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虎井沉城”难道是八千年前沉没的史前文明?

0
分享至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故事,从43年前的一桩悬案说起……

潜水专家谢新曦在澎湖海域苦苦探寻6年后,终于见到了眼前的虎井沉城。

这是一个十分标准且诡异的水下结构。



正南正北,十字围墙,每一段围墙长100米,正北方的围墙上还顶着一个直径20米的正圆形结构。

所以,这是什么?

谢新曦从疑似「砖缝」的地方出入一把蛙人刀,刮取样本。

同时,他还发现,这一段长约50-80米的墙体保存相对完整,是一个顶部宽约1.5米,底部2.5米的梯形墙体。



一定是远古人类留下的遗迹吧。

可如此怪异的城垣,究竟是什么时代,由谁,为了何种目的而修建的呢?

悬案至今未解,但似乎伴随着另一场意外的挖掘,一个古老的文明,一段雄浑的史诗,却悄悄浮出了水面……

8年后……

时间一晃来到了8年后,这天是1990年的5月30日。



一阵电话铃声,划破了浙江萧山文管所的宁静。

电话那头,是一位萧山三中语文老师在说,自己有个学生,叫郑苗,在湘湖边发现了原始社会的文物,有陶片、有骨器、还有玉器和船……

文官人员越听越惊,一个中学生怎么知道自己捡到的陶片是原始社会的东西?

文管调查立刻展开,而中学生郑苗也讲出了一个惊人的故事……

首先,湘湖位于钱塘江南岸,曾经很大,和位于北岸的杭州西湖并称双绝。



但后来,由于水位下降,湖底淤积千年的泥土就露出了地面。

而这些泥土,可是烧陶、制砖的好材料啊。

因此,1960年代,杭州砖瓦厂在湘湖边建立,而郑苗的父亲,就是砖瓦厂的职工。

郑苗说,自己的童年,就是和小伙伴们在泥土中寻宝,有亮如镜面的玉片,有雕刻花纹的陶片,还有神秘的骨器,鹿角、牛骨,玉珠、玉环数不胜数。



自己当年不知道把它们当弹弓子弹打出去多少……

文管专家听到这儿血压都上来了,但郑苗还说,我们后来实在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因为,上初中,第二课就是原始社会,那里面插图的原始社会文物,和我们挖到的鹿角、牛骨差不多啊。

为了证实,我们几个小伙伴还专门跑到余姚的河姆渡博物馆去看,发现河姆渡的东西,还没有我们挖到的精美呢……



但是,这个秘密报告老师吗?

小伙伴儿们觉得肯定不行,这是我们的藏宝基地,万一被收走怎么办?

于是,就这样,我们继续隐藏,直到童年结束,各奔东西的上了高中,郑苗才终于没忍住,跟语文老师说了这个秘密……

我天,这也就是说,砖瓦厂在一个史前遗址上挖土挖了20多年?

重要文物还全被小孩子们当弹弓子打掉了?



文管专家不敢相信,但当郑苗拿出他童年收藏的10多件宝藏时,专家们发现,这其中还真有一件是「史前黑科技」啊……

史前黑科技

这种东西,叫骨耜(sì),是河姆渡文化的代表文物,被认为是古人类用来耕作稻田的铲子。

如果出现骨耜那这个文明就至少进入了稻作农业,差不多黄帝蚩尤那个时代的科技水平。

河姆渡被断定为距今7000年前,已经拥有了成熟的稻作农业,所以,成为史前明星。



但郑苗拿出来的骨耜呢?

竟然比河姆渡还先进,不再是用两个孔固定把手,而是和今天的铁锹一样,在牛骨顶端开一凹槽,直接用凹槽中的榫卯结构,将把手固定进去……

这种科技代差,恐怕就跟今天的英伟达与小霸王的差距相当。

正式挖掘于是在1990年10月10日展开,很快,遗址中又出现了极先进的彩陶。



彩陶通常被认为已经达到了传说中,帝尧陶唐氏的科技水平,比如,仰韶文化的彩陶,距今5000年前,相当有名。

曾经,整个河姆渡遗址,挖了十几年,才挖出三四片彩陶。

但这里呢?

随便一铲子下去,却是成堆成堆的彩陶……

所以,他们是谁?

专家们疑惑的清洗着这些彩陶,忽然,一片鲜红色的太阳纹出现了。



难道这是一个信仰太阳的远古文明?

那它们又存在于什么时代呢?

