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说,如果日本在占领东北的时候,提前发现了大庆油田,是否会改变历史走向?答案是一定会!
日本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在东北勘探寻找石油,因为他们当时正处于工业爆发期,石油作为工业血液,几乎是工业发展的刚需产品。
不过他们找了20多年都没能找到大庆油田,也算是天佑中华了。1941年,日本之所以要袭击珍珠港,其实也是因为老美不肯再把石油卖给他们。没了石油,日本的航母、坦克、飞机、装甲车等就开不动,那他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希望就破灭了。
所以他们宁可挑战当时最富有的美国,也要打这一仗。打赢了,那日本在太平洋上将称王称霸。打输了,那就一切都完了。这也算是一场豪赌。
![]()
豫湘桂会战,给了日本继续打下去的底气
1944年初,其实世界战场已经逐渐明朗,德军基本是败局已定,日本虽然在大陆还能耀武扬威,但是在海上,已经被美军打得退无可退。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打算将东北和缅甸用铁路连成一条线,好将东北的物资装备,通过这条南北贯通线,运输到缅甸去。为此,从1944年4月,日本发动了豫湘桂会战,他们称之为一号作战计划。
谁也没想到,这个时候已经初现疲态的日军,居然先后在河南、湖南、广西取得大胜,到了1944年12月份,还真的让他们打通了这条南北贯通线。
常凯申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直呼耻辱,认为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耻辱。
的确是这么回事,作为被老美强行抬入世界四强的大国话事人,居然在盟军全部打胜仗的情况下,吃了这么一个大败仗。这老脸是真没地方搁了。
本来已经心灰意冷的日本人,忽然在大陆上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那他们自然重拾信心,。认为还可以继续玩下去。
到了1945年2月,英美苏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的时候,也就没有喊中国。理由其实不言自明,你已经被排除出了四强行列,自此世上只有三强了。也因此,斯大林才会在雅尔塔会议上要了那么多,比如说外蒙、中东铁路、旅顺大连等。
![]()
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占据了主动性
1941年12月,日军袭击了珍珠港,这导致美国直接参与了战争。到了1942年6月,美国在中途岛海战中,就已经取得了胜利,并且损毁了日本的主力航母,使得他们失去了主动性。
紧接着,到了1942年8月,盟军以1.4万人伤亡的代价,灭了日军2.5万人,并且拿下了瓜岛。这标志着盟军在太平洋上的全面反攻。
1944年6月,美军以15艘航母、956架飞机,进军马里亚纳群岛,结果遭遇日军的9艘航母、473架战机的拦截。双方展开海上大战后,美军击沉日军3艘航母、378架飞机,自身损失123架飞机,顺利夺取马里亚纳群岛,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这一战也让日本彻底失去了远洋作战的实力。他们的确可以再造航母和飞机,但这都需要时间,很显然,美军不想给他们这个时间了。
1944年10月,日本出动了剩余的4艘航母、9艘战列舰,打算死守菲律宾。结果盟军出动17艘航母、12艘战列舰,双方在莱特湾一带展开二战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最终日本的4艘航母全部被击沉,日本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
到这个时候,其实日本已经不具备在太平洋上与美军一较高下的实力了。但是他们还是死守着几座防卫日本的门户小岛。为此,接下来就是美军登陆作战,夺取这些岛屿的战役了。
可以说正是这些登陆战,让美军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计划。
1945年2月,盟军出动11万人,登陆围攻2.3万驻守硫磺岛的日本守军。结果日军依靠掩体顽强抵抗,导致盟军伤亡2.8万人,也创下了美军单次战役最高的伤亡纪录。当然了,最后除了俘虏了216人外,其余日军全部阵亡。盟军顺利拿下硫磺岛,自此,轰炸日本本土的战机便可全程护航了。
1945年4月,50多万盟军开始进军冲绳,也就是琉球群岛。日军则投入了10万大军防守,最终造成了7.5万盟军伤亡,日军包含平民伤亡超过了11万,再次战败。盟军由此夺取了冲绳群岛,距离打击日本本土,仅一步之遥。
所以说,整个太平洋战场,几乎都是美军在掌握主动性。日本在中途岛海战失败以后,便只能被动挨打。但这并不是日本彻底战败的原因。
![]()
日本经济越打越差,才是日本必败的根源
经济问题,永远是最大的问题。不管你在外面怎么打拼,如果家里负债累累,那你所有的努力就都白搭。但如果家里充实,哪怕你在外面混不好,回来至少还有底气。
其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一样的,只有经济强盛了,打仗才有底气。你看俄罗斯,别看俄乌战场似乎双方处于拉扯状态,其实俄罗斯的经济已经越来越差劲了。从战略角度来说,他们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现在的一切,都只是在走流程罢了。
大帝现在要做的,就是抓住一个历史的契机,体面地结束战争。然后再想办法打通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线,从而慢慢恢复经济。
为啥?因为再打下去,大家都没饭吃了。当年沙皇尼古拉二世之所以下岗,不就是因为圣彼得堡的市民们没有面包吃,一怒之下把他给推翻了嘛!
日本当时的情况也差不多,虽然在大陆取得了豫湘桂会战的胜利,但在太平洋战场输大发了。再加上他们长年累月的战争,导致经济崩塌,事实上已经不允许他们继续战斗下去了。
由于盟军的战略轰炸,日本的工业产能大幅度缩水,在1945年初就只剩下了战前的10%左右了。因此,日本当时的钢产量也只剩下了战前的1.4%左右,这点产量造飞机航母,基本是杯水车薪。
再加上他们常年将资金投入到军工产业,导致民生产业日渐凋零。等到军工产业停滞不前甚至大幅度倒退时,民生行业也没有崛起,最终经济只能走向崩盘。
![]()
哪怕没有原子弹,日本也撑不了多久了
1945年日本提出了一亿玉碎的计划,其实那时候日本只有7000多万人,说一亿玉碎,完全是为了凑个整,吓唬一下老美。
老美要想登陆作战,就必须要掂量一下,自己是否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来对付每一个日本人。且不说这种说法是吓唬人的,就算是真的,那么当时日本本土能上战场的还有多少呢?其实也不多了。
在中国,日本就已经消耗掉了大量精锐,此外还有60万关东军在东北,这地方他们不可能拱手让人。剩下一帮老弱病残孕,怎么和全副武装的美军较量呢?
输掉这场战争,基本是定局了。日本天皇无非是要用这种方式,威慑一下美国人,好给自己寻一条体面的退路罢了。
就算当初没有原子弹,日本经济崩溃以后,也坚持不下去了。打掉他们的补给船,围困一阵子,到时候日本人连一口饭都吃不上,哪还有心思打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