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10月17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回望十四五 奋楫启新程”主题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会上烟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喜强介绍了市民政局在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方面的工作情况。
“十四五”期间,烟台市民政局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精准施策、精细服务,织密扎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构建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提升了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通过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多项制度、出台《烟台市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细则》,构建起有效的梯度救助格局。2021年以来,全市新纳入低保对象25887人,特困人员10159人,低保边缘家庭15768人,刚性支出困难家庭64人,共实施急难型临时救助9586人次。
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2025年,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069元和872元,城乡低保标准之比由2020年底的1.34:1缩小至1.23:1。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低保标准1.4倍同步调整,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497元和1221元。全自理、半护理和全护理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费标准按照当地上年度最低工资标准的1/10、1/6、1/3执行。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扩大社会救助服务供给。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指导意见》,积极实施“惠民生·暖民心主动帮办日”“情暖万家·爱心陪护”等系列活动;同时扎实推进“慈善救急难双百行动”,以项目化方式运作13个慈善项目,着力打造具有烟台特色的“温情救助”模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持续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工作。目前,全市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中,纳入低保、特困、低边范围人数占所有脱贫享受政策人口比例达到82%,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强化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实时对接20个部门的46类数据,并定期查询96家银行、保险机构的金融资产信息,精准掌握救助家庭经济状况;同时,建立“进入-拒止”双维度预警指标,做到风险早发现、处置快响应、流程可追踪、结果有反馈,显著提升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