残酷。

1943年末的二战战场,轴心国的溃败已现端倪:苏德战场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败让德军失去战略主动权,百万大军折戟沉沙;北非战场,德意联军在阿拉曼战役中被蒙哥马利击溃,最终全线投降;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损失四艘主力航母,瓜岛战役更是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海上补给线被美军层层封锁。

在东南亚,日军虽在1942年占领缅甸,切断了盟军援华的“滇缅公路”,但随着盟军“先欧后亚”战略的调整,英美开始向印度增兵,计划以印度为基地反攻缅甸。而英帕尔——这座位于印度东北部曼尼普尔邦的小城,恰好是盟军反攻的核心枢纽。

它不仅是滇缅公路的重要支线起点,更是美军援华物资经“驼峰航线”转运的关键节点,同时还是英军第14集团军的后勤基地,囤积着大量弹药、粮食和医疗物资。对日军而言,攻占英帕尔既能切断盟军援华通道,又能打开进入印度腹地的门户,甚至可煽动印度独立运动牵制英军,堪称“扭转东南亚战局的最后机会”。


热带雨林

主导这场战略豪赌的,正是日军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这位留着标志性八字胡的中将,本就带着一身“激进基因”——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正是他以“中队长”身份下令向中国军队开火,点燃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导火索。

凭借着马来西亚战役中击败英军的“战绩”,牟田口对英印军队极度轻视,在军内会议上多次宣称:“英印军战斗力远弱于中国军队,不过是一群拿着武器的农民,只要我军果敢迂回,他们必会不战而逃。”

在这种狂热认知下,牟田口制定了代号“乌号作战”的进攻计划,核心逻辑是“轻装奇袭、速战速决”:他认为英军在英帕尔的防御薄弱,只要日军在雨季(每年5-10月)来临前的三周内突破防线,就能“坐享英帕尔的仓库物资”,因此强制要求部队仅携带20天口粮出征。

为弥补后勤缺口,他异想天开地将第15军改编为“驮畜师团”,征集了2.5万头牛马、3000头大象和5000头山羊,计划“沿途宰杀牲畜充饥”,美其名曰“成吉思汗式补给”。

这份计划从一开始就充满致命漏洞,日军内部并非无人察觉。第15军参谋辻政信曾多次提醒:“那加山脉雨林年降雨量超8000毫米,道路会在雨季彻底瘫痪,牛马无法通行;且英帕尔周边已无平民,‘因粮于敌’纯属空想。”

第31师团长佐藤幸德更是直接反对:“20天口粮根本撑不到英帕尔,没有补给,十万大军就是去送死!”但这些理性声音全被牟田口斥为“丧失武士道精神”,他甚至撤换了两名持反对意见的联队长,以铁腕推行计划。

更讽刺的是,日军当时的后勤能力本就极度匮乏。根据第15军后勤部门档案记载,战役所需的汽车仅到位17%,辎重兵不足23%,弹药仅能满足初期进攻需求,医疗物资更是只有常规量的1/3——奎宁(抗疟疾特效药)仅携带了20万片,而按雨林作战需求,十万大军每日需消耗5万片。这种“裸奔式”的后勤部署,注定了日军从出发时就踏上了绝路。

与日军的草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军的周密准备。英军第14集团军司令威廉·斯利姆是位极具实战经验的将领,他通过空中侦察发现了日军的异动:曼德勒至亲敦江的公路被大规模抢修,江东岸集中了大量伪装筏子和驮畜,甚至截获了日军“乌号作战”的部分密码电报。


热带雨林

斯利姆精准预判了日军的兵力(约10万人)、进攻路线(那加山脉东侧)和目标(英帕尔),随即制定了“内线防御、空中补给、待机反攻”的策略。

他下令将英帕尔周边的平民全部疏散,同时组织工兵构筑三道防御工事:第一道依托那加山脉的隘口,设置地雷阵和机枪碉堡;第二道沿英帕尔盆地边缘挖掘战壕,配备反坦克炮;第三道则环绕英帕尔城区,部署重型火炮和坦克部队。

更关键的是,斯利姆提前协调英美空军,不仅争取到“飞虎队”和美军第10航空队的支援,还在英帕尔机场储备了大量运输机——战役期间,盟军日均向英帕尔空运500吨物资,同时空运了两个师的援军及100多辆坦克,让英军始终保持充足战力。

