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无锡日报)
10月30日午后,家住滨湖区河埒街道蠡桥社区的73岁独居老人张阿婆坐在整洁的客厅里,看着社工志愿者小华细致地排查厨房安全隐患,一旁的签约家庭医生小王耐心讲述用药指导,脸上满是笑意。在蠡桥社区,这样的“敲门问好”行动每周都会开展,实打实的帮助、面对面的关爱,成为困境老人生活里最温暖的日常。
织密主动发现网络,实现早发现早救助
“临时救助可以理解为政府提供的‘紧急备用金’,是帮助咱们老百姓渡过眼前难关的。”在小区“主动申报日”上,社工小杨正用大白话讲解救助政策。每月一次的宣讲,有效拓宽了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和民情征集渠道。
![]()
蠡桥社区发挥“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作用,定期对接民政、残联等部门,实现信息互通;组织网格员、社工每周开展“敲门行动”,对困境儿童、高龄独居老人、重度残疾人等进行重点排查、登记造册;搭建“主动申报日”“仙蠡夜话”等平台,引导支部书记、楼组长及时上报责任区内困难群体的动态信息。如今,“一人一档”的救助需求台账,确保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构筑分类施策体系,推动精准救助增效
“现在我也能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了!”在蠡桥社区残疾人车间就业的残友小崔自豪地说。自2018年打造残疾人车间以来,社区已帮助20余名残障人士实现就业增收,并定期组织文体、康复活动,助力他们重拾信心、融入社会。“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解决温饱,更是点燃希望。”社区工作人员说。
![]()
为精准匹配困难群众需求,蠡桥社区创新完善“五型”救助服务清单,提供兜底型、改善型、发展型、关爱型、预防型等差异化服务。从打造“星星益站”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到为残障群体链接康复资源;从为困难家庭子女提供课外辅导,到为有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众提供技能培训,社区始终坚持分层分类,将救助服务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
搭建资源联动平台,凝聚社会救助合力
“要不是快递员小贾在给我送饭时发现异常,后果我真是不敢想。”回想起在家摔伤的经历,残障人士袁师傅仍心有余悸。如今,社区为他安装了“一键呼救”设备、结对党员志愿者,让他的生活多了份安心。
这样及时有效的救助,得益于社区搭建的社会力量参与平台。通过党建共建、项目发布、资源链接等方式,社区引导机关部门、慈善组织等多方力量协同参与。目前,由25家党建共建单位组成的“社会救助星火联盟”已完成爱心帮扶项目30余个、完善服务清单23条,定期开展的微心愿认领、志愿服务、党员结对认亲等活动,为服务类救助注入源源不断的社会活力,正悄然织就一张有温度的民生保障网,让困难群众的生活更有尊严、更为幸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