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医生坦言:高血压患者不改掉这四种坏习惯,吃再多药也是白费

0
分享至



江阿姨今年68岁,平常以为只要按时吃降压药,高血压就能安稳控制住。

可最近的体检让她大吃一惊:血压还是忽高忽低,医生仔细追问生活习惯后,无奈地摇头,有几个“坏习惯”,药再多也顶不住。

这句话像石子落水,让在场的江阿姨和她的家人都陷入了沉思:难道药物不是万能的吗?生活中,有哪些看似无害的小习惯,正在悄悄“对抗”你的降压努力?



很多高血压患者一边吃药一边掉队,只因忽略了这几个隐秘的“绊脚石”。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高血压患者身边,最容易让降压功亏一篑的四个坏习惯,看看你中招了没有。

高血压患者常以为,药物是维稳的“底气”。但权威医学数据显示,高血压的药物控制率在我国仅为15%左右,远低于欧美等地。

《中国高血压指南》多次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是药物发挥作用的前提和保障。可惜,临床上有不少患者,习惯性“对抗”健康建议,导致药效大打折扣,血压反复波动。

美国心脏协会研究证实,不良生活习惯与高血压控制率相关性高达63.8%。所以,真正决定血压“成败”的,不是你吃了几颗药,而是你有没有及时戒除那些让降压“打水漂”的坏习惯。

为什么药物难敌坏习惯?首先,部分习惯会直接影响降压药吸收或代谢。比如高盐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血压“爬坡”难以降下来。



久坐少动让血管弹性变差,药物难以单独改善血管状态。第三,长期熬夜会让神经系统持续紧绷,使高血压“夜不能寐”。

误以为“偶尔喝酒”无伤大雅,却不知酒精本身就是引发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有数据显示,过量饮酒的高血压患者,药物疗效下降高达24.5%。“坏习惯像泥潭,只靠药物救不了”。

不少家庭仍坚持“无盐不下饭”的饮食习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然而多数家庭实际每日摄入量高达9.3克。

钠摄入过高可导致血压升高12.6%,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16%以上。再高级的降压药,在每天高盐“攻击”下也难以尽善其效。即使用盐替代品,也需严格控量。



久坐缺乏运动

很多人以为“年纪大了,动一动怕闪了腰”。久坐导致基础代谢下降,血液循环变慢,血管弹性退化速度可提升至正常人的2倍。

2019年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每周坚持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可辅助降压3-7mmHg。只吃药、拒绝动,药效被“封印”。

经常熬夜、睡眠不足

临床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血压反复概率提升41%。

长期熬夜会使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内分泌紊乱,药物代谢发生紊乱,降压效果大打折扣。医生建议,每晚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为药效提供稳固基础。

“偶尔喝点酒、抽几根烟,不碍事”成为不少老年人安慰自己的理由。但酒精与尼古丁都会刺激心血管系统,直接抵消降压药物的部分作用。



一项覆盖2500名高血压患者的大样本研究显示,抽烟饮酒人群,血压达标率仅为18.7%,而完全戒烟戒酒者可提升到37.9%。道理显而易见,却是最难割舍。

控制盐分摄入

建议使用电子秤准确计量盐用量,用醋、柠檬、香辛料增加风味,逐步减盐。对于已经高血压的朋友,每天不超过5克盐,拒绝高盐调料和腌制食品。

规律锻炼,科学运动

选择适合年龄和体能的运动方式,比如快走、广场舞、慢骑自行车。每次≥30分钟,每周坚持≥5次。运动强度以“能说话但不能唱歌”为宜,既安全又有效。

保证充足睡眠

建立共识,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刷手机或熬夜看电视。睡前洗个热水脚,放松身心,也是中老年人常用助眠小技巧。



戒烟、控酒不动摇

主动和家人沟通,寻求戒烟支持。饮酒建议完全戒除,切莫用“庆祝”等理由自我“开绿灯”。若难以彻底戒除,可逐步减量,承诺“特殊日子绝不饮酒”。

很多人总以为药物是万能“保险”,结果把改善血压的主动权交给了药瓶。

医学界早已共识: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一味指望吃药,而生活习惯全不改,只会让药效“白白流走”。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京东“国民好车”上市,10万元内唯一换电车型,此前7819万元天价竞拍者已悔拍

京东“国民好车”上市,10万元内唯一换电车型,此前7819万元天价竞拍者已悔拍

红星新闻
2025-11-09 21:24:13
副院长祖雄兵塌房后,原配护士长彭某某靠3个细节,赢得全网怒赞

副院长祖雄兵塌房后,原配护士长彭某某靠3个细节,赢得全网怒赞

热风追逐者
2025-11-10 04:45:03
宁波海关原巡视员鲁国苗被查

宁波海关原巡视员鲁国苗被查

新京报
2025-11-10 09:14:56
医院17分钟视频瓜后续,疑似因吃醋被偷拍,女方与前夫合影被扒

医院17分钟视频瓜后续,疑似因吃醋被偷拍,女方与前夫合影被扒

大双
2025-11-09 22:52:39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8 12:59:03
蓝战非曝光行业内幕,在非洲不能直播,谁敢就会被永封

蓝战非曝光行业内幕,在非洲不能直播,谁敢就会被永封

新游戏大妹子
2025-11-09 13:02:02
1换4,再见开拓者!杨瀚森交易大获成功,灰熊这次真捡到宝了

1换4,再见开拓者!杨瀚森交易大获成功,灰熊这次真捡到宝了

陈秣爱钓鱼
2025-11-09 23:21:30
笑不活!湖南一女生在商场上厕所,看到穿裙子的标志,就冲了进去

笑不活!湖南一女生在商场上厕所,看到穿裙子的标志,就冲了进去

火山诗话
2025-11-10 07:29:48
经济学家刘元春:中国居民消费率过低,本质上是分配问题

经济学家刘元春:中国居民消费率过低,本质上是分配问题

回旋镖
2025-11-08 16:31:29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9 15:38:34
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原副主任杨小伟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原副主任杨小伟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界面新闻
2025-11-10 11:05:10
国民党前干部:郑丽文提出“我是中国人”论述,能打破两岸敌意螺旋

国民党前干部:郑丽文提出“我是中国人”论述,能打破两岸敌意螺旋

海峡导报社
2025-11-09 10:11:06
曝光!一居民“约炮”出事了!

曝光!一居民“约炮”出事了!

澄海圈
2025-11-09 20:14:52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老猫观点
2025-11-09 09:05:45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0 00:13:34
哇,小米公司法务招好多人!

哇,小米公司法务招好多人!

不主流讲话
2025-11-09 22:26:52
长沙不雅视频后续!女医生同款睡裙超22万人购买,幕后偷拍者曝光

长沙不雅视频后续!女医生同款睡裙超22万人购买,幕后偷拍者曝光

壹月情感
2025-11-09 18:01:35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9 21:21:21
多家银行:瘦身!

多家银行:瘦身!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9 21:51:38
一周饿两天,挽救“脂肪肝”?复旦研究证实:可使肝脂肪减少30%

一周饿两天,挽救“脂肪肝”?复旦研究证实:可使肝脂肪减少30%

思思夜话
2025-11-08 12:25:25
2025-11-10 11:52:49
冷夜说
冷夜说
感谢关注,持续更新
1653文章数 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宣布要发钱了 每个美国人至少2000美元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宣布要发钱了 每个美国人至少2000美元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旅游
健康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旅游要闻

行进的海岸线丨渤海湾畔“渔旅融合” 小渔村启动蓝色新引擎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