1944年3月8日,日军第15军兵分三路渡过钦敦江:第33师团进攻英帕尔北侧,第15师团主攻东侧,第31师团则迂回至英帕尔西南,企图合围英军。起初,日军凭借兵力优势突破了英军第一道防线,但当他们踏入那加山脉的雨林时,真正的“敌人”才刚刚登场。

那加山脉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恶劣的作战环境之一。这里年降雨量高达8000-9000毫米,雨季时每天的降雨时长超过12小时,地面泥泞能没过膝盖,腐叶堆积的厚度可达半米,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腐烂动物的腥气。

更致命的是,这片雨林是“生物杀手”的天堂——疟蚊、山蚂蝗、毒蜘蛛、孟加拉虎、缅甸蟒、咸水鳄遍布其中,构成了一张无形的死亡之网。

日军遭遇的第一个“杀手”,是肉眼难辨的疟蚊。在雨季的雨林中,每立方米空间竟聚集着500只疟蚊,它们携带的疟原虫能在24小时内侵入人体,引发恶性疟疾。

这种疾病的发作毫无征兆:患者先是突发40度高烧,陷入胡话谵妄,有的人会对着空气大喊“天皇万岁”,有的人则哭诉着要回家;随后全身剧烈颤抖,牙齿打颤的声音在寂静的雨林中格外刺耳;最终,疟原虫会破坏肝脏和肾脏,导致脏器衰竭死亡,整个过程往往不超过72小时。

日军第15师团第51联队的遭遇,是这场“疟疾灾难”的缩影。这个3000人的联队在突破英军第一道防线后,仅用两周时间就有2000人被疟疾击倒。


热带雨林

联队长山崎四郎在日记中写道:“每天清晨都能发现十几具尸体,有的还保持着行军姿势,有的则蜷缩在树下,嘴角挂着白沫。活着的人也大多发着高烧,只能互相搀扶着前进,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栽进湍急的溪流里,连呼救的力气都没有。”

更绝望的是药品的匮乏。日军携带的奎宁很快耗尽,军医们无计可施,竟只能用“符水”应对——他们将写有“武运长久”的黄纸烧成灰,溶于水中让士兵喝下,声称“能驱邪避病”。这种愚昧的做法不仅毫无效果,反而加速了士兵的死亡。

根据日军战后档案统计,整个英帕尔战役期间,共有5.3万日军死于疾病,其中90%是疟疾,这个数字是战死人数(约1.7万)的三倍之多。部分部队的疟疾感染率甚至高达90%,第31师团某大队在撤退时,全大队仅剩下37名健康士兵,其余要么病死,要么因高烧失去行动能力被遗弃。

比疟疾更令人恐惧的,是雨林中潜伏的猛兽。孟加拉虎是这里的“顶级猎手”,它们似乎摸清了日军的弱点——体力不支、警惕性低,专门在宿营地周边埋伏。每天夜晚,都会有日军哨兵被老虎拖走,只留下一滩血迹和半截尸体。

第33师团士兵森田一郎回忆:“有天晚上,我听见不远处传来战友的惨叫,跑过去一看,只看到一只老虎叼着他的腿消失在树林里,地上只剩一只军靴。我们想追,却连老虎的影子都找不到,只能在原地发抖。”

英军后来在战场清理时,在多处老虎巢穴中发现了日军的军牌、纽扣和人骨,其中一个巢穴竟堆积了30多块头骨。

6米长的缅甸蟒同样致命。雨季来临时,这些巨蟒会因栖息地被淹没而四处游荡,常常钻进日军的帐篷或睡袋。有士兵在清晨醒来,发现身边的战友已被蟒蛇缠绕得面目青紫,身体扭曲成诡异的形状,睡袋里只剩被绞碎的内脏;还有人在如厕时被蟒蛇从背后偷袭,喉咙被瞬间缠住,连呼救都发不出声。

日军第15师团的军医手册中,有这样一段记录:“7月12日,一名士兵在河边排便时被蟒蛇袭击,等我们赶到时,他的上半身已被蟒腹吞没,只能用刺刀剖开蟒腹将其救出,但人早已死亡。”


热带雨林

在钦敦江和周边的溪流中,咸水鳄是另一个“死亡使者”。这种鳄鱼体长可达7米,咬合力超过3000磅,能一口咬断成人的大腿。1944年8月,日军第31师团的30名伤兵试图渡过钦敦江撤退,当他们乘坐木筏行至江中心时,十几条咸水鳄突然从水中冲出,瞬间掀翻木筏。