起初,专家们按常理推断,它比河姆渡先进,又挖出了与河姆渡民居一脉相承的干栏式建筑,也就是这样,用木棍将房子架高到二层,一层可以防洪、排水。

因此,它一定是三四千年前,河姆渡文化的后代吧,跟北边的陶唐氏、彩陶文化学了技术而已,不难解释。

可是,当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给出碳14测年报告后,上级专家直接怒了。



什么?

你说这遗址竟然是距今8000年前的存在,比河姆渡还早1000年。

这怎么可能?

你们别逗好不好?

而且,这地方被破坏严重,砖瓦厂取土,在这儿都挖了快30年了,你们还想再大规模考古?

赶紧歇着去吧,这可是90年代的杭州,还等着诞生马爸爸呢,真没功夫挖什么史前文明……

于是,这个叫做跨湖桥的小村子,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再次沉寂了下来。



但它所留下的悬疑,却依旧充满了想象……

真的有船吗?

遗址里真的有船吗?

很多年后,新一代考古人——蒋乐平又找到了当年的学生郑苗。

如果真的有船,这将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船的背后是青铜,大规模的造船术,一定要有比树木更硬且足够锋利的青铜工具来支撑。



这起码是4000年前,大禹治水时代的科技啊。

而如果真如郑苗所说,他们小时候,在这里面挖出过很多船,那就真的有意思了。

可蒋乐平当时也不过是个年轻的研究员,他人微言轻,怎么能推翻前人的结论呢?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砖瓦厂的挖掘机还没日没夜取土……

眼看着谜团沉沦,但忽然,2000年的时候,国家要修沪昆高速,高速路过跨湖桥啊。



蒋乐平抓住这个机会,终于申请到了第二次挖掘的许可。

接着,在跨湖桥的浓雾之中,那个让人惊绝的史前文明,终于出现了……

五绝之一:黑光陶

它一共有「五大惊绝」,第一绝叫做「黑光陶」,出土修复150多件这样的陶器。

黑色,这意味它经历过1050℃的高温窑变退火,黑色是退火是有意灌入的二氧化碳,这能让它更薄,更坚硬。



而同时,1050℃的窑炉,这也意味着,它们距离青铜只差临门一脚。

因为,纯铜的熔点1085℃,而青铜,也就是铜锡合金的熔点,不过是1000℃上下,能烧出1050℃的黑陶,就有可能在偶然间烧了含铜含锡的泥土,烧出青铜,发现青铜,从而进入青铜时代……

其实,打个比喻,如果说今天的科技水平用算力衡量,那么古代的科技水平,靠炉温衡量。

篝火上放个支架,这大概可以烧到600℃,于是,你拥有了粗陶。



支架上加个棚子,人为控温,这大概可以烧到700℃,于是,你拥有了陶器。

这时,如果你对泥土好奇,那么,你就将从泥土中提取出朱砂、水银这类初级颜料,再吃饱了闲着,就将画到陶器上。

因此,你的科技进入了彩陶时代,这背后是冶金、采矿技术的原始积累。

再往后烧,棚子封死,成为一个窑炉,那么你可以烧到1050℃的高温,经过二氧化碳退火,你会发现,自己的黑陶竟然可以做得如此轻薄,而此时,再结合你做彩陶的冶金、采矿技术积累,只要你发现合适的矿石,就能烧出青铜了。



再往后烧,你给棚子加一个鼓风系统,人工增氧,那么,炉温将达到1200℃,恭喜你,你会发现自己的黑陶变成了更轻更硬更光洁的瓷器,你已经掌握了独步古代商贸的秘密科技——陶瓷。

你将富甲天下。

而继续往后烧,当炉温达到1400℃,你的高炉能烧出铁水时。

你已经是所向霹雳的铁甲骑兵,你将碾压并征服一切古老的青铜文明……



而再往后烧,当高炉和鼓风技术进一步升级,你的炉温达到1550℃时,当你恰好又鬼使神差的往高炉里扔了些木炭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是比铁甲更坚硬,更锋利的钢材啊,因为5%左右的碳原子让铁晶格更稳定了。

于是,什么北方的铁甲骑兵,什么游牧民族的骁勇善战,在你钢盔、钢箭的淫威下,他们都将变得热情好客……

好了,不扯远了,这就是「黑光陶」背后的科技实力。

几乎要达到3500年前,殷商的水平了。



而它真的8000年前的存在吗?

