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是关乎百姓日常的“关键小事”,更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民生工程。河津市住建局牵头开展物业服务提升行动以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精细化治理推进“微改造”,联合清涧街道、城区街道通过增设便民充电桩、更换老化门窗等举措,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安全感。
随着电动自行车普及,“充电难”成为不少老旧小区居民的烦心事,“飞线充电”更带来极大安全隐患。清涧街道联合各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议事会广泛征求意见,陆续在各小区规划建设集中充电区。翠微小区便是受益者之一,该小区有800余户居民,过去电动自行车乱停、电线乱拉现象普遍。此次改造新增4处充电区、40个充电口,可同时满足数十辆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新充电桩支持扫码支付,操作便捷,且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从根源上消除了“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如今有了充电桩,大家都把车子停在车棚充电,既方便又安全,小区环境也变得干净整洁。”翠微小区居民杨晓冰说。
除了充电难题,小区公共部位老旧门窗破损带来的保温差、漏风渗水等问题,也长期困扰着居民。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城区街道翠岭小区,部分楼栋公共门窗老化严重,不仅影响居住舒适度,更存在安全隐患。在市住建局牵头的物业服务提升行动中,城区街道将更换公共区域窗户作为精细化治理的突破口,推进专项改造。
“小区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管好细微处,办好民生事。”城区街道翠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郭海平介绍,街道社区牵头走访居民了解需求,结合实际对辖区10栋楼公共区域的173个窗户进行更换,目前已全部安装完成,从根本上解决了透风漏雨、安全薄弱等问题。他表示,下一步社区将继续摸排走访,整治杂乱“飞线”、规范用电行为等,通过“微改造”让居民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据了解,此次老旧小区公共部位门窗更换修复范围覆盖面广,在市住建局的牵头推动下,相关街道高效落实,各项工作推进有序。目前,我市205个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全覆盖工作已完成97%,完成充电桩全覆盖的小区共179个;全市共有38个小区公共部位856处门窗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公共部位门窗更换和修复工作。
(记者:赵阳飞)
【来源:河津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