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六点,窗外的晨光透过窗帘,老李像往常一样,准时醒来。他今年已经63岁,患有高血压多年。
一天的生活,从天刚亮就开始:赶紧洗把冷水脸、急匆匆下楼、空着肚子就绕着小区快走,还顺手帮家人提重物买早饭。
时间久了,老李有一天清晨突然头晕目眩,量血压,收缩压已经窜到了165mmHg。赶去医院复查后,医生语重心长地说:“很多血压波动大的问题,正是早起这几件小事‘埋雷’导致的。”
![]()
那么,早起到底与高血压的“反复发作”有怎样的关系?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早晨唤醒仪式,真的都是健康的吗?
尤其是高血压人群,早上的日常行为若不加注意,血压极易“失控”,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今天我们就聊聊,血压高的人,早起这3件事最好少干,尤其第三个,很多人都没察觉到问题。
大家都知道,“早起是健康的好习惯”。但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每个清晨,其实是血压波动的高发时段。
根据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的资料,清晨6~10点,人的交感神经活动明显增强,肾上腺素分泌提升,心率和血压自然上升。医学统计还显示,约70%的心脑血管事件,都在清早发生。
为什么早上血压会偏高?一方面,睡眠中体温下降,血管略收缩;另一方面,刚起床时身体还没完全“激活”,骤然活动,血压容易快速升高。
哈佛大学一项大样本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若在起床一小时内剧烈活动、空腹饮食不当,清晨收缩压平均可升高13.2mmHg。
所以,早起虽好,但一定要避开一些“误区型习惯”。否则,别等不适时才追悔莫及!
空腹剧烈锻炼很多中老年朋友执着于“晨练好,越早越好”,尤其是跳广场舞、快走、晨跑。一项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导的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在空腹且未补充水分时晨练,突发心脑血管风险比平时高出18.7%。因为清晨血液粘稠、交感神经活跃,运动强度过大无异于“火上浇油”。
建议:起床后静坐10分钟,温水润肠道,适度拉伸为好。锻炼最好安排在早饭后、阳光柔和时,然后选择慢到“能说话但不能唱歌”的强度。
![]()
起床后立刻洗冷水脸或洗澡很多人图省事,早上一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用冷水洗脸、洗澡。低温刺激会让皮肤下血管收缩、短时血压升高。
协和医院发布的健康提醒中指出,高血压人群清晨用冷水冲洗,血管受刺激收缩可导致收缩压上升8~15mmHg。尤其冬天,这点更加明显。建议:用温水洗脸、洗手,避免骤冷刺激。洗澡也建议选在气温适中时,且保证身边有人照应。
空腹饮用刺激性饮品(如咖啡)或重体力早餐准备有些人喜欢“一早咖啡提神,重活晨早干”。
据《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收录的最新数据显示,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患者若早晨空腹饮咖啡,餐后1小时收缩压比基础高12.6%。
而大量体力操作(如抬重物、快切菜)会导致短时间内血压激增,增加心梗和脑卒中风险。
建议:早餐建议营养均衡、少油盐,先吃点细软食物垫底再喝温饮。不宜空腹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饮品。
![]()
选择合适的晨练时间锻炼安排在早餐后一小时、阳光适度时,既可避免“清晨血压高峰”,又能让身体活动后摄入营养,降低心脑血管风险。
起床动作慢,“123”口诀醒来静躺1分钟、坐床伸展2分钟、站立慢慢活动3分钟。这样可减少体位性低血压,避免头晕摔倒。
早餐要温和、不刺激避免空腹冷饮或重口味,优先选择蛋类、全麦面包、燕麦粥等,辅以适量蔬果,有助于延缓清晨血压升高速度。
日常监测血压情况家中应配备电子血压计,早晨和晚上各测一次,关注血压波动。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
按医嘱服用早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一定遵医生指示定时服用,不可随意更改时间。检查药物说明书,看是否需早饭前后服药,增加安全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