这距离殷商,都比殷商距离我们的还要老500年啊……

不敢想,实在不敢想……

五绝之二:真8000年遗址

第二绝就绝在它真的是8000年前的东西,蒋乐平挖出这些陶器后,就送到了北大考古所碳14。

结果,四件样品,碳出来全部是8000-8500年前的东西……

这太夸张了,再看器型,真的,已经相当丰富、优美且实用。



我曾经听考古专家说过这样一个比喻,那就是,现在你就回家看看,看看你吃饭的碟碗瓢杯一共几种餐具?

真的,餐具种类的丰富,器型优美的背后,是一个文明的「高级」。

只有当你不再每天为吃饭发愁,只有当你一餐饭能悠闲的吃上四五个小时后,「高级」的法餐,才会为你准备那么多种餐具……

所以,你家是不是只有一个泡泡面的Kindle电子书?



真的,那你活的远不如8000年前的跨湖桥人「高级」啊……

这里甚至挖出一个世界上最早的蒸锅,跨湖桥人已经吃过清蒸海鲈鱼啊。

再类比一下,很可能他们喝茶、喝花茶,喝红酒、喝啤酒,喝白水、喝银耳羹,都有不同的杯子啊?

而你有吗?

五绝之三:慢轮技术

仔细看,为什么跨湖桥陶器的口沿如此均匀,为什么整体器型如此匀称?



如果你没事儿也喜欢上个陶艺课,捏个泥巴,那么你就能立刻反应过来,答案有且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慢轮技术。

在平台上慢轮转动,带动陶土在手中车出均匀的结构。

这是什么?

这可是工业化的最初原型啊。

难道8000年前跨湖桥也有?

苏美尔,黑头人,阿努纳奇,这个大家应该都熟悉吧?



所谓,地球上第一个文明,专家普遍认为,是他们的两轮技术催生了帝国,而所谓的两轮——陶轮与车轮。

象征着,最初代的帝国工业与军事。

而苏美尔人的两轮科技,满打满算也才不过5000年而已。

你告诉我跨湖桥有8000年前的慢轮?

你这太扯淡了吧,甚至就因为这些争论,专家团又让跨湖桥挖掘陷入了第二次停滞。

再挖,再挖下去就是阿努纳奇啦,赶紧给我停了……



但好在,二次停滞中,蒋乐平清理出了自己的证据——正是这样一个木器,毫无疑问,它就是带动慢轮的底座……

同时还清理出,这样一些「纺轮」,用来旋转搓绳子。

所以,跨湖桥人一定懂得驾驭「轮」之旋转力吧,而接着清理呢,更夸张的东西出现了——这些石器为什么如此平滑?

上面的磨纹为什么全是一个距离,一个方向?

难道跨湖桥人还会用「车轮」旋转之力,操控「机床」?



果然,出土文物中又清理出这样一个巨大的砂轮,对比石器上的痕迹,它就是8000年前的磨轮啊。

先前,秦陵兵马俑挖出2000年前的磨轮和如现代子弹一样标准的青铜箭镞就让学界惊叹不已。

这背后一定需要用到皮带、扭矩、杠杆等先进的科技和工业化思想。

但万万没想到,这原始「机床」的雏形,竟然出现在了8000年前的跨湖桥……



实在太惊人了,如此铁证之下,先前不可思议的慢轮技术显得都有点儿小儿科了。

于是,2002年,跨湖桥遗址,得以迎来自己的第三次挖掘……

五绝之四:粘合技术

起初,专家们在一些陶器上发现了粘黏修补的痕迹。

粘合剂呈暗黄色,经检测后发现,这竟然是生漆,也就是漆树的汁液。



那些后世兵马俑的身上、马王堆漆器的身上,都出现这这些生漆。

原来,中国漆器的源头也在这里吗?

甚至,当西方人大航海而来时,为什么中国叫CHINA,日本叫JAPAN,CHINA是瓷器的意思,而JAPAN其实就是漆器的意思……

这也是古代的商贸黑科技啊,只不过后来中国不太玩儿了,日本还一直沿袭。

所以,跨湖桥里也能挖出8000年前的漆器吗?



这个脑洞有点儿大噢,因为,漆器的背后是艺术,是对美的执着追求。

8000年前的跨湖桥人真的吃得这么饱吗?

况且,哪怕有漆器,这是有机物,真的能保存8000年不腐朽吗?

