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湖南会同县退休职工肖某卷入一场民间借贷纠纷。据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2015)怀中民二终字第 130 号判决书显示,罗某诉称肖某 2012 年 5 月借款 50 万元并出具借条,其按肖某指示将款项汇入案外人黄某账户,肖某后续支付部分利息并作出还款承诺。但肖某坚称未实际收到借款,款项系罗某自行投资黄某,借条仅为“代管凭证”,请求法院驳回原告诉求。
一审判决:借条与还款记录成关键,认定借贷成立
会同县法院一审审理此案。庭审中,罗某提交了有肖某签名的借条原件和一份还款承诺原件作为关键证据。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借贷关系成立,判决肖某偿还罗某借款本金50万元及利息26万元。
二审风波:程序与支付路径的争议
肖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其核心上诉理由包括:第一,罗某并未将款项直接支付给他,一审将支付给案外人黄某的款项认定为对他的支付存在错误;第二,本案双方对基本事实存在根本争议,一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属于程序违法。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最终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
![]()
![]()
![]()
![]()
当事人陈述:判决执行过程中的遭遇与不满
肖某对此判决持有异议,其提供的材料显示,他认为原审程序违法。按相关规定,简易程序适用于 "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 的案件,而他在答辩中明确否认借款事实,并称有录音佐证。
他表示,审判员未作充分取证调查,却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且罗某的款项直接汇给黄某,原审认定 "黄某向肖某出具 50 万元借据" 的关键证据,庭审中未出示,二审亦未采信该证据。
判决生效后,法院对肖某启动强制执行,将其列入失信名单、冻结账户并划扣养老金。肖某称,五年未获生活费,医疗费申请亦被拒,生活陷入困境。2023年7月,他因向执行人员发送短信被司法拘留15天,称期间遭法警殴打,并出示伤情照片。
老人呼吁监督与公正
肖某以七旬之身多次申诉,要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依法纠正案件。目前,其养老金账户仍处于冻结状态,生活与医疗保障问题亟待解决。该案折射出民间借贷纠纷中证据认定与执行措施的复杂性,引发公众对司法程序规范的关注。事件后续我们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