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均0.2公斤,不到美国十分之一,中国人为啥不吃黄油?

0
分享至

前言

“黄油”,可以说是欧美厨房油脂区的C位,堪称西餐灵魂之一

它能让法国年人均消费8.3公斤,北欧丹麦人均8.5公斤,美国也达到了人均2.6公斤,而我国的人均消耗量才0.2公斤,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



那么,为什么中国没多少人吃黄油呢?都是动物身上提取的油,中国人又为何却对猪油情有独钟呢?

黄油or猪油

一切的根源,要从中式厨房里那口滚烫的炒锅说起,中餐的灵魂,在于一个玄妙的词——“锅气”。这股焦香镬气,源自于食材在超过200摄氏度的高温下与热油发生的奇妙反应。



而黄油,恰恰在这第一关就败下阵来,它的物理属性存在着一个“先天缺陷”:烟点太低了,大约只有150摄氏度,这意味着,当中式炒锅里的油温刚刚达到爆香姜蒜的基础标准时,黄油就已经顶不住了。

它会迅速焦化、变黑,散发出一股令人不悦的苦味,而非期待中的奶香,更重要的是,从现代健康的角度看,任何油在超过烟点后持续加热,都可能产生不受欢迎的副产品,比如那个臭名昭著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



黄油显然不是为中式爆炒而生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猪油

猪油的烟点高达200摄氏度,它的化学性质与中式厨房的需求堪称天作之合,完美承受住了那一次次猛火的考验,证明了中餐对油脂的选择,绝非随性而为,而是基于千百年实践的科学定论。



即便黄油能侥幸闯过物理关,它还得面对味觉体系的审判,黄油最引以为傲的特质,就是那股浓郁的奶香味。

在西餐里,这种风味是一种强大的增益效果,无论是涂抹面包、拌入土豆泥,还是用来煎一块滋滋作响的牛排,它都能让食物的香气瞬间升华



但这种“奶香”,在中国传统菜肴的风味框架里,却更像一个不请自来的“入侵者”,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当一位厨师试图用黄油来烹制一盘经典的鱼香肉丝,那会是怎样一幅怪异的画面?葱姜蒜的辛香、泡椒的酸辣,混合着一股格格不入的奶味,这简直是一场味觉上的灾难

这种冲突感,或许还埋藏着更深的生理根源,研究显示,超过八成的中国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这种普遍的体质,可能已经在我们几千年的饮食演化中,形成了一种对“奶腥味”的潜意识警惕或疏离。



食用习惯的差异更是加剧了这种隔阂,西方人习惯将黄油冷食,直接涂抹在面包上,而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饮食观则偏爱热食与熟食,习惯于将牛奶加热饮用,对于一块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冷硬的油脂块,很多人除了偶尔煎牛排,真的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不同文明历史

黄油与猪油在餐桌地位上的天壤之别,追根溯源,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文明模式的缩影,这背后,是农耕与游牧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分野。



中国的文明根植于土地,在精耕细作的农耕社会里,猪是最具经济效益的动物,它不挑食,生长快,是获取蛋白质与脂肪最高效的途径。

养猪业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而猪油,正是这条成熟产业链中再自然不过的副产品,成本极低,唾手可得,它的普及,是经济理性的必然。



黄油的起源则完全是另一条故事线,它诞生于广袤的草原,是游牧民族智慧的结晶,面对大量的牛奶产量和保鲜难题,他们发明了将牛奶制成黄油的储藏方法

但值得注意的是,黄油在欧洲真正走向大众,并非自古以来,而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直到19世纪末离心机被发明出来,黄油才实现了工业化量产,价格变得亲民



在此之前,它长期是欧洲贵族餐桌上的奢侈品,冷链技术的进步,更是进一步巩固了它在西方世界的地位。

历史的烙印,清晰地投射在今天的市场价格上,在中国,黄油的原料——牛奶,本身成本就高,产量也远不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



这使得进口黄油价格昂贵,大约50块钱,连一斤都买不到,而同样的价钱,你却可以轻松提回一大桶5升装的花生油

短暂狂欢

当然,要说中国人完全不碰黄油,也并不准确,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黄油正凭借一些新的消费场景,艰难地撕开了一道口子,只是这种融合,带着明显的局限性



这股潮流的最大推手,无疑是烘焙行业的兴起,无论是街角的面包店,还是精致的甜品坊,它们都是黄油的消耗大户,制作酥脆的糕点和香甜的蛋糕,离不开大量黄油的加持,可以说,黄油在中国找到了一个完全符合其特性的“舒适区”。

而“网红经济”则像催化剂,时不时地点燃一把火,还记得那款曾经火爆全网的黄油年糕吗?据说,某品牌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卖出了超过2000万个,它制作简单,用空气炸锅就能搞定,一度带动了黄油的家庭端销量。



但网红的风刮得快,散得也快,黄油年糕的热度迅速消退,很快就被新的爆款美食所取代,无论是后来的黄油煎蘑菇,还是黄油拌饭,它们的成功更多依赖于“新奇感”,而非“必需性”。

这些新兴的用途,无论是甜点、小吃还是尝鲜的菜品,都游离于国人一日三餐的主流食谱之外,更像是生活的“补充”或“娱乐”项目



随着当代人健康意识的提升,对高热量甜品的消费日趋谨慎,这也为黄油的未来划定了一个清晰的天花板,它很难从一个偶尔尝鲜的“配角”,逆袭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结语