可是,正当专家们对出土漆器不抱希望时,这样一把亮闪闪的漆弓出土了……

这……

当真的挖到日本人的「高天原大神」了吗?



因为漆弓,这至今都是日本工艺美术的代表啊。

实在太惊人了,漆弓旁边,还出土了一枚骨哨,很显然,这也是某种指挥、沟通工具。

我们有理由想象,这一定是当时某位跨湖桥将军的仪仗,他手握漆弓,用骨哨沟通、指挥,众人正在围猎……

与此同时,专家们还在很多骨头上发现了奇怪的符号。

这是将军用来指挥、调度的文字吗?



不敢想,8000年前的文字,这实在太夸张了。

但是,有这样一根骨器,上面的符号,还是被专家们一致猜测,可能是远古「数卦」的起源。

因为,它既不是具体的事务,又缺少装饰的特征。

反而很像二八两个「数卦」符。

会不会这位将军,在指挥、调度的同时,也已经掌握了「数卦」演算、并预测的「数学」科技呢?



五绝之五:生物科技

起初,专家们挖出这样一堆像「粮仓」一样的橡子壳。

看来,这是他们的主食?

他们一定是经历过冰河时代的文明吧?

因为,还记得《冰河世纪》里的那只小松鼠吗?

整部电影就是一颗橡子引发的血案啊。



而所谓橡子,并不是橡树的果实,而是某种「板栗」,是「壳斗科栎属(FagaceaeQuercus)」植物的果实。

板栗是「栗属(FagaceaeCastanea)」,同音,大家看字幕吧。

这种植物有一大特点,就是淀粉含量高,且不怕冷。

所以,成了冰河时代的救兵果实。

这不惊奇,毕竟,如此先进的技术,也理应有冰河时代的传承。



接着发掘,预想中的驯化水稻也出现了,虽然8000年,将水稻驯化史又提前了一丢丢。

但毕竟最开始就出土过黑科技骨耜,专家们并不意外。

可接着再往下挖,这就有点儿生物科技了吧,是一个破碎的罐子,罐子里面有一团意义不明的根茎。

这是什么?

罐子复原后,原来长这样儿啊。



想必,不用专家,就你凭眼睛看也知道,这不就是熬药、煲汤的罐子吗?

原来8000年来没变过啊。

赶紧@王老吉,现在你们的凉茶有8000年历史了,跨湖桥人也怕上火……

好了,不扯远了,继续往下挖,真正让人惊绝的史前生物科技出现了……

是这样一些猪的下颌骨,当动物考古学家袁靖看到这些牙齿时只说了两个字——家猪。



原来,这就像我们长智齿一样,长期的驯养生活,让我们的颌骨变小,牙齿变形。

智齿撑不出来就只能撕心裂肺的横着长。

这里的猪下颌骨也出现了颌骨变小,牙齿变形的情况,这意味着,它们已经被长期驯养,不是野兽而是家畜。

与此同时,还记得前面的干栏式二层建筑吗?

专家们还发现,豢养这些家猪的方法非常环保,是二楼吃剩的厨余垃圾,直接扔到一楼,猪就会跑过来,帮你清垃圾,长猪肉……



随后,遗址中有出土了很多这种细小的石针和骨针,最小的孔径仅仅0.5毫米,这几乎比现代的针眼还细。

所以,这背后难道意味着一项更超前的生物科技——丝绸吗?

8000年前的自然纤维,0.5毫米粗细,还能提供足够韧性的恐怕只有丝绸了吧?

而且,伴随骨针,还出土了这样一些木梭,很显然,这也是纺纱、织布的工具。



再加上前面已出土的纺轮,难道跨湖桥人真的也已经掌握了饲养家蚕的丝绸科技?

非常遗憾,可能是丝绸蛋白太容易腐烂了吧,至今我们还没有从中发现丝绸……

以上,就是跨湖桥挖出的五大惊绝。

而传说中的船,真的存在吗?

如何开凿船体?

想象一下,8000年前,没有金属,古人究竟要如何砍伐树木并开凿船体?



曾经我们在《人类征服蓝星》的这期节目里聊到了,3万年前,人类发明了石斧。

像这样,在石器时开凿凹槽,就可以安装上手柄。

有了手柄以后,比起徒手砸,古人其实就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头的冲击力提升数倍。

后来果然有日本团队测试,用这种原始石斧砍击3万次,就能砍倒一颗大树。

然而,砍倒大树后,如何开凿船体呢?



