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航运界网消息,根据 DHL全球连通性指数(Global Connectedness Index),特朗普2.0关税政策似乎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了与普遍预期相反的影响,贸易并未呈现区域化趋势。事实上,2025上半年贸易货物平均运输距离已攀升至约4990公里的新纪录,而世界主要区域内的贸易占比则降至50.7%的历史低点。
![]()
具体而言,DHL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近日联合发布了《DHL全球连通性追踪简报》特别更新版,首次系统性评估了当下美国贸易政策转变对国际贸易与商业投资产生的实质影响。
报告指出,“尽管美国关税已攀升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球贸易仍保持强劲韧性。”
全球贸易预计将持续增长。预测显示,2025至2029年全球贸易量年化增长率将达2.5%,与过去十年增速基本持平。
在美国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仍能持续增长,其原因之一是2024年美国仅占全球货物进口总量的13%和出口总量的9%;另一重要因素是多数国家未效仿美国实施大规模关税上调措施。
贸易区域化趋势未成现实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未来管理中心DHL全球化研究项目主任埃特曼(Steven A. Altman)教授指出,“2025年迄今的贸易与国际商业投资趋势,并不支持全球化正在逆转的观点。诚然当前政策对全球化带来巨大挑战,但企业总体上并未从国际市场退缩,贸易流动的平均距离正创下历史纪录,而地缘政治冲突仅重塑了全球跨境活动中极小部分。”
他表示,“最新数据显示,面对全球互联互通的贸易和商业往来,企业正在应对风险与机遇,而非退守至国家或区域边界之内。”
此外,报告指出:“与普遍认知相反,贸易并未呈现区域化趋势。”
事实上,2025上半年贸易货物平均运输距离已攀升至约5000公里的新纪录,而世界主要区域内的贸易占比则降至51%的历史低点。绿地外商直接投资同样呈现去区域化态势,跨国并购活动的区域化水平则保持稳定。
报告的作者Steven A. Altman教授表示,“如果贸易变得更加区域化,我们认为它会发生在更短的距离内,因为区域贸易是近距离贸易。”
他指出,“相反,贸易平均距离一直在增长,2025年上半年创下了4990公里的新纪录。”
事实上,这并不奇怪,特朗普重返白宫产生了显著的影响。Steven A. Altman教授指出,这表明了进口商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大多数进口商甚至没有等到就职典礼或宣布关税就采取了行动。
他说,“由此,我们能够追踪他们转向替代采购的地方。”
追踪数据显示,“美国托运人没有离家更近,而是转向了东南亚。中国则通过对东盟地区出口增长完全抵消了对美出口下滑,同期对非洲、欧盟等其他市场的出口规模也实现大幅增长。即便在美国提前采购潮消退后,全球贸易量仍持续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他补充称,“当然,你可以选择任何一对国家或地区;有趣的是,最近南非从印度进口的份额有了更显著的增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区域贸易创下了50.7%的历史新低。”
他强调,“然而,最近人们near-shoring可能性非常感兴趣,这可能会导致未来贸易模式更加区域化——但就目前而言,情况正好相反。”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