士兵们在水中挣扎,鳄鱼则疯狂撕咬,最终只有13人侥幸上岸,其余17人全部葬身鳄腹。一名幸存者后来回忆:“我看见一条鳄鱼咬着战友的胳膊,直接把他拖进水里,水面上很快就红了一片,那种场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最让日军崩溃的,是无处不在的山蚂蝗。这种体长不足5厘米的生物,却有着极强的吸血能力——每条山蚂蝗能吸食自身十倍体重的血液,且叮咬时会分泌麻醉剂,让人察觉不到疼痛。

它们潜伏在树叶、草丛和腐叶下,只要日军士兵经过,就会立刻爬上裤腿、袖口,甚至钻进鼻孔、耳朵和尿道。士兵们每天都要花费2-3小时清理身上的山蚂蝗,但仍防不胜防。

日军第33师团士兵佐藤健二在日记中写道:“晚上睡觉前,我检查了全身,以为没有蚂蝗了,结果第二天醒来,感觉鼻子里有东西在动,一抠竟拉出一条3厘米长的蚂蝗,鼻子里全是血。还有个战友更惨,蚂蝗钻进了他的尿道,军医只能用镊子硬拔,他疼得满地打滚,最后还是感染了,没几天就死了。”

山蚂蝗的叮咬不仅导致士兵失血过多,还会传播细菌,引发败血症,许多士兵就是因为小小的蚂蝗叮咬,最终痛苦死去。

除了这些“生物杀手”,雨林本身的环境也在不断吞噬日军的生命。雨季时,山体滑坡频发,常有整支小队被埋在泥石流中;腐叶下的沼泽能在几秒内将人吞没,只留下一顶钢盔作为标记;雨林中几乎没有可饮用的淡水,士兵们只能喝浑浊的溪水,结果大多患上痢疾,上吐下泻,身体迅速垮掉。

正如一名日军战俘所说:“英军的子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片雨林——它像一张巨大的嘴,每天都在吃掉我们的同伴,没人知道下一个会是谁。”

牟田口廉也那句“没粮食?那就吃草。敌人子弹打不死真正的武士”的狂言,在战役打响三周后,就变成了日军的残酷现实。由于英军在撤退前已坚壁清野——烧毁了所有粮食仓库,带走了能吃的牲畜,甚至破坏了田间的作物,日军“因粮于敌”的幻想彻底破灭。


热带雨林

而他们携带的20天口粮,在高强度行军和作战中早已消耗殆尽,后勤补给线又被盟军空军和缅甸游击队切断,十万日军很快陷入了“饥饿地狱”。

日军的饥饿历程,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人性的逐步崩塌。第一阶段是“动物性掠夺”。口粮耗尽后,日军首先将目标对准了驮运物资的牛马大象。他们宰杀这些牲畜,生吃或用篝火烤熟,连内脏和骨头都不放过——骨头被敲碎吸食骨髓,牛皮则被煮成胶状吞咽。

很快,2.5万头牛马和3000头大象就被吃了个精光,日军又开始捕捉雨林中的猴子、蜥蜴、蛇甚至毒蛙,只要是活物,几乎都成了他们的食物。第15师团士兵山田勇回忆:“我们每天的任务就是找吃的,看到猴子就用石头砸,抓到蛇就直接剥皮,有时候连毒蛙都敢吃,反正饿死也是死,毒死也是死。”

当野生动物也被捕捉殆尽后,日军开始煮食皮鞋、皮带、背包等皮具,这些物品中的皮革纤维难以消化,许多人因此患上严重的肠胃疾病,腹痛不止。

第二阶段是“植物性啃食”。当动物性食物消失后,日军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雨林中的植物上。他们啃食树皮、挖掘草根、采摘野果,甚至吞咽难以消化的泥土。树皮需要用刺刀刮掉外层,煮上几个小时才能变软,味道苦涩难咽;草根大多带有毒性,吃了会呕吐腹泻;野果更是危险,许多士兵因为误食毒果,嘴唇和舌头肿胀,最终窒息死亡。

第31师团某联队的军需官在报告中写道:“士兵们每天只吃少量树皮和草根,体重急剧下降,平均每人瘦了20斤,有的人连举枪的力气都没有,只能靠战友搀扶着前进。”更悲惨的是,雨季的雨林中,许多植物腐烂变质,吃了之后会引发食物中毒,日军的死亡率进一步攀升。