难道,再靠这些石斧,凿打300万次,打成独木舟?

很显然,掌握着史前黑科技的跨湖桥人不可能用这么笨的方法,挖掘中,先是出土了大量他们使用的石锛。

这是一种升级版的石斧,像这样绑扎以后,可以更省力的凿碎木头。

所以,既然有石锛出土,就意味着他们一定有船。



而继续深挖,又出土了这样一张船桨,浆柄上有一个长方形的开孔,就像乐高卡扣一样,似乎可以组装。

随后又出了这样一些手柄,看来船越来越近了……

2002年11月,终于,挖掘中出土了这样一张布满火烧痕迹的木板。

事实证明,这就是船,而为什么布满火烧痕迹?

这也不是祭祀和焚烧,而是一种,神奇的古代工艺——火焦法。



跨湖桥人在开凿独木舟时,先用泥巴覆盖有用的区域,覆盖好以后,用火点燃剩下没用的区域。

等火烧熄灭后,这些没用的区域就变成了松软的碳化结构,这样用石锛再开凿将大大节省体力。

凿完这些碳层,凿不动了,于是,再覆盖一遍泥巴,再造再凿,如此往复,造船效率非常高。

而且,出土时,这条独木舟还是被夹在桁架上的。

说明它是一条正在维修的船只?



果然,在更进一步清理的时候发现,船体上有两个树洞,这树洞都是人为用胶粘过,进行过密封修理的补丁。

原来,这不仅仅是8000年前的中华第一舟,还是意外挖到了一处8000年前的4S店,正在维修、保养船只……

奇怪的编织物?

惊奇还没结束,继续清理,专家们在独木舟附近发现了一块席状编织物。

它整体呈梯形,宽的地方有60厘米,窄的地方50厘米,编制方法和江南地区夏天使用的篾席类似。



这会是跨湖桥人睡觉用的凉席吗?

但看这里,这是一条木质条骨,谁家凉席里面会编一条这种东西进去?

并不舒服啊。

专家们大胆推测,这很可能是独木舟的船帆,这样的话,独木舟将不再只有内陆划桨航行的能力,而是能够御风而行,远航到更远的大海深处。



所以,这条中华第一舟,还是8000年前的海船?

你逗我玩儿吧。

可是,越往下挖,怎么越来越多的条木出现,这都是船厂维修的桁架吗?

这时,有一条大木板出现在了船体右侧,长度基本是船体的二分之一,还似乎通过条木挂在船边。

这不会是边架艇吧?



而所谓边架艇,就是单个独木舟太窄,遇见风浪摇晃剧烈,加装边架艇,就能提供更强的平衡作用,船不会轻易侧翻,更有助于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甚至还能在两艘船体之间架起一个干栏式的建筑,带上猪狗小鸡等家畜远航……

这是什么?

这不就是太平洋南岛民族至今都还在使用的海船吗?

难道这也是8000年前跨湖桥科技的产物?



实在太惊人了,而按照架艇帆船模式复原出土的木棍、组建,竟然真的能出现这样一艘海船……

如今,这艘惊人的海船依旧被放在出土处,没人再动过它。

反而是在它之上,直接修建了一座船型的跨湖桥博物馆,屹立在萧山湘湖之滨,十分震撼。

接着,继续研究,为什么如此惊绝的跨湖桥科技,在之后,并没有被河姆渡延续,而是忽然消失了呢?



而且,我们至今都只在湘湖岸边,挖到了两处这样的遗址,没有任何人类遗骸,全都像工厂4S店和垃圾场一样,充满了各类破旧的器物,不见人类的聚落和墓葬。

那由此推论,更加繁荣的聚落、墓葬中是否会出现更惊奇的发现?

但非常遗憾,跨湖桥人就像天外飞仙,没头没尾的给我们留下了这两处遗址,我们至今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是因为取土的破坏吗?



还是因为某个更宏大的原因?

挖出史前大洪水

不久后,专家们又在遗址中挖出了很多海洋贝类残骸,以及不少木质文物上还有船蛆。

在跨湖桥文化地层的上面,是层层叠叠的海洋沉积层,和湖泊沉积层。

这也就意味着,跨湖桥人遭遇了一场史前大洪水——滔天的海水通过钱塘江倒灌进陆地,他们的家园被海水淹没。

他们只能用自己的海船向大海深处航行……



那时金字塔还未建立,新月沃土也才刚刚兴起,而这或许就是真正的《海洋奇缘》吧……

等他们走后,大海沉积了不知道多少年,慢慢的,这里有退化成陆地和湖泊,湖泊在一层层沉积,就形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地层堆积结构。

同时,这一考古发现也与古地质学的发现一致。

那就是,先看这张表,2万4千年前一直到今天的海平面变化,我们发现,跨湖桥人生活的八九千年前,海平面比现在低20米左右。



然后,再将低20米的海平面数据对应到这幅变化图中查找。当海平面降低20米时,谁出现了?

