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金秋时节,蒙城县篱笆镇的花生迎来采收旺季。可郭集社区居民杨永建却犯了难——家中20余亩花生亟待收割,儿子一家远在外地无法返乡,周边农户又忙着自家农活,眼看天气预报近期有雨,若四到五天时间内收不完,一年辛苦可能付诸东流。就在他一筹莫展时,篱笆镇零工驿站主动找上门,短短5天时间就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
零工驿站组织抢收花生。蒙城县篱笆镇供图
“往年还能找邻里搭把手,今年大家都忙,凑不齐人。”杨永建坦言,20亩花生至少需要8个劳力,降雨前的采收窗口期成了“生死线”。零工驿站负责人叶宇通过“网格化走访+农户需求摸排”机制得知这一情况后,驿站迅速启动“线上+线下”双轨摸排,入户走访登记种植户采收面积、用工缺口,微信群发、电话沟通收集零工信息,很快建起“需求清单”与“供给清单”双台账,确保“两端清、底数明”。
针对花生采收“时间紧、任务急、需求散”的特点,驿站打破常规零工匹配模式,开通“助农抢收绿色通道”。一方面安排专人值守用工热线,确保“需求即响应、匹配即上岗”;另一方面在“零工需求发布群”“村级劳务信息点”同步推送杨永建的用工需求。短短1小时,就有15人报名,最终10人组成“助农抢收小分队”,次日清晨7点便准时抵达田间。最终,原本需7天完成的采收,5天就全部结束,杨永建的花生避开了降雨风险,颗粒归仓。
这样的暖心场景,在篱笆镇并非个例。截至目前,该镇零工驿站已为65户花生种植户匹配零工225人次,助力采收花生1156亩,平均每户采收周期缩短3~5天,花生完好率提升至98%以上;零工们通过抢收人均获得600—1200元收入,实现“农户丰收、零工增收”的双赢。
“零工驿站不仅解了农村‘用工难’与‘就业难’的矛盾,更在农忙、防灾减灾时成了服务群众的‘应急纽带’。”篱笆镇党委书记赵耀表示。下一步该镇将以此次助农抢收为契机,在现有1个镇级驿站基础上,在17个行政村全覆盖设立村级服务点,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模式,建立长效助农机制,让小驿站持续连着农户“粮袋子”与零工“钱袋子”,让民生温度在田间地头不断升温。(代慧康、郏怡凡、王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