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高校的转专业名单引发热议,352人成功转换跑道,62人共同选择了同一个专业,甚至护理学专业可以转入临床医学。
在大学里,“转专业”被视为许多学生的“第二次高考”。2025年秋季学期,广东韶关学院的一份转专业名单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352名本科生成功转入新的专业,其中62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
更令人惊讶的是,韶关学院甚至允许护理学专业学生转入通常门槛极高的临床医学专业。这一突破性政策让众多学子惊呼:“这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本的大学!”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图片
01 突破常规,韶关学院转专业政策展现“大格局”
韶关学院2025年本科学生转专业录取名单显示,该校共有352名同学成功转专业,其中包括普通本科生346人和退役大学生士兵6人。
从转入专业来看,临床医学成为最热门的选择,高达62人成功转入,占转专业总人数的17%以上。
更为难得的是,韶关学院打破了国内高校常见的“护理学专业不能转入临床医学”的限制,允许学生跨出这一在多数院校难以逾越的专业壁垒。
这样的政策在当下的高等教育环境中实属罕见。正如一位教育工作者指出的:“很多大学是不允许护理学专业或其他专业转入临床医学专业的,一是因为临床医学专业招生分数较高,二是因为大学对临床医学专业有培养人才计划。”
![]()
02 转变趋势,多所高校转专业政策逐渐松动
韶关学院并非孤例。近年来,国内多所高校在转专业政策上呈现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趋势。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2025年推出“自然转专业”政策,将之前的“同批次、同类型”优化调整为“同专业组内”。
这意味着2025级普通本科生,只要在申请专业确认后,修满同专业组内另一专业规定的学分,即可获得新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
这一政策已在2024级本科生中完全落地,数据显示:2024级普通本科生专业确认报名1588人,除后续12人自愿放弃外,其他1576人全部确认新专业。
中国科学院大学更是早在2016年就实现了转专业申请100%成功的纪录,当时2014级330名本科生中有85人转入新专业,占年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
03 成功案例,那些转专业学生的奋斗故事
转专业的政策放开为学生提供了重新选择人生方向的机会,而许多学生也抓住了这一机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广东医科大学的黄靖潼是一个闪亮的例子。2022年,她以原专业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和出色的面试表现,成功转入临床医学专业。
更令人惊叹的是,转入临床医学专业后,她依然保持卓越,其学业加权平均成绩高达96.02分,专业排名1/623。
同济大学的汤可娴从经管专业成功转入软件工程,并且选择了不降级转专业。她不仅完成了所有课程的补修,还继续保持了专业第一,甚至攻读了复旦大学金融学辅修专业。
回顾自己的转专业经历,汤可娴说:“当我点开C++编程界面,屏幕上的‘Hello,world’仿佛在呼唤我。原来热爱有时并不轰烈,却让人甘愿奔赴未知。”
南方医科大学的钱若兰在大一学年结束后报名转专业至临床医学,但当时在“高手如林”的竞争者中,她的绩点、英语口语、才艺表演被全方位“碾压”。
大二学年,她曾因害怕想要放弃转专业,但想起高中时立志成为医生的梦想,以及对临床医学浓厚的兴趣,她决定坚定地迈出追梦的步伐。
04 政策差异,高校转专业的门槛与限制
虽然转专业政策总体趋向宽松,但各高校的具体要求和限制仍存在显著差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2025年的转专业工作安排显示,该院计划接收转专业学生62名,接收学生将插入对应专业班级。
该院的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考试课程为《高等数学》(甲),且笔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得参加面试。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还对拟转专业的优秀学生给予适当加分,其中专业排名在前2%(含2%)者在总分中加3分,前3~4%者加2分,前5~6%者加1分。
![]()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也在近期公示了同意33名学生转专业的决定,显示出即使是成人高等教育,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专业调整空间。
05 理性看待,转专业并非适合所有学生
面对日益宽松的转专业政策,教育专家建议学生要理性看待,不应盲目跟风。
一方面,转专业意味着要适应新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环境,甚至可能面临降级的风险。韶关学院的数据显示,在352名转专业学生中,有190人选择了“降级”转专业,占比高达53.98%。
![]()
这意味着这些学生选择了“留级”,可能需要多上一年大学。
另一方面,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像上文中的黄靖潼、汤可娴那样,在转专业后依然保持优异的成绩。缺乏对新专业真实、全面的了解,可能导致转专业后的适应困难。
06 政策展望,高校转专业制度的未来走向
高校转专业政策的宽松化趋势,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从过去的“管理方便”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席南华院士曾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若一个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毫无兴趣甚至产生厌倦,这样的学习能达成怎样的效果?没有兴趣作为引导的学习,只会是简单地模仿和枯燥地完成任务。”
韶关学院的转专业政策,特别是允许护理学转入临床医学的突破,可能是未来高校专业壁垒逐渐打破的一个信号。
当然,完全自由转专业在现实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教学资源分配、招生计划打乱、学科跨度等。
转专业政策的宽松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但最终能否成功,仍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和坚持。
无论是转专业还是其他大学生活的选择,主动追寻自己的兴趣和梦想,或许才是大学中最珍贵的必修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