澎湖,澎湖列岛变成了一整块大岛。

同时,杭州湾也出现了,变成了一大片沿海滩涂。

所以,跨湖桥人当年遭遇的灾变会不会就是杭州湾的出现?

他们更先进的聚落、墓葬会不会如今深埋在杭州湾的海水之下?



那些每年如期而至的钱塘江大潮,会不会就是他们当年遭遇的海侵灾变缩小100倍以后的样子?

而如果这一切推断成立,那么,再看澎湖的虎井沉城,那诡异的十字架。你是否也惊奇的发现,它的正北方圆丘指向,正好是跨湖桥的位置?

所以,这是一首史前文明远征大海前的最后悲歌吗?



孤单北半球

2003年,一首《孤单北半球》火遍大江南北。

当时,我特别爱听这首歌,结果还被我老妈以为我早恋了。

其实吧,这首歌,绝对算得上是我探索星空的启蒙曲。

我从歌曲中知道,北半球的星空和南半球不一样。



当我听懂那句,要,你能看到,十字星有北极星作伴的时候。

虽然心中涌上一股对爱情的莫名冲动。

但同时,那份对宇宙、地球的透彻感却更让我兴奋。

原来,由于地球歪着转,所以,北回归线以北,我们只能看到北斗星绕着北极星旋转,这是我们指北的星之坐标。

而当我们越往南走,北极星会越来越低,并最终在我们跨过赤道时,彻底沉入地平线之下。



取而代之的是,南十字星从地平面之下升上了天空。

它始终围绕着南极星旋转,只是古人去到南半球以后的指南星座。

所以,虎井沉城的十字架是什么意思?

既然,跨湖桥人有如此高超的科技,又有具备远航能力的海船,那么,哪怕我们暂时还没有挖到,但想必他们也拥有高超的天文、导航知识。



所以,当他们的故乡被杭州湾淹没,当他们跟随着海岛,与季风,一点点向南蛙跳时,他们发现,自己赖以导航的北斗星越来越低。

这是天神都要抛弃我们而去了吗?

远航的悲歌中,当他们绝望时,忽然——大澎湖岛出现了,这里有潟湖、有沼泽,还有吃也吃不完的海贝和鱼类。

他们认为自己找到了第二个故乡。



他们欣喜若狂,而他们也同时发现,天边升起了一个重未见过的十字架星座,而且,这个星座呢,和沉没的北斗星一样,竟然也绕着南极天空旋转。

难道这是天意?是让我们向南,还有更美好应许之地的承诺?

是走?

是留?

正在他们犹豫不决时,忽然,可怕的海侵又来了,于是,他们再次在开阔的观星地上磊出自己的图腾和地图——南十字星,我们像追随您的指引。



同时,我们也用这幅地图告诉后人,我们的故乡,在远方正北的地方,我们从此将驶入深海,我们在大陆边缘,留下这最后的遗骸……

很快,虎井沉城的十字架也被海水淹没了,而他们,也已经向南,历时7000年,征服了整个太平洋,成为了所谓的南岛语族……

或许,远古的故事真的是这样吧,他们是最早一批下海的南岛先民,他们有的留在了台湾,有的向北融入了良渚、大汶口,后来又成了上古虞朝的建立者?



还有的选择了深入内陆,跟随大江大河,他们又深入到楚国腹地和东南亚深处?

或许是这样吧。

最后,我们再来聊几个与此有关的现代证据……

证据1:汉语中的南岛语词汇?

最经典的庙,寺庙的庙,在南岛语中,也叫meae,是祭坛的意思。

还有木筏的筏,在最远方的波利尼西亚南岛语语种,也叫vaka,就是他们的海船。



还有最最神奇的榻布,这是台湾学者钟国芳团队取得的世界性成果,通过分析整个南岛区域的构树,发现它们的全都源于台湾的CP-17种。

而这种构树,在台湾叫做鹿仔树,在浙江叫做假杨梅,中国30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记载,叫做「穀」,三国时代的吴国士大夫还注释说,这种树皮布启迪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同时猜测,跨湖桥的骨针是否也是使用的这种纤维?