归根结底,黄油在中国的“水土不服”,并非质量优劣之争,而是一场由物理特性、味觉感知、历史经济结构与现代角色定位共同造成的系统性错位,它在中国的餐桌上显得格格不入,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因为它不合适。



信息源:

《什么是好黄油,你真的了解吗?》中国食品工业杂志2025-08-31
《动物黄油和人造黄油分不清?妙招来了》光明网2024-12-12
《一年吃掉7亿头猪的中国人有多爱吃 餐桌变迁的秘密》澎湃新闻2024-09-23
《猪油,到底该吃还是不该吃?看看专家怎么说》长沙晚报2024-07-19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WTT德国冠军赛落幕!日本包揽2金,18岁松岛辉空4-1胜邱党夺冠

WTT德国冠军赛落幕!日本包揽2金,18岁松岛辉空4-1胜邱党夺冠

全言作品
2025-11-10 02:30:53
小米“双11”战报夺冠被打脸:自家统计的数据,纯属自娱自乐

小米“双11”战报夺冠被打脸:自家统计的数据,纯属自娱自乐

吃瓜局
2025-11-07 14:15:39
吴宜泽爆冷夺冠!赛后来听听各界媒体专家怎么说,含金量太高了

吴宜泽爆冷夺冠!赛后来听听各界媒体专家怎么说,含金量太高了

老糿尾声体育解说
2025-11-09 23:44:33
唐朝古籍里发现月亮的离奇记载:表面凹凸不平,有8万名专人维修

唐朝古籍里发现月亮的离奇记载:表面凹凸不平,有8万名专人维修

丞丞故事汇
2025-11-09 12:50:18
日本神奈川两名警察在值班室多次发生“性关系”,被人匿名举报处以“扣工资”惩罚……

日本神奈川两名警察在值班室多次发生“性关系”,被人匿名举报处以“扣工资”惩罚……

日本物语
2025-11-09 20:34:52
过人王,多库是2025年英超首位成功过人突破100次的球员

过人王,多库是2025年英超首位成功过人突破100次的球员

懂球帝
2025-11-10 06:24:29
上海某辅导员估计肠子悔青!都退学了,学生还把失盗事件抖出来…

上海某辅导员估计肠子悔青!都退学了,学生还把失盗事件抖出来…

火山诗话
2025-11-09 13:51:32
上海宣布:中本贯通专业新增16个!又一所高校加入试点

上海宣布:中本贯通专业新增16个!又一所高校加入试点

新民晚报
2025-11-09 19:29:47
副院长与眼科副主任不雅视频事件:停诊风波背后的真相曝光!

副院长与眼科副主任不雅视频事件:停诊风波背后的真相曝光!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08 03:42:26
与雷军分道扬镳,美的方洪波言论刷屏,十几万字报告拆解小米

与雷军分道扬镳,美的方洪波言论刷屏,十几万字报告拆解小米

公子麦少
2025-11-07 20:43:25
一场2-1!让葡萄牙体育登顶:客场绝杀+7轮不败,本菲卡差4分

一场2-1!让葡萄牙体育登顶:客场绝杀+7轮不败,本菲卡差4分

体育知多少
2025-11-09 10:01:53
田亮儿子14岁近照惊呆网友!身高猛窜颜值逆天,森碟弟弟变霸总,基因强大到全家“撞脸”

田亮儿子14岁近照惊呆网友!身高猛窜颜值逆天,森碟弟弟变霸总,基因强大到全家“撞脸”

今古深日报
2025-11-09 11:14:01
谁能想到?一个县城品牌,成了中产新宠,把波司登逼到墙角!

谁能想到?一个县城品牌,成了中产新宠,把波司登逼到墙角!

渔樵文史
2025-11-08 21:50:03
从全球第一到业绩腰斩,公牛集团被房地产拖垮,十几亿准备跑路?

从全球第一到业绩腰斩,公牛集团被房地产拖垮,十几亿准备跑路?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09 22:17:54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为什么WTO很少被提起了?中国入世谈判花了15年,如今几乎被架空

为什么WTO很少被提起了?中国入世谈判花了15年,如今几乎被架空

顾史
2025-11-08 18:34:04
押注中国!泰王罕见访华,三大诉求曝光,东南亚风向要变了

押注中国!泰王罕见访华,三大诉求曝光,东南亚风向要变了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10 01:45:07
拿40万镑顶薪!利物浦头牌成球霸 空门不传队友+过人0成功仅获6分

拿40万镑顶薪!利物浦头牌成球霸 空门不传队友+过人0成功仅获6分

我爱英超
2025-11-10 03:14:29
“一箭双星”宣告失败,点火8分钟后偏离轨道,24.5亿打水漂

“一箭双星”宣告失败,点火8分钟后偏离轨道,24.5亿打水漂

爱吃醋的猫咪
2025-11-08 22:04:01
不是尹锡悦内乱,是军方政变?承认枪毙李在明,军方集体倒戈!

不是尹锡悦内乱,是军方政变?承认枪毙李在明,军方集体倒戈!

千雪新说
2025-11-09 14:36:20
2025-11-10 06:51:00
禾寒叙 incentive-icons
禾寒叙
分享每天的旅行日常,带你们一起看世界
2352文章数 5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俄核对抗即将“零约束” 人类面临挑战

头条要闻

美俄核对抗即将“零约束” 人类面临挑战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家居
旅游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教育要闻

读3本入门书,跨考轻松破零基础!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旅游要闻

海南面向旅行社、导游等群体解读《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