第三阶段,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人吃人”。当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耗尽,生存压力达到极限时,日军彻底陷入了人性的崩塌。


热带雨林

这种极端行为最初只是个别现象——有的士兵偷偷吃掉死去战友的尸体,被发现后遭到惩罚;但随着饥饿加剧,“人吃人”逐渐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则:需经上级默许,由部队抽签决定“牺牲者”,将其作为“粮食”分配给其他士兵。

英军后来在战场清理时,发现了多具日军尸体,这些尸体的“排骨被剃光”,肌肉组织被剥离,显然是被同类食用过。一名英军士兵回忆:“我们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三具日军尸体,其中两具只剩下骨架,另一具的大腿肌肉被割掉了,旁边还有煮肉的铁锅和刺刀,场面让人作呕。”

日军战俘中村太郎在接受盟军审讯时,曾痛苦地回忆:“我们连撒尿都要过滤,因为可能有同伴会偷偷喝掉。每个人看彼此的眼神都变了,充满了恐惧和贪婪。有一次,我们小队抽签,抽到了一个18岁的新兵,他哭着求我们放过他,但最后还是被……那种滋味,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现在一想到肉就恶心。”

日军的弹药同样面临枯竭。由于补给线被切断,第15、31师团全程未得到任何弹药补充,士兵们的步枪平均只剩3-5发子弹,重机枪几乎成了摆设,只能用刺刀和石头作战。而英军则凭借充足的空中补给,弹药和粮食源源不断,甚至能每天喝到热咖啡、吃到罐头。

这种悬殊的后勤差距,让日军的进攻彻底沦为徒劳——他们多次向英军阵地发起冲锋,却因缺乏弹药和体力,大多倒在英军的机枪火力下,尸体在阵地前堆积如山。

1944年6月,雨季全面来临,那加山脉的道路彻底瘫痪,日军的进攻完全停滞。第33师团长柳田元三、第31师团长佐藤幸德先后向牟田口廉也请求撤退,却被牟田口斥为“丧失斗志”,柳田元三甚至被当场撤职。

直到7月2日,东京大本营才通过电台下达“停止乌号作战”的命令——此时的日军已丧失基本战斗力,撤退变成了毫无秩序的溃逃。士兵们扔掉了武器,放弃了伤员,只顾着向钦敦江方向逃窜,许多人在溃逃途中被疟疾、饥饿或猛兽吞噬,只有少数人侥幸渡过钦敦江,回到缅甸境内。

1944年8月,英帕尔战役正式结束。这场持续五个月的战役,最终以日军的惨败告终:出发时的10万大军,活着返回缅甸的不足4万人,其中第31师团损失最为惨重,98%的官兵永远留在了那加山脉的雨林中;而英军方面仅伤亡约1.6万人,其中战死不足4000人。


热带雨林

正如英军第14集团军司令斯利姆在战后报告中所说:“我们根本没怎么开枪,是这片雨林吃掉了整个日本军团。”

英帕尔战役的惨败,彻底改变了东南亚战场的态势。日军不仅损失了10万有生力量,更丧失了在东南亚的战略主动权,从此转入全面防御;而盟军则以英帕尔为基地,逐步反攻缅甸,最终在1945年收复缅甸全境,重新打通了滇缅公路,为中国战场的反攻提供了物资支持。

这场战役也成为日军陆战史上的“耻辱柱”,被日本军事史专家称为“最无谋的作战”。

战后,牟田口廉也被日本国内骂为“鬼畜将军”,他的狂妄和无能成为舆论攻击的焦点。1945年日本投降后,牟田口被盟军逮捕,但因“未涉及战争罪行”被释放。此后,他隐居在东京郊区,靠撰写回忆录为生,却始终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在回忆录中宣称“英帕尔的失败是因为士兵丧失了武士道精神”。

这种执迷不悟,让他彻底被日本社会抛弃,晚年生活潦倒,1966年在孤独中死去,临终前仍喃喃自语“英帕尔……英帕尔……”。

而那加山脉的雨林中,至今仍残留着战役的痕迹。当地土著居民在雨林中劳作时,常会发现日军的钢盔、军牌、步枪和尸骨,有的尸骨还保持着行军或挣扎的姿势,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苦难。

土著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每到雨季,夜深人静时,就能听见雨林深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和微弱的军号声,伴随着“天皇万岁”的呼喊,仿佛那些饿死、病死、被猛兽吞噬的日军士兵,仍在雨林中漫无目的地行军——当地人称之为“鬼兵行军”,每次听到都会远远避开,认为这是“被诅咒的灵魂在寻找回家的路”。