更神奇的是,这种树皮布,在古汉语当中,还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叫做「榻布」。

而如今所有的南岛语,都叫他们自己的这种树皮布,为tapa。

还有为什么南方的大河叫江,北方叫河?

很可能江,也这是个古南岛词汇。

同时,治理的治,这个在很多南方方言中的原始发音和含义,叫cí鱼,杀死、清理、治理鱼生的意思,而cí,这也是南岛语中有杀死、治理的意思。



另外,我大学在浙江读书,最迷惑的就是他们哪怕是两米猛男,说话也特别爱用叠词——吃吃看,买买去,还互相称呼对方两米猛男为萱萱、牛牛。

我真的是服了,后来才发现,原来全世界,使用叠词的,有且仅有南岛语和汉语,而汉语的叠词重灾区又恰好是江浙方言。

还有另一个我的亲身经历,那就是我很小的时候,在秭归大山,也就是屈原的故乡,听过老人用楚语,也就是最土的秭归方言唱《离骚》,真的,那音韵美到我至今难忘。



可惜当时没有录音机录下来。

为什么我们今天的《离骚》一点儿都不押韵?

因为,我们的汉语和屈原时代的楚国汉语,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结果,就在我们这次查资料时,发现了这样一段用楚语和南岛语分别吟唱楚霸王《垓下歌》的影片,真的,不说南岛语和楚语到底有多像,我只感觉用南岛语更能唱出楚霸王的悲愤和虞姬的幽怨啊……



可能2000年前的楚霸王和屈原,都还依旧记得,当年跨湖桥的原始语言吧……

证据2:易立亚

来,听一下这比我还标准的普通话吧。

这是2011年11月19日,6名来自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勇士,从福州马尾停船上岸的采访。

他们就靠着跨湖桥文化同款的一艘边架艇帆船——大溪地自由号,在不借助任何现代导航、补给工具的情况下,跨越3万公里,历时4个月,从大溪地航行到了中国。



发起人叫易立亚(HiriaOttino),他是法属波利尼西亚前总统的外交顾问,也是一名人类学家。

易立亚就是想用这场航海试验证明,南岛人当年有能力,从福建前往最远方的波利利西亚。

易立亚在登陆后,特意去了福州平潭岛的壳丘头遗址群。

他认为,这是7500年前,南岛语族向太平洋地区扩散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他在这里种下一颗象征乡愁的榕树,立碑纪念。



证据3:干栏建筑

这是1521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第一次登陆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时见到的巨石奇迹,巨大的石柱阵列像未知的宗教场所。

这是1742年,英国海军准将安森(GeorgeAnson)在天宁岛,也看到的同款巨石柱,他这样形容:两排金字塔式的柱子,每根柱子与另一根相距约1.8米,两排之间约3.6米,高4米,顶部有半球。

还有这是1896年,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在台湾卑南山麓拍下的照片。



一列列4米多高的石板,1.5米宽,20厘米厚,顶端有两个规则的圆形孔洞,这又是什么?

后来,西方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些巨石柱都是巨大的干栏建筑底座。

南岛人一直保留着8000年前,跨湖桥的养猪黑科技,猪、鸡、狗,这是他们必须带着一起远航的家畜……

证据4:新西兰的玉圭玉佩

新西兰的玉圭玉佩:这被认为是南岛人在海上漂泊了6000年,终于在这块沉没的西兰大陆上重新找到了玉石(透闪石)后而复活的千年传统。



毛利战舞与刑天干戚舞:这被张远山等研究者认为,是一脉相承的舞蹈,不仅仅跨湖桥,很可能是整个古华夏的东夷集团,都参与了这场南岛远征。

甚至就连秦始皇的东海寻仙,这也极可能是因为,秦始皇的嬴姓部落,本是东夷,本就有出海的传统,他们甚至记得自己有亲戚,远在海外仙山,希望贸易……

孔子与巨石强森:这极可能是同样的两名东夷壮汉,波人和古东夷人,拥有十分相似的基因,这是黄种人和白种人未分化前的地球最强壮基因。



以及波人身上的纹身、陶文与海王的玉器。

等等这些,虽然我们前面会员频道都断断续续的分享过。

但这一次,我又有了更多,更细节的发现,今天的时长有点超标,我们不妨再开一期会员频道,深入分享。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其实你不是NL不分,而是你这神奇的楚国大山口音,很南岛,正在用四五种鼻音,随机匹配N和L……

(完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东发现一户人家的玄关,因太会布置而走红,既实用又美观!

