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一边公开催促中国加快稀土磁铁出口流速,一边又马不停蹄地拉上盟友启动 "四方矿产协议" 时,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演恰好暴露了美国在稀土问题上的战略焦虑。中国依法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本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常规操作,却触动了美国最敏感的战略神经 —— 这个掌控着全球 85% 冶炼产能的国家,正让美国在科技和军事竞争中感到前所未有的被动。
![]()
围堵计划背后的战略焦虑
美国对稀土的依赖程度早已不是什么秘密。2023 年数据显示,美国稀土进口仍有 80% 依赖外部,而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这种依赖关系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和军事装备等关键领域被无限放大 —— 从电动汽车马达用的钕、镝,到战斗机和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部件,稀土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当中国出台《稀土管理条例》实施总量调控,并对军事用途稀土严格限制出口时,美国感受到的不仅是供应链压力,更是战略主动权的旁落。
这种焦虑直接转化为行动。拜登政府 2021 年就签署行政令,要求对稀土等四类产品供应链展开审查;到 2025 年,美国不仅计划 2030 年实现 50% 稀土自给率,更试图通过 "拉帮结伙" 构建 "去中国化" 供应链。耶伦所谓 "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供应链鞭长莫及" 的论调,不过是掩盖其战略脆弱性的外交辞令。
![]()
拼凑的 "反华联盟" 图谱
美国的联盟构建呈现出典型的 "资源 + 技术 + 地缘" 组合策略。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美日澳印 "四方关键矿产倡议":澳大利亚提供 Mount Weld 矿等资源储备,日本贡献信越化学、日立金属等企业的磁材专利技术,印度则承接高污染加工环节,美国居中协调。这种看似互补的结构,实则暴露了各方的致命短板 —— 澳大利亚稀土提炼成本居高不下,印度商业化开采能力不足,日本虽有技术却缺乏资源,三国加起来也难以形成完整产业链。
为弥补 "四方联盟" 的先天不足,美国又四处撒网:与沙特合作开发全产业链,同韩国、加拿大进行贸易谈判,甚至将触角伸向蒙古。但这些合作要么像美沙项目那样单吨加工成本比中国企业高出 30%-40%,要么如美蒙合作般受制于中国港口 —— 蒙古 90% 出口依赖中国港口,却还异想天开要求租借天津港 10 公顷土地 50 年建专属物流园,这种近乎 "白嫖" 的要求自然碰壁。
难以逾越的四重困境
美国精心构建的 "反华稀土联盟" 从一开始就注定步履维艰,其面临的挑战远比想象的复杂。
资源与技术的结构性矛盾首当其冲。澳大利亚虽有资源却缺乏加工能力,其稀土纯度提炼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印度储量占全球 5.8%,但商业化开采和精炼能力严重不足,民用市场反而依赖进口;美国本土项目即便到 2030 年也只能实现 50% 自给率,且技术仍需依赖中国设备。这种 "资源国缺技术,技术国缺资源" 的困境,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
盟友间的利益分歧更让联盟裂痕难弥。日本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心存芥蒂,澳大利亚担忧美国可能退出核潜艇合作,印度则因在边境冲突中表现不佳被美国冷落。当美国将高污染加工环节转移到印度时,这种 "环保责任外包" 的做法本身就埋下了矛盾种子。欧盟的情况更具代表性 —— 欧洲央行数据显示欧元区 70% 稀土进口依赖中国,即便谢夫乔维奇委员扬言要 "毫不回避地采取强硬回应",也不得不承认次级产品供应商同样高度依赖中国原材料。
中国的产业优势形成难以撼动的壁垒。中国不仅占据全球 40% 储量、70% 产量,更掌控 80% 以上中重稀土储量和 85% 冶炼产能。2024 年北方稀土等企业出口量同比增长 19.7%,成功开拓越南、韩国新市场;稀土回收技术也日臻成熟,2023 年回收量达 3.05 万吨。这种 "资源 + 产能 + 技术 + 回收" 的全链条优势,不是美国靠政治操弄就能瓦解的。
市场规律的客观约束最为致命。美国与沙特合作的稀土项目初期仍需中国设备和技术,单吨加工成本高出 30%-40%;澳大利亚 15 项稀土开发案虽获政府优惠贷款,却被分析师警告面临 "费用超支和技术挑战"。当耶伦抱怨 "出口量未恢复到 4 月前水平" 时,或许忘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 —— 谁掌握成本和技术优势,谁就拥有定价权和话语权。
![]()
围堵与突围的长期博弈
这场稀土博弈本质上是一场战略耐心的较量。美国试图通过政治联盟重构市场格局,中国则通过技术升级、资源回收和多元化合作巩固优势。中国在非洲、拉美布局新矿源,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建立资源开发联盟,这种开放合作姿态与美国的排他性 "小圈子" 形成鲜明对比。
值得玩味的是澳大利亚的微妙态度。这个既想在安全上依赖美国,又想在经济上讨好中国的国家,正陷入典型的 "战略撕裂"—— 一方面参与美国 "四方联盟",另一方面又推动中澳经贸关系回暖,取消大麦、葡萄酒等贸易限制。这种 "左右逢源" 的策略或许能短期获利,但在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的背景下,终将面临艰难抉择。
当美国财长在催促中国出口的同时又忙着构建反华联盟,这种行为艺术般的表演恰恰证明: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试图通过政治操弄割裂产业链供应链,不仅违背经济规律,更注定是徒劳之举。中国依法实施出口管制维护国际和平,美国却将资源问题政治化、武器化,这种双重标准本身就站不住脚。稀土博弈的最终结局,或许早在各方选择不同发展路径时就已注定 —— 开放合作终将战胜封闭对抗,互利共赢才是资源安全的真正保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