英帕尔战役的教训,远比胜负本身更值得深思。这场战役的失败,表面上是牟田口廉也的狂妄和后勤的崩溃,本质上却是军国主义“人定胜天”思想的破产——日军试图用意识形态对抗自然规律,用“武士道精神”弥补后勤缺陷,最终只能沦为自然的祭品。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突发!深圳一上市公司董事长,被安徽颍上县监察委立案调查,并实施管护,上月他还向大学捐赠王阳明雕像

突发!深圳一上市公司董事长,被安徽颍上县监察委立案调查,并实施管护,上月他还向大学捐赠王阳明雕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23:30:08
墨西哥牛油果之都市长怀抱幼子被当众枪杀,曾誓言根除贩毒集团,该州4年7位市长遇害

墨西哥牛油果之都市长怀抱幼子被当众枪杀,曾誓言根除贩毒集团,该州4年7位市长遇害

红星新闻
2025-11-03 14:06:23
演都不演了!全红婵复出夺冠不到24小时,三大恶心情况发生了

演都不演了!全红婵复出夺冠不到24小时,三大恶心情况发生了

丁丁鲤史纪
2025-11-03 14:55:34
突发!美国海军船厂发生大规模械斗死伤惨重,核航母潜艇受损!

突发!美国海军船厂发生大规模械斗死伤惨重,核航母潜艇受损!

李博世财经
2025-11-03 17:17:48
要熬多久,我们的经济才能反弹?

要熬多久,我们的经济才能反弹?

流苏晚晴
2025-11-03 19:04:51
李在明支持率53%,高市早苗支持率82%

李在明支持率53%,高市早苗支持率82%

天真无牙
2025-11-03 13:32:06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素然追光
2025-10-17 02:45:03
伊朗披露哈马斯前领导人哈尼亚遇刺细节:一枚导弹“击穿窗户”,他当时正在打电话

伊朗披露哈马斯前领导人哈尼亚遇刺细节:一枚导弹“击穿窗户”,他当时正在打电话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9:44:58
从张家界赤裸裸搞钱的所长到怀化蛮横扣人的所长,都有湘西遗风

从张家界赤裸裸搞钱的所长到怀化蛮横扣人的所长,都有湘西遗风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3 12:02:05
10岁患儿被切除6个器官迎来反转!舆论从网暴医生,转为网暴父母

10岁患儿被切除6个器官迎来反转!舆论从网暴医生,转为网暴父母

垛垛糖
2025-11-03 14:51:45
卫冕冠军遭绝杀!全运会浙江0-1 末轮不胜山东=出局 王钰栋被换下

卫冕冠军遭绝杀!全运会浙江0-1 末轮不胜山东=出局 王钰栋被换下

我爱英超
2025-11-03 18:46:32
四川:完全赞成、坚决拥护

四川:完全赞成、坚决拥护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3 18:55:01
特朗普访华安排有变,他提出的时间表,中方不同意,推迟了2个月

特朗普访华安排有变,他提出的时间表,中方不同意,推迟了2个月

影孖看世界
2025-11-03 18:41:30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晓鰀爱八卦
2025-11-02 13:48:27
3换3!交易彻底失败!西部最烂球队诞生

3换3!交易彻底失败!西部最烂球队诞生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4 00:03:53
台湾问题已接近“临界点”,两大信号已释放,大陆可能要动手了!

台湾问题已接近“临界点”,两大信号已释放,大陆可能要动手了!

小lu侃侃而谈
2025-11-03 19:21:05
正式签协议前,美代表翻脸了,将继续对华调查,我外交部斩钉截铁

正式签协议前,美代表翻脸了,将继续对华调查,我外交部斩钉截铁

玉涵简书
2025-11-03 15:33:06
疑似张智栋前同事发文:北大高材生,成为世界闻名大毒枭

疑似张智栋前同事发文:北大高材生,成为世界闻名大毒枭

吃瓜体
2025-11-03 11:15:35
美交通部长称或因政府“停摆”关闭空域

美交通部长称或因政府“停摆”关闭空域

界面新闻
2025-11-03 22:37:43
2025-11-04 04:00:49
阿燕姐说育儿
阿燕姐说育儿
分享育儿
483文章数 267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这21位欧美女神,惊艳得让人窒息!

教育要闻

康熙身边的洋顾问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