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证实,印尼将采购后中国歼-10战机,而彼时最心寒的应该就是法国了。
资料显示三年前,印尼高调签下42架法国“阵风”战机,总价高达81亿美元,如今风向突变,这一纸合约是否就此作废?
![]()
“阵风”没等来,歼-10先上桌
印尼的这次表态并不是简单的采购决定,而是战略方向的转弯,沙夫里的发言虽然没透露具体采购数量和金额,但释放出的信号非常明确:印尼对中国歼-10的兴趣不再是传闻,而是板上钉钉的现实。
这背后其实并不突然,印尼这些年在战斗机采购上一直强调“多元化”,既不愿完全倒向西方,也不想对某一个国家产生依赖。
法国的“阵风”、土耳其的“可汗”,甚至与韩国联合研发的KF-21,都是印尼在军备现代化中布下的“多线棋局”。
![]()
印尼军队
但问题在于,多线并不意味着每一条都能走到底,法国人的“阵风”原定2026年交付首批6架,但交付周期、维护费用、体系融合等问题一直让印尼军方心存疑虑。
如今中方的歼-10率先登场,显然抢了“阵风”的风头,不难看出,印尼的最新动作,是对过往军购路线的一次现实修正。
而真正让这桩军购案发生转折的,是2025年5月突如其来的印巴空战,在这场持续数天的高强度对抗中,巴基斯坦空军使用的中国歼-10战机成功击落了数架印度空军的“阵风”,成为战场上的焦点。
![]()
一场真实战争,比任何推介会都更具说服力,原本被西方媒体吹上天的“阵风”此刻却在实战中露出了短板,雷达锁定速度慢、载弹能力受限、与其他体系协同效率低等问题,暴露无遗。
这场空战之后,不止印尼,多个早前对“阵风”感兴趣的国家都陷入了观望状态,据《金融时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曾于5月底紧急访问印尼、越南和新加坡,试图挽回局势,但效果并不理想。
对印尼来说,战争带来的启示非常直接:武器不是看广告,而是看战场,歼-10的表现不光是打下了对手,更打碎了“阵风”在印尼军方心中的神话。
![]()
性价比才是真王道,印尼算盘打得明明白白
印尼这次选中中国歼-10,看上去是突然的决定,实际上背后逻辑非常清晰:性价比加实战能力。
法国“阵风”的单价高达1.85亿美元,后续维护和配套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中国的歼-10CE作为外贸型号,价格控制得非常精细,配套支持也更灵活,印尼军方经过多轮评估后发现,歼-10不仅能打,还便宜、能修、能用。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军贸中的“态度”也与传统西方国家不同,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强调体系配套、技术共享和长期协作,这种模式,对急需提升军力但预算有限的印尼来说,无疑更具吸引力。
![]()
据《华尔街日报》分析,印尼军方在采购歼-10前,曾专门派出技术代表团前往巴基斯坦、阿联酋等已装备歼-10的国家进行评估,重点考察了系统兼容性、使用体验和售后服务,最终的报告对歼-10给予高度评价。
可以说,印尼这笔军购不是情绪驱动,而是精打细算后的现实选择,印尼此次采购歼-10,不只是一次军购,更是一次地缘政治信号释放,过去几十年印尼在战斗机采购上几乎完全依赖西方国家。
这次打破惯例,选择中国高端战机,意味着中国军工在国际市场上的突破已不再是“低端替代”,而是逐渐进入主流竞争区。
![]()
这也是对全球军贸格局的一次冲击,当“阵风”这样的西方代表作遭遇质疑,而中国产品凭借实战成绩赢得信任,谁还敢说军贸市场永远属于欧美?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印尼公开官宣,态度非常明确,并未像以往那样遮遮掩掩,这种公开合作,说明中国在军贸上的“可信度”已然建立,客户国家不再担心“政治后遗症”。
有专家指出,未来几年内,歼-10很可能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实现快速扩张,而印尼的这次选择,很可能成为更多国家跟进的“触发器”。
![]()
印尼选择中国歼-10,不只是为了省钱,更是为了在现实世界里赢得胜算,战斗机不是展览品,它必须能打、好养、低成本,法国“阵风”靠名气吃饭太久,而实战让它原形毕露。
如今,印尼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谁的飞机真能打,谁就值得买,而这场打脸法国的军购逆转,只是一个开始。
中国军工的崛起,不靠宣传,而靠实战说话,未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可能都得重新审视,他们到底要的是“面子”,还是“胜算”,至于法国的“阵风”战机,印尼方也没有透露更多,但不难看出,印尼现在是非常喜欢中国装备的。
参考资料:京报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