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走进卢氏县东明镇黑马村,烟叶种植大户鲁青霞正从烤房中取出烤好的烟叶。“现在的生物质烤房省工省钱,我再也不用半夜起来给烤房加煤了。”鲁青霞说。
![]()
(鲁青霞正从生物质烤房中取出烤好的烟叶)
鲁青霞是远近闻名的种烟大户。这几年,她每年都种烟80亩,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不仅还清了前些年因公公治病欠下的数十万元债务,还逐渐走上了致富路。她口中的生物质烤房,全名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是利用废木头、废香菇袋料、植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加工而成的颗粒作为燃烧物的一种新型烟叶烘烤房。与传统燃煤烤房相比,具有节能环保、降低成本、提升品质等明显优势。
在杜关镇显众烘烤工场,30座连体电烤房分列两行,显得更为壮观。
今年种烟32亩的显众村烟农姚书武指着烤房外墙上的操作屏说,过去烤一炕烟要天天守着“烟熏火燎”的烤房,在烟叶变色的关键期,甚至晚上都不敢合眼,但现在的电烤房只要在屏幕上操作,就可实现对烟叶烘烤温度、湿度及烘烤变黄期定色、干筋的全部控制。姚书武说,“而且这种烤房成本也比原来要低,一度电6毛钱,一炕烟比原来烧煤要省三四百块钱。”
杜关烟叶收购站站长袁森总结说,这种电烤房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由电脑智能控制,可实现一键烘烤,大大降低烟叶烘烤工作量;二是使用电能,极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三是烟叶烘烤质量更好,黄烟率更高。
卢氏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周洋说,烟叶烘烤房从土坯房上排式到砖墙下排式再到如今的连体烤房,烘烤燃料从过去的燃煤到如今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电能,简直就是一场“烘烤革命”。“这种以智能化烤房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改变着烟叶烘烤的面貌,开启着‘智慧烘烤’新时代,这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写照。”周洋说。
周洋还介绍,近年来,卢氏县依托“金叶惠农”线上平台,聘任210余名烘烤师,烟农通过“金叶惠农”平台线上下单烘烤业务,就可实现从“自个烤”到“专业烤”的转变,不断推动烟叶烘烤向标准化、智慧化转型升级。他说:“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助力烟农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利民之策,也是推动卢氏烟区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计。”
据了解,2025年,卢氏全县烟叶合同种植9.4万亩,合同收购23.194万担。全县新建电烤房847座,新建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431座,改造电烤房1833座,配套烘烤工场附属设施95处。同时,新建2个防雹增雨作业点、1个雷达站,为烟叶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
(来源:三门峡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