广东发现一户人家的玄关,因太会布置而走红,既实用又美观!

手工制作阿爱
2025-11-04 00:10:50
很是不满!19岁曼城小将被外租,毫无出战机会只想回归母队打拼

很是不满!19岁曼城小将被外租,毫无出战机会只想回归母队打拼

里芃芃体育
2025-11-04 05:00:03
45岁女子爱上61岁大爷,同居一个月怀孕后被拉黑,到底谁是骗了谁

45岁女子爱上61岁大爷,同居一个月怀孕后被拉黑,到底谁是骗了谁

文雅笔墨
2025-11-04 05:22:09
横店这一夜,珠圆玉润的短剧女神郭宇欣,秒了内娱一堆“排骨精”

横店这一夜,珠圆玉润的短剧女神郭宇欣,秒了内娱一堆“排骨精”

无处不风景love
2025-11-03 10:33:40
全运会男团八连冠,广东跳水创奇迹,33年南粤涌现12位奥运冠军

全运会男团八连冠,广东跳水创奇迹,33年南粤涌现12位奥运冠军

全眼看体育
2025-11-03 22:30:10
李政道太深情,为秦惠䇹迁墓泪洒现场,28年后两人在太湖畔长眠

李政道太深情,为秦惠䇹迁墓泪洒现场,28年后两人在太湖畔长眠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01 10:02:08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秋风专栏
2025-10-23 11:23:56
女官员多次向领导送钱,还和领导开房,领导落马她被双规

女官员多次向领导送钱,还和领导开房,领导落马她被双规

乔生桂
2024-09-25 16:05:42
深圳地铁不再向万科挤牛奶,一把梭哈近220亿史无前例

深圳地铁不再向万科挤牛奶,一把梭哈近220亿史无前例

童童聊娱乐啊
2025-11-03 15:09:22
黄金税来了,彻底封死”做空法币”之路!

黄金税来了,彻底封死”做空法币”之路!

思哲与创富
2025-11-03 10:29:08
总投资约70亿!长沙这里启动大拆迁!

总投资约70亿!长沙这里启动大拆迁!

悦长沙
2025-11-03 15:42:22
0-1!昔日意甲劲旅彻底沉沦,10轮比赛后仍未能获胜

0-1!昔日意甲劲旅彻底沉沦,10轮比赛后仍未能获胜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03 17:28:14
绝了!可怕的不是火箭3连胜,而是接下来的10+连胜,西部前3有戏

绝了!可怕的不是火箭3连胜,而是接下来的10+连胜,西部前3有戏

刘哥谈体育
2025-11-03 14:52:54
豆浆再次引发关注!医生发现:糖尿病患者喝豆浆,多重视5点!

豆浆再次引发关注!医生发现:糖尿病患者喝豆浆,多重视5点!

健身狂人
2025-11-03 16:42:48
莱巴金娜逆转获胜,没想到对手的一个举动,却引发了球迷们的质疑

莱巴金娜逆转获胜,没想到对手的一个举动,却引发了球迷们的质疑

老贃是个手艺人
2025-11-04 05:32:07
一个重大信号!国家队已开始进场!

一个重大信号!国家队已开始进场!

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号
2025-11-03 18:12:55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09:52:04
美职联8强出3席!都是2-0:孙兴慜+穆勒率队晋级,梅西将踢生死战

美职联8强出3席!都是2-0:孙兴慜+穆勒率队晋级,梅西将踢生死战

球场没跑道
2025-11-03 12:02:05
iPhoneAir销量惨淡,友商紧急叫停!

iPhoneAir销量惨淡,友商紧急叫停!

果粉之家
2025-11-03 12:26:27
温州5个家长乱来!连累6名小孩

温州5个家长乱来!连累6名小孩

温百君
2025-11-03 21:17:52
2025-11-04 06:47:00
自说自话的总裁 incentive-icons
自说自话的总裁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259文章数 372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逝世

头条要闻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逝世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亲子
家居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赶紧!高考报名今天(4号)18:00结束!

这些才是适合普通人的穿搭!多穿基础款和半身裙,简约又得体

亲子要闻

接受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然发展,多看电子产品没什么问题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